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解放軍」觀察的誤判與盲點

2015/04 展望與探索雜誌社 林中斌

 

l  這是2015年11月27日於首爾所提報的論文 “解放軍觀察的誤判與盲點PLA Watching: Biases and Blind Spots”。此論文已在國內展望與探索雜誌社2016年4月號發表。

l  林中斌 2016.4.15

02

 

 

壹、前言

 

2013年11月,中國大陸首艘航母遼寧號率領4艘驅逐艦與護衛艦下南海進行訓練。  2015年2月,大陸官方首度證實第2艘航母將進行建造。  但是十多年前,許多「解放軍」觀察家質疑大陸能造航空母艦?甚至質疑大陸有意願造航空母艦?因為1998年從烏克蘭拖回大陸的「瓦雅格號」,即遼寧號前身,是被稱為「破銅爛鐵」的空軀殼,  而且即使大陸造出航母,也被認為將是個海上的「移動棺材」,和很容易被敵方火砲打中引爆的彈藥庫。 

 

2011年4月,當2005年起進行改裝的「瓦雅格號」,透過官方媒體首度證實即將完工出航時,長久報導「解放軍」硬體發展的《漢和防務評論》雜誌創辦人平可夫,感嘆:「改裝的速度實在超乎想像。這顯示中國當局對航母投入的能量之大,連我都得對原本的判斷自我批評(檢討)。」  

 

半世紀以來,外界對北京發展「解放軍」硬體的能力,一直傾向低估。但是進入廿一世紀,外界對北京實際使用軍力與他國進行武裝衝突的意願又高估。

 

這些失準的看法主要來自西方,而亞洲尤其是華人觀察家也顯然受影響。

 

對於占了事後之明便宜的我們來說,這些當時的看法顯然是誤判。而誤判來自於觀察的盲點。至於誤判和盲點何在?它們的根源為何?這篇論文將就那些問題提出筆者的淺見,敬請賜教。

 

在1979年鄧小平啟動改革之後,從1980年代開始,美國學界和官方開始重視「解放軍」研究。而筆者,人在美國,從1980年代開始便參與各種「解放軍」研究會議,直至1995年返臺。

 

在1984年秋,於華府附近的羅斯林(Rosslyn)由史丹福研究中心(Stanford Research Center) 召開一次「解放軍」研究會議,當時美國東岸研究「解放軍」的學者多半出席。  但它並無後續,而未發展成年度聚會。重要的是,於1990年9月,在美國維京尼亞州的斯丹頓丘(Staunton Hill, Virginia),由美國國防部軍情局啟動,在陸軍上校博士林典舜(Col. & Dr. Denny Lane)籌劃召集下,邀請美國「解放軍」研究學者及官員,召開第一屆「解放軍」研究會議(PLA Conference)。  其地點數年後移出斯丹頓丘,最後固定在卡萊爾的美國陸軍戰院(Carlisle, Pennsylvania),而年度會議至今未斷。在1990年代初期,臺灣的智庫「高等政策研究中心」(CAPS) 開始邀請各國學者召開年度的「解放軍」研究會議,多年後演變成與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合辦,也至今未斷。以上三種會議,筆者皆受邀躬逢其盛。  這些一年一度的「解放軍」會議帶動了西方其他國家和亞洲國家研究「解放軍」的風潮,以至於今。

 

貳、千禧年之前:誤判與盲點

 

1995年7月至1996年3月爆發臺灣海峽危機。但是在此事件之前,臺海軍事危機的可能性不被西方主流觀察家重視。

 

在1995年7月14日,筆者參加一次「高等政策研究中心」在香港舉行的「解放軍」研討會,並提出「解放軍」對臺灣進行軍事演習的可能性。與會一位英國學者(M.Y.)提出質疑:「但這並沒有任何跡象(But there is no evidence)。」  數天後,7月19日,北京《新華社》發布將於7月21日對臺灣海峽進行飛彈演習,於是引發了臺海飛彈危機。

 

一、低估「解放軍」現代化的誤判

 

在1995年2月出版的《國際防務回顧》(International Defense Review)中,筆者警告:「一個現代化的『解放軍』(對付臺灣)有許多選擇,包括發射帶空包彈頭的飛彈到臺灣水域……。(A modernized PLA now has many options, such as firing a dummy warhead missile in Taiwanese waters.) 」  這是筆者於1994年11月受邀撰寫有關「解放軍」現代化專文作為那期封面故事中的小插註。但是,如此觀點當時顯然未受重視。

 

更早在1994年6月18日的「斯丹頓丘會議」中,筆者提出「解放軍」現代化的進展實際上超過西方認知的程度,而且此發展將對臺灣海峽產生威脅。與會一位有實務分量的美國人士 (J.L.),部分基於對臺灣的支持和情感,說那是:「胡說(BS)!臺灣軍事夠強。」

 

1993年左右,在一次「解放軍」會議中,一位美國軍情局有博士學位的上校學者(D.L.)半開玩笑的說:「中斌又在浪費會議時間(Chong-Pin is wasting our conference time again)!」他所指的是筆者不斷強調「解放軍」現代化比西方認知的成功,尤其在某些特殊領域中(pockets of excellence)更是如此,將對臺海造成危脅。但這看法與大部分觀察家不同。

 

的確,在1980年代,大部分美國學者並不看好「解放軍」現代化。有一位在美國東岸的中國問題專家(R.S.)經常表示:「解放軍」落後我們太多,雖然北京努力軍事現代化,但是「解放軍」進步,我們也進步。他們永遠趕不上我們。

 

在1993年12月出版的《中國季刊》(China Quarterly)中一篇拙文講到,「解放軍」在臺灣海峽附近頻頻軍事演習可能會衝擊到臺海穩定。  那個觀點與主流看法牴觸,數次被編輯寄回要求修改。1992年編輯換成我的朋友沈大偉(David Shambaugh),拙文才有翻身的機會。文稿一共花了3年9個月才登出,打破出刊本來就慢的有名的《中國季刊》審查時間的紀錄。 

 

在1992年7月由「高等政策研究中心」舉辦的「解放軍」會議中,筆者便提出「解放軍」可能對臺灣採取的11種軍事作為。其中第4種是:「空包彈飛彈試射(unarmed missile testing)。」  這個想定或劇本在3年後臺海危機中的確發生。而「解放軍」試射飛彈所用彈頭沒裝炸藥只是筆者當時的常識判斷:所射的飛彈反正要掉入海峽,為何要浪費裝火藥的彈頭?那個判斷並不需要「敏感情報」佐證。可是一般人所認為的狀況是:在飛彈危機期間,臺灣政治領袖公布「敏感情報」以安定人心,結果使得北京破獲了潛伏在「解放軍」將領中的臺灣間諜。

 

筆者當時有兩個看法皆與主流不同。(一)「解放軍」現代化比西方認知北京的成功。(二)「解放軍」現代化會影響臺海軍力平衡,而西方認為不會。而事後看來,低估「解放軍」現代化進展應該是當時西方主流的誤判,而結果的確嚴重的影響臺海軍力平衡。這誤判的來源為何?

 

二、低估「解放軍」現代化的盲點

 

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學者研究「解放軍」有許多優點:包括系統化分析、資源豐沛、人才濟濟、研討頻繁、出版不斷、客觀公開、辯論熱烈但不傷友誼等。雖然最後一點,在前蘇聯解體以及「中國威脅」的看法上升後,發生戲劇性的改變。政治意識形態侵蝕了融洽的學術氣氛,不同看法的陣營壁壘分明,甚為可惜。即使如此,其他優點仍然保留下來。

 

然而,如之前所述,1980年代至2005年左右,西方研究「解放軍」有低估的誤判瑕疵。它們來自6種盲點: 

 

(一)時間的盲點。從1980年代到2005年左右,西方「解放軍」專家習慣往後看,而不願意向前看。他們雖然不說,但心中對「解放軍」似乎總不能擺脫「土八路」紅軍時代「小米加步槍」落後的印象。他們喜歡提1979年「解放軍」「懲越」戰役裡,「解放軍」差勁的表現。可是,不知不覺中十多年過去了,「解放軍」已非吳下阿蒙。你若問西方專家將來何時「解放軍」會成氣候,他總避而不答,只說:「現在還不行」。 

 

(二)空間的盲點。西方專家直覺的把「解放軍」和自己國家的先進軍隊比較,於是說「解放軍」很落後。其實這是空間的錯置。因為一個龐大而在當時仍落後的「解放軍」,還可以威脅一個較小而不先進的鄰居。「解放軍」進攻歐美大陸?脫離現實。

 

(三)歷史的盲點。中國近代史裡鴉片戰爭之後被列強侵凌的痛苦記憶,使得中共奮力強國建軍。這種整軍經武的企圖心很旺盛,其熱血沸騰的性質超過西方的想像。如果分析者以西方冷靜思維下精打細算的利弊評估來預測中共軍力之發展,會常犯低估的錯誤。1960至1962年,幾千萬的人民餓死;1964年,中共成功的爆出原子彈菌狀雲。這是理性的行為嗎?1998年,「解放軍」總參謀長遲浩田說:「別人有的,我們要有。別人沒有的,我們也要有。」

 

西方專家說中共發展航空母艦既昂貴又不實用,但中共從未放棄獲取航空母艦的計畫。西方專家說中共發展「導能武器」(directed energy weapons,(如鐳射槍)吃力又不討好,但中共全力發展這種我稱之為「點穴戰」能力。  1998年,據美國五角大廈說,中共可能已獲得用鐳射反制美國衛星的能力。  在2014年,中共承認,已可展示鐳射防空系統有效護衛空域12平方公里。  後者跟1998年美國五角大廈所宣稱中共已獲得的能力比較,是有限的。原因是中共故意對外貶低自己的實力,還是實況實說?無法確定。但中共發展導能武器的事實是不能否認的,而之前專家說中共不會發展顯是誤判。

 

(四)文化的盲點。中國傳統戰略思想重「隱藏」,而西方傳統戰略思想重「示威」。孫子(武)說:「兵者詭道也」。詭者密也。又說:「能而示之不能」。但沒有說:「不能而示之能」。老子說:「國之寶器不可以示人。」中國人最厲害的一手,是不給人看的。必要時,出招便致命。西方剛好相反。歐美的嚇阻理論建立在讓敵人清楚的相信你有能力,你不好惹。西方專家一再引述他們親眼看到中共的武器多麼粗糙,修護多麼邋遢。他們不太能接受的是,中共刻意使外人低估其戰力,而從敵人誤判中獲取利益。例如中共可以積極發展某種能力,外人不知。等到能力發展成形,外人想干擾阻止已來不及了。

 

(五)心理的盲點。中共常用它的軍力做心理戰的工具。當北京把軍事和外交、統戰、經貿等配合運用時,「解放軍」能力便有加乘放大的效果。如果只像數豆子 (bean-counting) 般計算中共的武器,便會忽略北京所運用的綜合力量。西方專家常用顯微鏡來分析「解放軍」的硬體設備,卻很少用廣角鏡來看北京的整體戰略。

 

(六)資訊的盲點。在廿世紀末前,美國研究「解放軍」的學者主要依賴中央情報局所提供的「國外廣播消息服務」(Foreign Broadcasting Information Service,簡稱FBIS),是中文資料的英文翻譯。其中有「中國每日報告」(Daily Report-China)。來源選自中國大陸、臺灣、香港的媒體文字和新聞廣播。內容固然豐富,然而那是中文資料經過篩選而成的英文翻譯,便不可能涵蓋所有的訊息。許多未選入的中文訊息便遺漏了。

 

一些筆者從中文期刊報章所獲得有關「解放軍」的訊息,若美國觀察家沒在FBIS中讀到,便質疑訊息的可靠性或不予重視。而在美國中央情報局內為FBIS篩選東亞中文資訊的人,可能遺漏望之平凡而實際重要的訊息。而且,所篩選的文件不可避免的反應篩選者個人的看法,或偏見。也可能反映篩選者上司對「解放軍」現代化輕蔑的看法。

 

1992年,筆者經由臺灣情報界的朋友處得知北京將從俄羅斯購買蘇愷27戰機。但當筆者在美國「解放軍」會議提出此訊息時,參加「解放軍」會議的美國學者和中情局專家都認為不可能而未重視,因為他們自己沒有看到證實的訊息。1995年「解放軍」會議上,以色列研究「解放軍」的著名學者Ellis Joffe告訴筆者:「關於北京將從俄羅斯購買蘇愷27戰機的訊息是你最早提出來的,現在事實證明你對了。」

 

當「解放軍」研究接近廿一世紀時,在美國低估其現代化發展的狀況逐漸受到修正。新一代的美國「解放軍」學者漸露頭角。如石明凱(Mark Stokes)及毛文杰(James Mulvenon)不須英文翻譯便可深入閱讀「解放軍」出版品。又如辛勤跑航空展覽並收集「解放軍」硬體資料的費學禮 (Richard Fisher),因並非「中國研究」出身,不受原來主流思維的束縛。當世界穿越過千禧年時,西方「解放軍」研究進入另一個階段。

 

參、千禧年之後:誤判與盲點

 

在千禧年之後,西方「解放軍」學者,對「解放軍」現代化不敢再掉以輕心,但校枉過正,而且過度解讀。他們的看法影響西方流行以軍事為主的「中國威脅論」,同時帶起了「中」美必有一戰––或稱「修昔底德陷阱」(Thucidides Trap)的言論。但他們忽略了北京「不戰而主東亞」的大戰略。其根源來自中國兩千年以上的戰略文化。孫子兵法強調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和今日西方戰略主流如克勞賽維茲所強調的「戰爭暴力必要性」,是截然不同的。

 

一、高估北京用兵意願的誤判

 

以下為兩實例說明外界判斷與中共實際戰略行為之差距。

 

2015年10月7日,美國宣布派遣拉森號驅逐艦巡弋南海,並將通過中國大陸人工島渚碧礁附近,以挑戰北京號稱的12海里領海。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8日表示,「絕不允許」任何國家以維護航行自由為名侵犯「中國」在南沙群島的領海和領空 。一時情勢緊張,媒體報導標題是「美艦將闖造礁12浬 恐起戰端」。  拉森號10月27日接近人工島礁前後10天內,大陸驅逐艦一直尾隨在其後。那時拉森號距離附近的中國大陸島礁最近達6到7海里。中方不但沒有動武,而且水兵還用英文與美方水兵話家常,離開時說:「祝你們有個愉快的旅程,期待下次再相逢。」 

 

這件事凸顯了外界高估北京對外用兵作戰的意願。而此種誤判和西方學者研究「解放軍」領域時所患的盲點不無關係。

 

2015年3月,北京正式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或AIIB)。這顯然是戰略上與美國要成立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TP)較勁,所以華府雖未明說,而對「亞投行」基本態度是抵制,也不樂見其盟友加入。但是美國百年來最重要的盟友英國領頭宣布加入,帶動美國其他盟友—法國、德國、義大利—像骨牌效應般的跟進。

 

此事大出美國意料之外。然而,其跡象在15個月前已顯露,卻未受華府注意。

 

2013年12月初,英國首相卡麥隆率領有史以來最大海外商務團訪問北京,並說:「英國將做中國在西方世界最強的支持者。」未被人注意的是,卡麥隆訪問北京之前的18個月內,中國大陸在英國的投資超過以往30年的總和。  北京顯然早有計畫鋪陳英國向「中國」傾斜,並以經濟實力強力推動。

 

2013年10月,習近平在印尼宣布將成立「亞投行」時,華府乏人注意。而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G.Osborne)立刻飛往北京,為親「中」外交進行鋪路。

 

這件事凸顯美國戰略上對付「中國」的誤判—只注視「中國」軍事的危脅,而忽略了其「超軍事」(extra-military)手段的挑戰。  「超軍事」指超越但不排除軍事層面。也就是說以軍事能力作為後盾,儘量不用,而以經濟、外交、文化、心理等軍事以外的手段作為前鋒。而注重「超軍事」手段的運用,或稱「超軍事手段優先」(extra-military emphasis)正是北京大戰略的一環。

 

二、大環境背景 

 

這些誤判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千禧年之後,大陸衝破了1990年代關鍵軍事技術發展的瓶頸,開始展現一連串軍事能力的突破。令外界驚訝不斷。在檢驗中國大陸軍事科技突破之前,請先看烘托出此種誤判的大環境背景。其層面有三:

 

(一)蘇聯的崩解。1991年後,隨前蘇聯軍事威脅的消失,世界唯一超強的美國頓時失去維持強大軍力的正當性。大陸「解放軍」自然成為美國軍事戰略的假想敵。也因為如此,以前和睦相處的美國「解放軍」學者,嚴重分裂為所謂紅隊(Red Team) ——傾向淡化「中國軍事威脅」——和藍隊(Blue Team)——傾向強調「中國軍事威脅」兩派。學術的辯論變成政治理念之爭,甚至淪為惡毒的攻訐。

 

(二)「解放軍」對外提高姿態。1995、1996年臺海危機打破美國官員和學者之前輕忽「解放軍」對周邊影響的心態,也打破了他們低估「解放軍」能力的認知。同時,「解放軍」部署在大陸東南沿海的短程彈導飛彈東風9及11數量逐年增加。臺海危機之後,下一次危機何時再來?這成為美國越發關切的問題。2001年4月,「解放軍」空軍殲8戰機擦撞美國EP-3。2009年3月開始,北京在中國大陸周邊的東亞海域——包括釣魚臺/尖閣列島和南沙群島——展現強勢作為,與各國爭端迭起。這些發展加強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對中國大陸軍事能力上升的戒心。

 

(三)中國大陸經濟崛起。三十多年來,大陸持續快速的經濟成長使它從一個大而落後的國家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自然使美國感到威脅。從2006到2013年,大陸年度國防預算增加一倍。  2012年9月,相對多數(26%)的美國人認為,「中國」是未來最大的威脅,遠高於第二位的伊朗(16%)和第三位的北韓(13%)。

 

三、軍事科技突破

 

冷戰結束,美國之前軍事的威脅消失,「中國」自然成了美國新假想敵,以合理化美國龐大軍力的存在。同時,「解放軍」在發動臺海危機後,對外更為活耀。支持軍力提升的經濟發展,也令人意外的快速成長。這三項趨勢使得以下大陸軍事技術的邁進更令美國感到威脅。

 

(一)「八六三計畫」:

 

1986年3月,北京秘密啟動軍事高科技研究的「八六三計畫」。在千禧年後,計畫的成果逐漸顯露,其令美國人相當意外。

 

(二)核子武器:

 

美國前駐北京武官伍茲爾(Larry Wortzel)博士在2006年5月透露:2005年,「中國」已下水的093商級核子動力潛艇和094晉級核子動力彈導飛彈核潛艇,其進展令美國情報界大為驚訝,而將來美國海軍追蹤這些潛艇會有困難。  到2015年,更先進的095隋級核子動力潛艇及096唐級核子動力彈導飛彈核潛艇應都已下水。 

 

2015年秋,美國雜誌報導:「中國」的兩艘093及四艘093G商級核子動力攻擊潛艇,可以一共發射120枚「海鷹3」及「鷹擊18」反艦巡弋飛彈,重創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群。  這個「航母殺手」的能力是1995至1996年臺海危機後,「中國」發展出嚇阻美國前來干預的能力,所謂「殺手鐧」之一。

 

2015年5月,美國官方再度表示驚訝,因為「中國」已成功的把核彈頭小型化,使長程彈導飛彈已可至少帶上3至4個核彈頭。  更早在2015年1月,《俄羅斯軍事觀察網》報導,「中國」正在研發096唐級核子動力彈導飛彈核潛艇將可攜帶24枚射程1萬1千公里的潛射彈道飛彈。 

 

早在1992年享有學術地位的《International Security》期刊就曾報導中國大陸在研發的洲際飛彈東風31及41,  終於在2014年正式出現。2014年9月,射程8,000公里的東風31B首次試射成功。  同年12月,射程10,1000公里、覆蓋全美並可攜帶10個分彈頭(MIRV)的東風41試射成功。 

 

根據一向保守的倫敦國際戰略研究院2015年《軍力平衡》(Military Balance)報導,中國大陸現有66枚洲際彈導飛彈ICBM。  根據美國國家空間及太空情報中心(National Air and Space Intelligence Center)估計,在未來15年,大陸將擁有100枚洲際彈導飛彈ICBM。  這些發展令美國擔心,並設法在加州和阿拉斯加以外增設第三個在東岸的飛彈防禦中心。 

 

(三)其他軍事能力:

 

千禧年後,令美國不斷驚訝也愈發擔心的是,中國大陸核子武器的快速發展。其他最令美國憂心的中國大陸軍事能力突破,還包括:

 

1.反衛星能力:另一項令美國驚訝與擔心的中國大陸軍事能力突破,是反衛星(ASAT)的導彈和以導彈太空攔截敵方來襲的導彈 (space interceptor) 的能力。到目前為止,共3次試射都成功,時間是2007年1月、2010年1月、2014年7月。  2013年7月,大陸成功發射裝有機械手臂的小衛星,可用以捕捉他國衛星,而不會產生衛星碎片。  根據美國和日本專家觀察,2014年之前9年,中國大陸進行6次反衛星飛彈實驗。  2006年美國五角大廈低調透露,中國大陸已有能力用高能雷射光射擊飛過中國大陸領土上方的美國的間諜衛星。  雖然北京直至目前從未證實它是否擁有此種能力,但是大陸習慣上不宣揚自己新獲得的軍事能力。2014年11月大陸報導,其所擁有的「低空衛視」雷射(中國大陸稱激光)槍成功的打下低空的小型固定翼航空器、和直升機。  這可能是北京用打折扣的方式,低調承認自己在這方面發展的成就。

 

2.反航空母艦彈導飛彈:號稱「航母殺手」(ASBM anti-ship ballistic missile)、射程1,700公里的東風21D,於2011年前後已部署,是當時全球唯一反航空母艦的彈導飛彈。  2014年,另一「航母殺手」中程導彈東風26也已部署,射程2,200公里,可達關島,並於2015年9月3日北京閱兵時出現。  這是中國大陸發展出嚇阻美國前來干預的能力,所謂「殺手鐧」之二。這些發展,加上之前所提093核動力潛艇發射反艦巡弋飛彈,意謂美國未來將喪失在西太平洋軍事干預的能力。1996年3月,華府派航空母艦來臺灣海峽馳援的行動,將來不會重演。

 

3.太空探索:2003年10月,中國大陸首次送人往返太空。  2013年12月,中國大陸續美、俄之後發射探測器成功登月。  從2003年至2013年底,中國大陸5次送人進太空,但是沒有一次發生意外或喪失生命,超過美國送人至太空探索頭10年的安全紀錄。 

 

4.衛星導航:2015年7月,成功發射第19顆北斗導航衛星。  預計在2020年左右,完成由5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組成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實現覆蓋全球的衛星導航功能。中國大陸成為繼美、俄之後,世界上第3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國家。不再依賴與美國GPS 和俄國GLONASS系統。

 

其他軍事能力也陸續展現突破,包括海軍遠洋能力和隱形戰機等。

 

以上的發展,不只翻轉了西方「解放軍」研究在千禧年之前低估「解放軍」現代化的主流思維,尚且加強西方對「中國威脅論」和「中美必有一戰」的想法。

 

四、高估北京用兵意願的盲點

 

回顧2000年後,中國大陸處理對外領土爭議的實際的行為,會發現「解放軍」至今尚未發射過一顆子彈。1979年,大陸越界的「懲越戰爭」和1988年「中」越赤瓜礁海戰之後,「解放軍」尚未發動過有規模軍事攻擊。但是西方自從新世紀開始,似乎越發擔心中國大陸將對外用兵。

 

千禧年後,西方高估北京用兵的盲點有兩個來源:

 

(一)忽略北京的大戰略

 

    2004年11月,筆者提出看法:北京的大戰略是「不戰而主東亞」  ——以快速現代化的軍事能力作後盾,以超軍事手段做前鋒,成為主導東亞的力量。超軍事手段包括經濟、文化、外交、心理、媒體等軍事以外的工具,但運用時,有不必明說的軍事力量作為背景。此大戰略雖非北京官方宣示的政策,北京對外的行為,至今未曾與其違背。

 

    北京大戰略的根源,是中國古時的兵法。其中,儘量避免用暴力取勝的精神,尤其重要。它對「解放軍」的影響,在千禧年之後更為明顯。

 

    就在2004年11月,「解放軍」中央軍委會前副主席張萬年說:「孫子兵法……尤其值得我們今天珍重與弘揚……主張不戰、慎戰、和勝戰,強調先勝、全勝、和戰勝……。」  至於「全勝」的觀念為何,大陸軍科院前副院長及38軍軍長李際均中將解釋道:「孫子兵法的精髓……是萬不得已而開戰時,要設法使雙方的損失都減少到最低限度。」  但這些思維並未被西方重視。

 

    2006年,北京政府委託研究出版的《大國崛起》歸納過去五百年9個興起大國的衰落的共同原因,是過度用兵。  這個教訓在中共決策者見證美國在阿富汗及伊拉克用兵陷入困境後應該有更為深刻的認識。

 

    北京對美國儘量避免軍事衝突以攫其鋒。「新大國關係」和「太平洋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的說法,是此觀念的運作化。中共相信美國遲早力有未逮,而不得不退出西太平洋。

 

    從北京大戰略衍生出來北京對臺灣的戰略原則,是「買臺灣比打臺灣便宜」:北京對臺灣用經濟逐漸整合的力量,比用軍事猛然征服的方式更能達到統一的目的,而付出的代價更低。

 

(二)忽略國際經濟互賴

 

    進入廿一世紀後,世界上主要國家間——尤其是大國間——經濟上相互依賴的程度超過人類歷史以往。  所以主要國家之間打仗的代價太高,而戰爭發生機率趨近於零。由千禧年至今,戰爭都是大國與小國之間的衝突,或小國的內戰,大國之間直接的軍事衝突沒有發生過。

 

    在廿一世紀,經濟掛帥。民主國家領袖國內經濟政策失敗便要下臺。非民主國家如前蘇聯,經濟政策失敗,會影響國防經費跌落,最後政權也不保。因此主要國家領袖之間為保護自己政治地位,避免直接與另一個主要國家作戰。

 

    如果主要國家之間有利益衝突,他們採取「鬥而不破」的作法。在廿一世紀之前,國家領袖對外態度強硬,通常是對外用兵的先兆。進入廿一世紀後,國家領袖對外態度強硬是對內表態,以減低國內政敵的批評,或增加國內人民地支持。

 

    1982年5月,鄧小平指示手下如何接待將來訪的美國副總統老布希,而華府剛宣布對臺灣軍售,這是北京不樂見的。如何接待美國的貴賓,應軟?應硬?成為北京負責官員的難題。鄧小平於是指示:「對美鬥爭要立足於不怕,也要講策略,注意方法,在堅持原則下爭取不破。」  從此之後,北京對外持續遵循鄧的指導原則。而「鬥而不破」,也被與中國大陸折衝較勁的其他國家採用,雖然不明說。因為「鬥而不破」最符合目前的國際主要國家間經濟相互高度依賴,而利益互有衝突的現況。

 

肆、結論與建議

 

以上的回顧產生以下的的論點:

 

    一、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對「解放軍」發展持續誤判。而誤判來自於觀察的盲點。千禧年之前的誤判,是低估「解放軍」現代化的進步。千禧年之後的誤判,是高估北京對外用兵的意願。

 

    二、前階段的盲點有六——時間的、空間的、歷史的、文化的、心理的、和資訊的——其中以文化的最重要:即忽略中國戰略傳統中重視「隱藏實力」的特點。後階段的盲點有二:忽略包含中國古兵法中儘量「不戰」的北京的大戰略,和國際經濟互賴上升至人類歷史中前所未有的程度,因而限制了主要國家領袖間兵戎相見的意願。

 

    三、只觀察「解放軍」武器發展,不能掌握北京的大戰略。但了解北京的大戰略,可以掌握「解放軍」武器發展的趨勢。

 

    四、如果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只準備與「中國」遲早必有一戰,會對於北京「超軍事」如經濟戰、文化戰、心理戰、和外交戰缺乏警覺和準備。

 

    五、「鬥而不破」是21世紀主要國家對處理與其他主要國家間矛盾常有的行為。它雖然來自鄧小平,並被他繼任者所遵行。但其他國家領袖也無言的採用,因為主要國家間史無前例的經濟互賴程度,已改變了千禧年之前的基本國際關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