台灣缺乏大戰略指導下的尷尬處境:《撥雲見日》選摘(1

林中斌、亓樂義, 風傳媒, August 10 2017

http://www.storm.mg/article/311574

accessed August 14, 2017

前言:

1478年,義大利北部城邦翡冷翠(Firenze, 佛羅倫斯)與羅馬教廷交惡。教皇組織聯盟大軍壓境,翡冷翠危在旦夕。

孤立無援的翡冷翠君主羅倫佐(Lorenzo de Medici, 144992),年僅29。深沉的外表,掩飾這位君主的年少。大敵當前,他簡從厚禮,前赴教廷盟友之一的城邦拿玻里(Napoli),折衝3個月,成功說服其國王費蘭德(Ferrante, 142394)退出羅馬聯盟,引發骨牌效應,羅馬被迫撤軍。

羅倫佐解除危機後聲名大噪,但他沒有得意忘形,更是小心翼翼經營義大利北部城邦間的和平政策,與鄰近的奧圖曼帝國保持良好關係,甚至捐棄前嫌,派家人進入羅馬,服伺教廷。

30年後,他的2個兒子先後當選為羅馬教皇,史稱里奧十世(Leo X))與克里門七世(Clement VII)。翡冷翠不但未被羅馬消滅,反而經由積極參與和侍奉羅馬,反而成了教廷的主人。

羅倫佐一手經略和平環境,一手大倡歐洲失傳已久的古希臘經典文化,宮廷裡古典學者穿梭不止。他還重振比薩大學為世界頂尖學府,鼓勵新穎的科學發明,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和米開蘭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 14751564)均受恩於他,從而開創輝煌的文藝復興,由翡冷翠擴散至義大利,再至歐洲,廣傳四海,帶動人類文明,進而改變世界。

翡冷翠是大戰略的典範

作為一個小國寡民的統治者,羅倫佐的大戰略無非是要生存與發展,以確保家族永續的統治地位。為達此戰略目標,他運用外交、經濟、金融、地緣乃至文化上的所有資源和手段,並在目標和手段之間做出合理安排,在堅持與妥協之間做出通盤考慮。過與不及,都可能使翡冷翠遭到滅頂之災。

費蘭德以殘暴出名,曾殺來使並製成木乃伊點綴餐廳。羅倫佐前往求見,除了膽識過人,還能洞見拿玻裡是拆解教皇聯盟的突破口,故而以身試險;3個月的談判,不可能只談權謀政治。羅倫佐成長於當時歐洲最有名望之一的麥迪奇(Medici)家族,父親熱心於藝術贊助和收藏,母親是業餘詩人。他允文允武,不只19歲比武贏得冠軍,又熱愛藝術和哲學,並慷慨贊助不少學者、藝術家和詩人。從小父親就委派他去羅馬會見教皇或參加重要宗教和政治活動,其外交才能在天賦之外又加薰陶歷練。

羅倫佐能打動費蘭德及其皇后的心,除了個人魅力和學養,以及他雄厚的家族資源,也必定在費蘭德心中留下「保住翡冷翠,就是保住自己」的深刻戰略認知。

當然,像羅倫佐這般天縱英明的統治者,歷來少見。作為一個現代民主國家,台灣不能寄望於12位所謂的聖君賢相,而應該並且有條件組成一個廉能高效的政府,群策群力把台灣帶往一個民主、繁榮、均富的國家之林。

大戰略超越軍事,涵蓋政治、經濟、外交、社會、文化、心理,乃至環境生態等非傳統安全領域,涉及國家總體生存與發展等各層面。沒有大戰略觀,政府將手忙腳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一個國家通常所追求的目標,不外乎政治尊嚴、經濟發展與國防安全,3項同時做到最好,但那往往只出現在歷史上少數強國的特定時空,絕大多數的情況是有所取捨;孰先孰後,如何在目標和手段之間求取平衡,考驗執政者的智慧和能力。這就是大戰略的功能之一。

美國總統柯林頓(William J. Clinton)上台時,首要之務是減少赤字,刺激經濟,促進繁榮。因此他在外交上就自由、民主、人權的政治立場上妥協,給予非民主的中國最惠國待遇,卸任時他真的做到赤字歸零。到了小布希(George W. Bush)執政,他把自由民主人權列為首要,猛批中共,雙邊關係鬧得很僵。「911」恐怖攻擊發生後,安全反恐列為優先,美中關係轉緩。因此有北京學者稱,恐怖攻擊基本扭轉了911之前中美關係惡化的趨勢。

再來看台灣。李登輝總統主政初期,開啟辜汪會談,和大陸保持穩定關係。從19957月至963月發生兩岸飛彈危機後,李登輝對台商在大陸投資改採「戒急用忍」政策,引起工商界對「國家安全和商業利益」如何取得平衡的激辯。各界毀譽參半,評價兩極。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從1997年起台灣經濟成長下滑,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為此發表《正視台灣經濟處境,採取必要對應措施》萬言書,送交新上任總統陳水扁,痛批李登輝12年執政把台灣經濟帶入慘境。又稱鎖國政策。

大戰略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社會、文化、心理乃至環境生態等,相輔相成又相互制約,任何片面的觀點和做法均不足取,需要從總體上審時度勢。尊嚴、繁榮和安全,從空間上看,涉及兩岸和區域安全與經貿整合,有輕重緩急;時間上需有中短期規劃,能一以貫之。從陳水扁到馬英九執政,大戰略的優先順序不明,看不出中短期規劃,各部會凡事請示,事後又難以自圓其說,在在說明缺乏大戰略指導下的尷尬處境。

一般而言,各國大戰略實施的路徑和手段,基於不同國情、國力和所處的地緣環境與威脅而互有差異。台灣既處於博弈的大國之間,又在兩岸關係亦敵亦友,國內認同嚴重分歧的交互運作下,情況異常複雜,歷史少有先例。《撥雲見日:破解台美中三方困局》僅以事態分析,不做理論探討,盡可能不受政治立場的牽絆,進而闡明台灣為求生存與發展應有的戰略思考與作為。

《撥雲見日:破解台美中三方困局》共分3篇,依序是「中國的前景」、「美國的變局」與「台灣的抉擇」。中國崛起勢不可擋,對台灣的影響最為直接,故以首篇開局;美國國力下滑,新任總統帶來變數,但仍主導世界與亞太格局,失察攸關台灣生存發展,繼以中篇;作為中美兩強的戰略前沿,台灣只有看清中美動向,撥雲見日,才能做出正確抉擇,作為結尾。

*作者林中斌為前國防部副部長、前陸委會副主委;亓樂義為資深媒體人。本文選自兩人合著之《撥雲見日:破解台美中三方困局》前言。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因應美軍 鬥而不破:《撥雲見日》選摘(2

林中斌、亓樂義, 風傳媒, August 11 2017

http://www.storm.mg/article/311593

accessed August 14, 2017

「美艦將闖陸造礁12浬,恐起戰端。」

這是20151013日《旺報》標題。背景是:10月初,美國宣布派遣「拉森號」(Lassen)驅逐艦巡弋南中國海,將通過中國人工島礁附近,以挑戰北京號稱的領海。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9日表示:「中方……絕不允許任何國家以『維護航行和飛越自由』為名侵犯中國在南沙群島的領海和領空。」情勢緊張。

1個上升的強權(中國)和另1個在位的強權(美國)真的不免一戰嗎?美國在20159月習近平訪美所謂「失敗」後對中國戰略轉硬嗎?台灣聯合美、日對抗中國的機會真的來臨了嗎?

20151027日,拉森號接近中國人工島礁最近達7海浬。前後10天內,中國飛彈驅逐艦「蘭州號」、「台州號」尾隨在其後。中方不但沒動武,而且水兵還用英文與美方水兵話家常,離開時說:「祝你們有個愉快的旅程,期待下次再相逢。」

之前,1022日,雖然美艦已航向中國南海島礁,中國海軍司令員吳勝利仍說:「當今中、美海軍關係進入歷史上最好時刻。」因為中、美海軍交流空前頻繁。2月初,中國海軍艦長30人赴美進行1周的訪問,是中國有史以來首次派大規模一線指揮官赴美交流。1013日,中國「鄭和號」訓練艦赴夏威夷珍珠港訪問。1019日,中國航空母艦「遼寧號」讓來訪的美國海軍艦艇長27人登上參觀,是首次對外國一線指揮官開放。

 之後,117日,中國第20批亞丁灣護航艦隊6艦艇,進入大西洋到達美國東部佛羅里達州外海,與美國海軍舉行聯合演習。此為中、美海軍首次握手於大西洋。

 1116日,美國闖南海的拉森號姊妹艦「史塔森號」(Stethem)抵達上海,停泊於北面吳淞軍港,進行5天訪問。這是首次美國軍艦停泊中國軍港。

美方如何看拉森號南海巡航?

 1028日《紐約時報》說:拉森號低調的航經中國人工島礁後,「迅速而安靜的離開。」被澳洲學者修.懷特(Hugh White)認為是懦弱(timid)的行為。之後,美國官員對拉森號闖中國人工島礁細節一律封口不提。即使在野黨參議員馬侃(John S. McCain III119日寫信質問美國國防部長:拉森號當時有無打開雷達和火炮?如果是關的,等於美國默認中國人工島礁的12浬領海。但是未得答覆。

對中國南海人工島礁號稱的領海,為何美國高調挑戰但低調動作?

 因為歐巴馬被在野黨抓住機會大肆批評他對中國軟弱,妨礙他施政,他姿態不得不硬。但美國經濟依賴中國日深,他動作不得不軟。2015年頭9個月,中美貿易總額為4,416億美元,使得中國超越加拿大首次躍昇為美國最大貿易夥伴。

 何況2004年萌芽的美國「調適派」現已成型。20157月,美國亞洲協會(Asian Society)美中關係主任夏偉(Orville Schell)主張承認南海是中國勢力範圍,就像加勒比海是美國勢力範圍一樣。同時,美前國務院亞太副助卿柯慶生(Thomas Christensen)出書說,不應遏止中國崛起 

 中國海軍為何增加與美國海軍善意交流?北京深知美軍強大要避免攖其鋒,最好善用「超軍事」的手段如經濟、外交、文化、媒體、心理等「不戰而主東亞」。等待美國力有未逮自動退出西太平洋。那才符合孫子兵法「不戰而屈人之兵」。更重要的是,中國經濟長期依存美國,因為美國也是中國多年來的頭號貿易夥伴。

中、美雙方在南海「鬥而不破」,有2個因素。第1個是中、美雙方共有的。第2個是中國獨有的。

 ●對外強硬,對內表態。中、美各自都有內部考量,不能對外軟弱。中、美各自對外強硬,可對內加分、也可對內減壓。

 ●超軍事手段優先(extra-military emphasis)。這是中國外交戰略的特色。它與美國外交戰略特色「軍事手段優先」成為強烈的對比。「超軍事手段優先」有很深的中國戰略文化根源,2,000多年以前就開始了。它包含在今日北京對美所倡議的「新型大國關係」外交政策裡。它也是2004年左右開始浮現的北京大戰略。

*作者林中斌為前國防部副部長、前陸委會副主委;亓樂義為資深媒體人。本文選自兩人合著之《撥雲見日:破解台美中三方困局》。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還需要國防的原因,你不能不知道:《撥雲見日》選摘(3

林中斌、亓樂義, 風傳媒, August 12 2017

http://www.storm.mg/article/311620

accessed August 14, 2017

幾年前,兩岸情勢緩和,台灣經濟疲軟,政府預算拮据。有人質疑:台灣還需要國防嗎?其實,台灣需要國防至少有4個原因:

●嚇阻共軍犯台:台灣備有國防能量,使北京若以武力犯台必付出代價。若北京內部鷹派主張對台動武,北京內部穩重派將以武力對台代價太高,說服鷹派放棄對台動武。

●兩岸談判的後盾:如果將來兩岸展開談判,台灣若無國防做後盾,將陷入予取予求之劣勢。即使在兩岸和平時期,台灣的軍力不可或缺。正如歐洲中立國瑞士(1815之後)和之前的瑞典(1812-1995),都有精良的武力做後盾的道理是一樣的。

●護漁護島:台灣與菲律賓、日本等鄰國常有漁事糾紛。台灣漁船常遭扣留。在可能情形下,台灣海軍至少能馳援保護漁民。台灣在南沙太平島的疆域更需要軍力護衛。台灣的國防軍力不只是對付共軍的威脅而已。

●救災:世界進入21世紀,「非傳統安全」的威脅上升。全球天然和人為災害頻仍。雪災、森林火災、地震、火山爆發、海嘯、海盜劫船、恐怖攻擊、傳染病變多。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大國,都更重視發展「戰爭以外的軍事行動」能力,台灣如何能例外?台灣加強此種能力,可因應國內災變,也可參與國際救援。

解除台灣國防桎梏:戰略防守、戰術攻擊、多重嚇阻、聚散自如

台灣國防最明顯而具體的困境有2。一是經濟疲軟,購買昂貴的高科技武器,錢從哪兒來?二是即使有錢買,賣主(美國)願意出售給台灣嗎?例如,台灣多年來對美要求購買F16 -C&D戰機,但一直無法如願。雖然韓國都從美獲得F16- C&D戰機,台灣就是不能。

若台灣寄望於性格善變、團隊多事的川普總統大力軍援台灣,實際嗎?解放軍已快速現代化,多核彈頭的東風-41洲際飛彈可打擊全美。共軍專打航母戰鬥群的東風-21D及東風-26,還有自潛艇發射的巡弋飛彈,都可讓馳援台海的美軍躊躇不前。199596年台海危機時,美軍派2艘航母戰鬥群前來嚇阻共軍的場面不再可能出現。

美軍不到,國軍抵擋共軍即使數周,最後也無力固守。嚇阻共軍登台最有效的選項,無法靠軍力,必需靠心理。

因此,台灣必須放棄傳統思維,另找國防的出路。出路有2:一是重訂國防指導原則,由文字累贅、語意軟弱的「防衛固守、有效嚇阻」,調整為「戰略防守、戰術攻擊、多重嚇阻、聚散自如」,減縮版為「戰略防守、多重嚇阻」,為20094月筆者中斌所提出之建議  。二是培養廉價制敵的「水泥叢林的游擊戰」能力。

原來國防指導原則中的「防衛」與「固守」意義重疊,單說「防衛」已足夠,多說「固守」有壯膽之嫌。單說「嚇阻」已足夠,多說「有效」,反而引人聯想「難道有無效之可能?」,不免沾了「此地無銀三百兩」之嫌。

又,「防衛固守」語氣比「戰略防守」被動。因為「防衛固守」只是守勢而已,但「戰略防守」包含了「戰術攻擊」的意涵。其全文是「戰略防守、戰術攻擊」。在減縮版中只提「戰略防守」也是「藏鋒」之意,有助於兩岸和諧氣氛的培養。

戰略特色是時間長、空間大、面向多(軍事/政治/經濟/社會/外交等等)。戰術是時間短、空間小、面向少(軍事而已)。台灣在戰略高度是防守,無意攻擊對岸。而在戰術階層是攻擊。意指萬一被共軍侵犯,台灣要有精良的殲敵能力。

「多重嚇阻」意為台灣把有限的經費,聰明的分配到不同層次的武力上,以消除北京動武攻台的意願。不同層次的武力由高科技到中科技到低科技,由昂貴到低廉、由少量到多量。例如15%昂貴的高科技武力、25%次昂貴的中科技武力、60%相對起來低廉的低科技武力。3者的比例依序可為30%30%40%,或其他組合,由國防部深入研究後決定。

台灣第一重嚇阻是兩岸交往。第二重嚇阻是高科技和中科技戰力。第三重嚇阻是水泥叢林游擊戰。但不是硬碰硬慘烈的城鎮戰,如二戰中的史達林格勒之役。

「重層嚇阻」是台灣國防部20173月初揭櫫的戰略指導。參謀本部作戰與計畫次長姜振中被立委問到:「多重嚇阻」,和「重層嚇阻」有何差別?他說「是一樣的」。既然「多重嚇阻」是筆者中斌自20094月起便多次發表的建言,故在此書中仍然沿用。

因為共軍學習美軍高科技戰爭的打法,我們要學習讓美軍灰頭土臉的伊拉克游擊隊的打法。何況,台灣從南至北都是水泥樓房,掩體比伊拉克黃土一片好太多。共軍一旦發動攻台,遲早會登陸。台灣平日就要展示能力:共軍登台容易,但結束戰事困難。因為化整為零的獨立狙擊手神出鬼沒,今天放2槍,後天打4槍,除之不盡。下決定攻台的北京領袖便會遭內部政敵責難和挑戰,甚至面臨奪權的威脅。這種可能性,便會嚇阻最初決定軍事攻台的領袖。因而一開始,他便不隨意下令攻台。

如果北京領袖避免軍事攻台,而採取軍事以外的手段統一台灣,台灣國防部的任務已大致完成。處理其他兩岸的挑戰,便可交給國防部以外的部會。

這種「水泥叢林的游擊戰」能力要經常展示,以無言的方式嚇阻北京領導切勿武力攻台。

狙擊手可獨立作業,萬一國軍指揮系統被共軍打斷。打斷國軍指揮系統的「電磁脈衝」彈頭共軍已擁有多年,而且不需要引爆小型核彈產生「電磁脈衝」效應。它可破壞我方電子通訊系統,而無人傷亡。此種彈頭可配在各式飛彈上,可由戰機空中扔擲,亦可裝在背包裡由單人攜帶濳入我方引爆。

「水泥叢林的游擊戰」不是慘烈、玉石俱焚像史達林格勒一般的正規戰、城鎮戰。它應該是像毛澤東所說的「敵來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的游擊戰。

台灣獲得昂貴的高科技戰力,操之在人。但培養低科技戰力,操之在我。後者即是「不對稱戰爭」:台灣以「水泥叢林的游擊戰」對付共軍戰機、軍艦、飛彈的高科技戰爭,達到嚇阻的目的。

19631975年間,來台參與「明德專案」的德軍將領奧斯卡.孟澤爾(Oskar Munzel 1899-1992)、庫爾特.考夫曼(Kurt Kauffmann)等早已建議:對抗共軍,台灣以寡擊眾、節約物資應為國軍建軍採取的方向,包括組建山地部隊,加強台灣防衛作戰。可惜歷時3年的谷關山訓和實驗,因陸軍總司令于豪章視察演習墜機重傷後而「人損政息」,谷關山地實驗營最終付諸東流,當初成立山地旅的構想也就不了了之。孟澤爾是身經一次及二次大戰,並曾在閃擊戰名將古德林(Heinz Guderian 1888-1954)麾下歷練的老將。其眼光反映出戰場出生入死務實的經驗,並非標新立異之學說。當時台灣都市化尚未普及,望眼皆為天野和山地。如今台灣,高樓大廈比比皆是。以前以山地為掩體的游擊戰觀念,在今日自然延伸適用於以「水泥叢林」為掩體的另類游擊戰。

有人說台灣青年生活舒適、體力低落、缺乏鬥志,不適合打「水泥叢林的游擊戰」。我要反問:有沒有任何戰爭適合生活舒適、體力低落、缺乏鬥志的青年打?難道我們打按鈕式的高科技戰爭會更有把握拒敵於境外嗎?而且,購買昂貴的高科技武器的經費從哪來?

此外,生活舒適、體力低落、缺乏鬥志更像台灣北部青年。中南部青年不盡如此。

何況,伊拉克游擊隊成員估計為3,0007,000人,占全伊拉克3,700萬人口萬分之一至萬分之二。對照台灣2,300萬人口,所需游擊隊員為2,0004,000人,占2015年國軍志願役人數14萬的1/702/70。也就是說,在國軍志願役70人中找12人。會很困難嗎?

「水泥叢林的游擊戰」嚴格說並非城鎮戰,但與城鎮戰有類似之處。前者更注重機動單兵的獨立作戰。其相應的準備,眼下至少有3項可以進行。一、恢復我特戰部隊並提升其配備及演訓。二、全民國防配合特戰,演訓後勤醫護。三、國防大學廣收近來以弱對強非對稱作戰的戰例,並派人實地勘查。

*作者林中斌為前國防部副部長、前陸委會副主委;亓樂義為資深媒體人。本文選自兩人合著之《撥雲見日:破解台美中三方困局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要說不可能,「蔡習會」探索:《撥雲見日》選摘(4

林中斌、亓樂義, 風傳媒, August 13 2017

http://www.storm.mg/article/311642

accessed August 14, 2017

2017年3月6日,中共開兩會期間,有日本記者觀察到「習近平批台獨時,並未點名蔡英文。」在兩岸官方互動冷凍的情況下,這現象耐人尋味。令人想起1年之前,2016年3月20日,台灣國安局長楊國強在立法院答詢時說北京「重批獨,少批蔡」。無論原因為「蔡習間有默契」或「習仍未放棄與蔡互動」,這兩事件構成的軌跡值得我們向後回顧以尋求其來源,也值得我們向前探索其未來的發展。

 

2015年春天,筆者中斌曾數次警告:如果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不調整帶「兩國論」色彩的兩岸關係說法,一旦她當選總統,台灣可能面臨「雪崩式的斷交」。2015年4月12日,蔡英文向中間調整,說兩岸是「政府與政府的關係」,沒有說是「國與國的關係」,同時提出爭議最少的「維持現狀」兩岸政策。

之後,一直到2016116日蔡英文當選總統,她打破了過去民進黨的巢臼,不斷的表達對北京及習近平的善意。●201567日,蔡英文在舊金山被問到她之前曾經否認的「九二共識」時說:「九二共識的精神就是求同存異」。蔡間接肯定了九二共識。●2015615日,蔡英文在華府稱讚習近平是「最了解台灣的大陸領導人」、「非常堅定有決心」,而且她喜歡習近平的「反腐運動」。這與陳水扁總統批評中共領導人胡錦濤軟弱成為強烈對比。●2015922日,在蔡英文主持的民進黨黨慶酒會上,中華民國的國旗首次在主席台上出現。她展示了自己與民進黨傳統上憧憬「台灣共和國」的距離。●2015924日,蔡英文表示如果她當選,不排除「蔡習會」。●20151225日,蔡英文進一步說,她沒有否認1992年兩岸會談的歷史事實。●2016118日,當選後2天,蔡英文說,選舉期間,對岸非常克制,她感受到他們善意。

201725日,海基會舉辦大陸台商春節聯誼,全國台企聯榮譽會長郭山輝轉述,蔡英文透露下半年可能會視時機宣示新的兩岸政策  。這時間點是習近平人馬已進駐上海,習在各省市部署人事接近完成的半個月之後。20173月中共兩會期間,如前所述,高層「和平統一」的論調已取代了1年來「武力統一」的聲勢。

進入2017年,蔡英文原先個人對統獨議題的謹慎姿態開始擴大。不只是謹慎,台北言行甚至逐漸接近北京調整過並退一步的要求。那就是:如果蔡英文說出「九二共識」有(內部)困難,只要台北表達兩岸並非兩國,北京對台北冷凍的做法可以緩解。

蔡英文的執政團隊開始表現出這種新的趨勢。她有關國家安全的閣員—外交、兩岸、國防—逐漸偏離民進黨傳統帶台獨色彩的立場。在217日,外交部長李大維說:「釣魚台是中華民國的領土。」這是重視台灣和日本關係的民進黨政府從未表達過的立場。322日,李大維說:「兩岸不是外交關係。」同日,陸委會主委張小月說:「兩岸協議非國際協定。」更早,在32日,國防部長馮世寬公開排除美國在台灣部署薩德飛彈的可能。在台灣部署薩德會討好華府但得罪北京,應該是傳統民進黨樂見的政策,但被馮部長公開否定了。325日,台日斷交後最高層日本官員總務副大臣赤間二郎(相當於台灣內政部副部長)訪台,但遭蔡英文迴避接見。

20173月,武統論在中國大陸受高層駁斥而趨於寂靜之後,北京在4月對台啟動了官方智庫和涉台學者來台交流。這是2016520日蔡英文就職總統後,北京緊縮冷凍雙方交流後的新局面。其中最顯眼的是國台辦前發言人李維一,以學者身分20175月底率32人學術交流團來台參加學術會議。而這些官方智庫和涉台學者來台參加的會議中,多有台灣陸委會和外交部的官員出席。雙方接觸已打破過去1年來的限制。

2017年春向前展望,雖然表面看來機率尚渺茫,但不能排除的是「蔡習會」的苗頭其實已萌芽。理由有4

●習近平固權比2016年初大幅進展。他在大陸各省市部署人馬大致完成。在以往,大陸內部鞏固,北京對台彈性。201741日,習近平甚至同時撤換四個省的第一把手,包括海南、甘肅、山東、黑龍江等。有評論說,此舉使江澤民勢力「潰不成軍」。

2017年底中共十九大的前景比過去樂觀。若依習近平的規劃順利完成,處理內政問題大幅進展之後,他將有餘力專注台灣問題,謀求突破。企圖心旺盛的他,不會允許自己任內對台問題交白卷。

20174月川普與習近平歷史性會晤後,雙方對於限制北韓核武發展的合作超過原先的預期。川普重視利益的交換而不受政策傳統或政治原則的約束。華府歷來對台灣的保證可能動搖。川習關係加強後,北京「經美制台」將比以往更為徹底。

●蔡英文在台灣內政上遭遇瓶頸,民調低迷。若她在兩岸方面有所進展,將有助於她2020年總統連任的選舉。

*作者林中斌為前國防部副部長、前陸委會副主委;亓樂義為資深媒體人。本文選自兩人合著之《撥雲見日:破解台美中三方困局》。本系列結束。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撥雲見日》新書發表會

accessed August 11, 2017

 

2017年8月23日星期三下午13:00至15:00在陸軍聯誼社

(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一段136號 02 2321 6910)

63年前(1954),先父林文奎時以空軍上校出任陸軍總司令孫立人麾下的陸軍中將二署署長。孫立人奉命去職,74日在此,其官邸,宴請新任總司令黃杰及一級主管 。孫臨時赴總統府陪見外賓,敬酒後離席。

先父起身說:「我不幹了。」宴席不歡而散。

 

林中斌 2017.8.11

 

 

《孫立人傳 》作者,沈克勤大使,2015.8.19, 親贈大作,並與孫立人將軍侄孫,孫善維合影於其矽谷住所。沈克勤大使再度告訴我:...當年宴會席上,一堆馬屁精,諂媚新主,迎合蔣家父子,爭相表態,詆毀孫將軍。令尊大怒,拍桌而起,大聲說 「我不幹了。」一座皆驚 !!沈大使說此往事,記憶猶新,眉飛色舞。大讚家父正直剛毅。感懷不已。

/林中明附照記事。佐證補充家兄所引書中,口述歷史文字。

 林中明2017.8.11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 Broken U.S. economy, in one simple chart

David Leonhardt, The New York Times, August 7, 2017

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17/08/07/opinion/leonhardt-income-inequality.html?_r=0

accessed August 11, 2017

●這一張圖說盡美國34年來社會上收入不公平惡化的嚴重。1980年,每年收入增加最多的是最窮的5%的人。而2014年,每年收入增加最多的是最富有的0.001%的人。這才是美國最嚴重的問題。川普不是。他是結果,不是原因。

林中斌 2017.8.11

Many Americans can’t remember anything other than an economy with skyrocketing inequality, in which living standards for most Americans are stagnating and the rich are pulling away. It feels inevitable.

But it’s not.

A well-known team of inequality researchers — Thomas Piketty, Emmanuel Saez and Gabriel Zucman — has been getting some attention recently for a chart it produced. It shows the change in income between 1980 and 2014 for every point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it neatly summarizes the recent soaring of inequality.

The line on the chart (which we have recreated as the red line above) resembles a classic hockey-stick graph. It’s mostly flat and close to zero, before spiking upward at the end. That spike shows that the very affluent, and only the very affluent, have received significant raises in recent decades.

This line captures the rise in inequality better than any other chart or simple summary that I’ve seen. So I went to the economists with a request: Could they produce versions of their chart for years before 1980, to capture the income trends following World War II? You are looking at the result here.

The gray line in the chart above, labeled "1980," shows the change in income from 1946 to 1980. Below, you can watch the change across every 34-year period starting with 1946-1980 and ending with 1980-2014. Each line is labeled with the final year in the period:

    The message is straightforward. Only a few decades ago, the middle class and the poor weren’t just receiving healthy raises. Their take-home pay was rising even more rapidly, in percentage terms, than the pay of the rich.

    The post-inflation, after-tax raises that were typical for the middle class during the pre-1980 period — about 2 percent a year — translate into rapid gains in living standards. At that rate, a household’s income almost doubles every 34 years. (The economists used 34-year windows to stay consistent with their original chart, which covered 1980 through 2014.)

    In recent decades, by contrast, only very affluent families — those in roughly the top 1/40th of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 have received such large raises. Yes, the upper-middle class has done better than the middle class or the poor, but the huge gaps are between the super-rich and everyone else.

    The basic problem is that most families used to receive something approaching their fair share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hey don’t anymore.

     It’s true that the country can’t magically return to the 1950s and 1960s (nor would we want to, all things considered). Economic growth was faster in those decades than we can reasonably expect today. Yet there is nothing natural about the distribution of today’s growth — the fact that our economic bounty flows overwhelmingly to a small share of the population.

    Different policies could produce a different outcome. My list would start with a tax code that does less to favor the affluent, a better-functioning education system, more bargaining power for workers and less tolerance for corporate consolidation.

    Remarkably, President Trump and the Republican leaders in Congress are trying to go in the other direction. They spent months trying to take away health insurance from millions of middle-class and poor families. Their initial tax-reform planswould reduce taxes for the rich much more than for everyone else. And they want to cut spending on schools, even though education is the single best way to improve middle-class living standards over the long term.

   Most Americans would look at these charts and conclude that inequality is out of control. The president, on the other hand, seems to think that inequality isn’t big enough.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極凍之城 Atomic Blonde

accessed August 9, 2017

●中文翻作: 極凍之城。

這將成為"女性007"電影的鼻祖。已獲3獎1提名。尤其適合大熱天觀賞。故事背景是圍牆倒塌前冬天的柏林。女主角冷峻的演出值得一看。


林中斌 2017.8.9

 

Superbly crafted spy thriller with a skillfully sculpted heroine , it is a trail blazer for future "female James Bond" genre of films. It has already scored 3 wins and 1 nomination. Recommended for summer entertainment as the story was set in the cold Berlin city just before the Wall came down. The neat and "cool" performance of Charlize Theron is worth the trip.


Chong-Pin Lin August 9, 2017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ulogy for Milton Liao

accessed August 9, 2017

●昨晚交出最後一次的書稿大樣修改。編輯今日把全書定稿送至印刷廠。終於我可清理多年來累積雜亂的書桌。

2008年在故好友廖文中告別式上的追悼詞於是浮出在眼前。

2007年12月7日的照片中,廖坐在前排右手。後排右邊第二位是當時的淡江大學研究生今日中正大學的林穎佑教授。

●時間飛逝。後之看今,如今之看昔。

 

林中斌 2017.8.9

 

As I finally could clean up my desk after having submitted the third and last galley proof of the book manuscript, the eulogy for my late dear friend Milton Liao came to sight. The photo was taken December 12, 2007. Milton is first on the right at the front. Dr. Ocean Lin was the second from right on the back. Milton passed away February 2008.

Chong-Pin Lin August 9, 2017

 

廖文中先生,文武全才。2003年,才見了兩面,忽然以 軍事計劃,展開行動, 代籌《斌心雕龍》一書的編輯,打字,封面設計,強推學生書局,重商輕士的鮑經理,出版此書。果然應了劉臺柱先生2002年,驚人預言的第一步。事後看來,廖劉兩位高士,可能都是應運(應劫)而來,智行過人的奇人。他們功成驟去,令人感傷,但也讓我們對不可見的手,起更大的敬畏。 因借舊聯,復輓之曰:七海縱橫猶執信。六藝傳承豈忘仁。 敬禮!

林中明 2017.8.9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蕭邦:最像貓的作曲家 The Pianist Jeremy Denk on the Joys of Chopin, Our Most Catlike Composer

The New York Times, August 04, 2017     

https://www.nytimes.com/2017/08/04/arts/music/jeremy-denk-chopin.html?_r=0

accessed August 7, 2017

●哥倫比亞大學漢學研究是美國第一所。它的來源竟是一位華人文盲捐出一生忠心作僕人所的...。感人而真實的故事。誠摯推薦。


林中斌 2017.7.23

●為什麼蕭邦像貓?他敏感而優雅。
●為什麼李斯特像狗? 他熱情、友善、太急於討好。
●美國當今名鋼琴家和音樂散文家 Jeremy Denk 如是說。

林中斌 2017.8.7

Chopin was sensitive like a cat.

 Liszt …had many virtues but was never as subtle or tasteful as Chopin: He was an enthusiastic, friendly dog, often too eager to please.

The quintessential Chopin gesture is to mark a bass note staccato while instructing you to put down the pedal. Why would you play short and then let the sound linger?...It creates a different timbre, and a different meaning:a release that remains. The foundation, the deepest note, is left as light, pillowy:a perfect analogue to cat’s paw, the sense of grace that lifts from below.                                                                                                                                       

Excerpted by Chong-Pin Lin August 7, 2017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國論

不足以“德”服人。 只能停留在 19世紀“霸權思維”。非常可惜。亦可見真正“大國” “進化”之不易也。

林中明(東林子) 2017.8.7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