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對台灣的「文鬥」

2017/10/28 自由時報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147062

●這篇社論出現自由時報以往未見或少見的論調:對於中國實力上昇重視而非以「中國遲早經濟下滑或內亂,不足以懼」

●社論說:「台灣的頭家也要自問:堅持台灣主權獨立國家,遭到中國以蠻力無情欺壓,而導致國家尊嚴受挫、國計民生連帶受損,大家願意概括承受那些窮台力道嗎?」

林中斌 2017.10.28
 

中共十九大,吳敦義兩次發出賀電,習近平則在連任總書記之後覆電。雙方九二共識來,九二共識去,自不在話下。但,習近平親自署名,也直接指名吳敦義,不論往例如何,似乎在發出某種訊息,只是訊息有待解讀。即使如此,目前還是可以用最近的兩岸國際事態,來初步理解接下來習近平對台行動的苗頭。

一是,堅持自己的原則,施壓對手改變原則,乃是共產黨的鬥爭法寶。不論小英的善意誠意,只要不接受兩岸同屬一中、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習近平恐怕都沒有興致恢復協商,以小英政府為對手。當前的國力對比,中國摜壓台灣足足有餘,只要台灣的發展空間無法擴大甚至縮小,兩岸關係的解冰回暖,便不是習近平的當務之急。所謂的「共同尋求兩岸互動新模式」,不像是中共十九大帶來的願景。

二是,北京還是要挺住國民黨、壓住民進黨,不能讓國民黨樹倒猢猻散,不能讓藍營自亂陣腳,所以要階段性穩住吳敦義。吳敦義,基本上沿襲馬路線,台籍背景,履歷豐富,手腕靈活,比起其他的黨國權貴、基本教義派,在中南部有一定影響力,較可能被台灣社會接受。洪秀柱,新黨,統促黨,皆可推心置腹沒錯,但可能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三是,民主已成台灣常態,政黨輪替風水輪流轉,民進黨目前完全執政,但施政尚未進入軌道,二○一六的社會氣氛已有所改變,還看不出有長期執政、永遠獨大的確定性。讓國民黨保持能量,利用民進黨可能的失敗,班師回朝重新執政不無機會,一如二○○八經驗。這種想像,可能導致北京不會給小英政府讓利甜頭,反而用種種圍堵政府、統戰民間的方式,讓小英的執政基礎逐漸流失。

四是,馬英九經驗告訴北京,民主產生的國民黨政府與北京漸行漸近,儘管在台灣社會產生越來越大的疑慮,但國際社會尤其美國政府是能夠接受的。別忘了,美國對馬英九維持台海現狀,大體上也是接受的。於是,北京不必急於跟小英建立新模式,至少在二○一八地方選舉之前大可先靜觀其變。更何況,民進黨的地方版圖,二○一四已經達到巔峰,二○一八再創新高的機會較低。明年選舉民進黨若有閃失,小英的正當性將比目前折損。甚至, 二○二○這一關,各種反民進黨勢力的反撲,以及該黨執政後的內部分化,會不會產生戲劇性的變化,北京還有得瞧。

五是,日本的安倍路線雖然獲得選民再肯定,但美國的「川普困境」似乎無解,美國對台的神經中樞,似乎不如以往靈敏,而商人特色的治國模式,第一家庭與中國的關係,台灣是否淪為中美某種交易的標的,隱憂難免比以往大。川普執政以來,「美國價值」壓過「普世價值」,加上劉曉波、李明哲事件的國際低調反應,堪稱習近平操作大國政治的大好機會,也是為框限台灣再進一城的天賜良機。一帶一路,一代一線,形成的內外夾攻,會不會成為新常態?

今天,蔡總統啟程訪問太平洋三友邦,雖非毫無意義但也意義有限,這是台灣的困境,非戰之罪。經過馬政府八年外交休兵,小英政府在習近平時代的外交出擊更為被動。或許,鞏固國家意志,強化軍經硬實力,讓台灣與國際的利益連結更廣更深,才有以撐待變的本錢。李顯龍說:兩岸出現僵局,最好的狀態就是僵持下去而不惡化,不過情況有可能惡化,因為中國正建造航母在內的軍事力量,以防有一天情勢失控,「我希望這一天會向後推遲」。關鍵在於,僵持下去的時間與空間,小英如何鴨子划水,走出活路?

台灣的頭家也要自問:堅持台灣主權獨立國家,遭到中國以蠻力無情欺壓,而導致國家尊嚴受挫、國計民生連帶受損,大家願意概括承受那些窮台力道嗎?如果,北京以外交硬、統戰軟的兩手策略,扶助親中政黨重回執政之路,屆時國共合作將馬英九路線走到沒有回頭路,大家還有救贖翻身的機會嗎?習近平對台灣的「文鬥」,不只考驗著小英政府,也考驗著台灣每一個主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