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主催化大陸

20090701 財訊

 

 

多年來,我不斷問來台訪問的教授、記者、學生同樣的話:「你在台灣印象最深的是什麼?」有些或許說:「我只能私下講。」但是答案都一樣:「自由!」試想,這些人回到大陸把心裡的話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萬億,經年累月下去的效果是什麼?

 

○六年七月,此專欄題為「馬胡掌權,兩岸和解?」,並含七項預測。其中三項已發生:兩岸三通、軍事緊張下降、台北採「實質外交」。另三項正在醞釀:兩岸互設辦事處(馬總統五月八日提到)、民進黨自我調整(陳菊訪上海餘波激盪)、兩岸文化企業興起。

 

最後一項「台灣民主改變大陸」似乎虛無飄渺,但最近七跡象啟人反思。一、俞可平再度呼籲民主。俞是中共中央編繹局副局長,○六年出版《民主是個好東西》,引發激烈批判。後來胡錦濤說「沒有民主就沒有現代化」,解脫他的困境。今年三月底,俞在中國宣傳部的刊物《半月談》發表專文,寫下「以發展民生替代民主,是一種錯誤的思維」。

 

二、汪玉凱唱和。汪是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四月初接受《新民周刊》專訪時提到,經濟與政治改革是國家發展的兩條腿,而目前是「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發展)難以持久。」汪更點明:「時至今日,政改的重要性已經超過了經改。」

 

三、「○八憲章」。這是○八年底,中國三百位知識份子以紀念世界人權日六十週年為號召,聯名建議的文件,目前已有八千人簽署。但只有少數發起人遭軟禁,其他人沒事。

 

四、杜導正協助出版《趙紫陽回憶錄》。杜任《炎黃春秋》十七年,常登載鼓吹民主的文章。今年五月他推動的《趙紫陽回憶錄》出版,至今仍然自由。

 

五、「公盟」為達賴辯護。這所大陸漢族人權律師成立的智庫,進入西藏甘肅實地調查○八年三月西藏暴動之內情,發現藏民因冤屈而反抗,並非如北京官方所說是達賴所策劃。報告已於四月貼在大陸網站上,也上呈北京政府。「公盟」成員至今尚未被抓。

 

六、刺官烈女無罪釋放。湖北巴東縣娛樂城女服務生鄧玉嬌,拒絕官員陪浴要求,而遭羞辱,於是自衛揮刀殺人。鄧女遭律師網民群眾支持,六月十六日獲得法庭無罪開釋。而其他兩名涉案官員,已被開除黨籍解除公職。

 

七、官方媒體可報壞消息。今年春節期間北京央視大樓火災,及三月底重慶解放軍哨兵被藏人奪槍殺害的新聞,新華社都在網民及國際媒體之前搶先披露了。

 

大陸傳說「逢九必亂」,今年○九中共嚴陣以待。以上七項中共少見的開明做法,尤顯不尋常。原因可歸納為兩大項:

 

一、社會轉型。經濟迅速成長下,大都市中產階級興起,不滿諸多落後現況,情形頗像四十多年民主轉型之前的台灣。中國上網人口在○七年底已超過兩億。網民揭弊抗議力量不容小窺。例如,○八年七月河北李家洼非法經營的煤礦爆炸,卅五礦工死亡但為貪腐官員所掩蓋。九月有網民披露,北京於是介入,開除卄五名官員,七人下獄。

 

二、維護政權。現在威脅北京最大的敵人不是美國,而是地方貪腐的官員。他們與黨內當權者的關係盤根錯節。北京政府過去幾年處理危機總是過慢—如○三年SARS、○八年一月雪災及後來三鹿毒奶粉事件—因此許多人民枉死,導致不滿上昇。反應過慢顯示黨內訊息上傳的管道被人操弄。歷年來群眾抗議事件頻率增加、規模擴大,中央若不處理,政權遲早要被拖誇。胡錦濤為了確保共黨主導地位永遠不墜,必須很謹慎的在黨外另開訊息的管道,及默許討論民主以制衡黨內貪腐的勢力。

 

他若開放的過快,胡錦濤將步他恩人胡耀邦的後塵:被政治局委員集體舉手罷免,含恨餘生。重要的是:如何塑造氣氛逐漸推進、如何包裝政治改革。胡錦濤可能參考他清華大學學長前總理朱鎔基「以國際救國內」的改革辦法。朱鎔基當初推動中國參與WTO,就是要用提升中國國際地位的理由說服黨內保守勢力,來改革國內財經制度,解決像是「三角債」的問題。事後看來有成功之處。胡允許新華社報導國內負面消息的理由,是要新華社與國際重要媒體如路透社美聯社並駕齊驅,以符合中國大國的地位。對此,黨內谁能反對?但是此例一開,連帶會鬆動其他的管制。

 

一九七○年末期,鄧小平訪問新加坡,驚嘆新國之進歩。從此,北京對李光耀設計的一黨獨大下黨內民主的制度甚感興趣,一直派官員去新加坡觀摩。最近學習新加坡的步伐加快。今年四月三日在上海舉行「首届中國新加坡领導人才選拔與培養論壇」由組織部部長李源潮出席。北京絕不會走向英美式的民主,而可能向新加坡民主看齊。台灣數十年來民主實驗的利弊大可提供北京參考。黨軍如何國家化就是個寶貴的經驗。○八年五月川震,溫家寶總理一度指揮不動屬於黨的解放軍,此嚴重的制度問題至今懸而未決。

 

此外,台灣可以扮演「催化劑」--份量小但效果大--的角色。它參與化學作用,加速化學變化,但本身最後依然如我。

 

目前陸客大量來台,將來會更多。他們晚上多留在旅館的盯住電視看台灣生動的政論節目,目睹人民可以批評政府、指責權貴。陸客們心中不免嘀咕:「台灣能,我們為何不能?」多年來,我不斷問來台訪問的教授、記者、學生同樣的話:「你在台灣印象最深的是什麼?」有些或許說:「我只能私下講。」但是答案都一樣:「自由!」試想,這些人回到大陸把心裡的話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萬億,經年累月下去的效果是什麼?

 

在兩岸關係升溫的時刻,台灣應主動的爭取與大陸青年、知識份子、地方菁英互動。後者尤其重要,因為好的地方領導,不如中央官員僵化,可塑性強。中央政治局(全國約卄五位最有權力的人)中由地方首長晉升的百分比逐年穩定的增加。由一九九二年十四屆黨代表大會至○七年十七大各為五十、五十四、七十二、八十!

 

一九九五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Jack Snyder研究過去兩百年世界歷史,發現成熟的民主國家彼此之間幾乎沒有戰爭。如果大陸逐漸穩定的轉向民主,這是大陸人民的福音,也是台灣人民的福音,甚至惠澤亞太及世界。如果北京啟動政治改革,台灣大可「幫歷史推一把」(give history a helping hand)做出貢獻。

 

淡大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林中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