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16 林中斌:翡冷翠的故事



 

 

此篇文章有兩則回應,附上連結供大家參考

http://blog.yam.com/CPLin/article/67947273

http://blog.yam.com/CPLin/article/67947103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100201.shtml accessed August 17, 2013

 

聯合報 2013.8.16 

      

兩國對峙,一大一小。小國怎麼辦?

    「如果小國謙卑的對待大國,就會取得大國。」老子兩千五百年前如此說。(「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道德經六十一章)

    他老糊塗了嗎?我們不禁懷疑。

    五百年前,義大利北部的城邦翡冷翠(Firenzi之義文發音即佛羅倫斯)與最強的城邦教庭羅馬交惡。

    羅馬長期以來是政治、宗教、文化的中心。而翡冷翠屬邊陲地區,當兩千年前羅馬帝國興盛時,它不過是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落。

    公元一四七九年底,翡冷翠已被羅馬聯軍圍困一年多,將城破國亡,危在旦夕。

    當時,翡冷翠君主羅倫佐(Lorenzo de Medici)簡從厚禮前赴另一城邦也是羅馬重要的戰友拿坡里。談判三個月後,羅倫佐說服其國王費蘭德(Ferrante)退出羅馬聯盟,並造成骨牌效應,羅馬撤兵。

    羅倫佐靠的不只是他從小被父親培養的外交長才、武藝膽識(曾獲比武冠軍),更重要的是他對詩歌、哲學、藝術的文化修養。三個月的談判,怎麼可能都是一本正經的政治和軍事議題?

    這是善用軟實力文化精神的力量保家衛國的實例。翡冷翠的軍力和國際影響力遠遜於羅馬,可是它沒有被擊倒。

    然而翡冷翠的成功還不止於此。

    面對羅馬威脅,羅倫佐雖然以智取勝,但並未自外於羅馬。之後,他派家人進入羅馬,服務教庭。他過世後又廿一個寒暑,公元一五一三年,羅倫佐之次子當選為教皇里奧十世(Leo X)。再十年後,另一子當選為教皇克裡門七世(Clement VII)。

    翡冷翠不止沒有被羅馬消滅,反而經由積極參與和侍奉羅馬,成了羅馬的主人!原來老子並不糊塗,而是智慧超人。

    羅倫佐發揚其祖父開啟的傳統極力扶植藝術家(如文藝復興三傑: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發明家,詩人,哲學家。翡冷翠於是成為文藝復興的搖籃,其影響經由羅馬傳播到整個義大利,再由義大利擴散到全歐洲,由歐洲改變了全世界。

    翡冷翠的啟示對台灣有很大的意義。

    台灣的強項不是軍事力量,不是經濟規模,不是國際政治,甚至目前也不是高效能的政府。台灣到底有無強項?有。我們的強項並不多見於媒體,而隱藏在民間社會:我們無遠弗屆的的愛心,我們創意的生活方式如細膩的飲食文化,我們有禮、善良、好客的公民素質,我們多元的靈性追求等等。

    中國大陸在習近平領導下的願景是「中國夢」。我們民間社會的強項正可提供海峽彼岸大國崛起所缺乏且需要的養分,以促其「中國夢」的實現。

    月前赴福建平潭看兩岸實驗區。一天花一億人民幣建設,才兩年,荒島已具先進環保現代化大都市的外形。令人震撼!可是細看豪華旅館房間,竟然沒有衣櫥!這正是大陸崛起的縮影:氣魄有餘,細膩不足。

    苗栗縣公館鄉玉谷村的一棟品茶別墅常有大陸藝人長住。花人民幣八千元來台竟然為「追求心靈的自由我們哪裡都不去。」

    數年前,積極赴各地救災的慈濟功德會,已獲北京授權成首家非大陸人主持的民間基金會。

    台灣扮演良性社會催化劑,善意的協助大陸人民提升生活品質。大陸社會優質化,民心安定滿足,自然有助於東亞地區的和平。台灣也因此受益。

    誰知道數十年後,台灣生活的細膩、心靈的富足不會經由大陸傳播至世界?

(作者為退休國際關係及戰略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

 


   有朋友詢問我在"翡冷翠的故事"文中所提大陸文藝人士長住的喝茶之處何在。敬請參閱此文。感謝樓宇偉博士介紹曾前往一遊。


林中斌2013818

 

20090422 品茶入道「異類」陸客的心靈之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e6d9fd0100cy3b.html~type=v5_one&label=rela_prevarticle  accessed August 1, 2013

 

中國時報 2009.4.22 【亓樂義/專題報導】



▲提倡「新茶道」的何在彬(右)吸引陸客來台追尋心靈之旅。(亓樂義攝)


    陸客來台觀光,上阿里山,遊日月潭,逛街採購,是基本套路。但有些陸客另有選擇,他們遠離塵囂,寄情於山林,以茶會友,追求心靈之旅,成為陸客中特殊的一群。

在苗栗縣公館鄉玉谷村的一棟鄉野別墅,常聚集四十多位茶友,男女老少,各種背景都有,其中三位來自大陸。據聞,大陸茶友或個別,或組團,有時多達五十多人,不遠千里來到偏遠的苗栗山區,格外引人好奇。

一位來自北京的茶友說,在大陸「什麼茶沒喝過」,何故來此!他來主要是喝一種理念,追求身心和諧,提升生命能量,對生命有更深的了悟,在大陸找不到這種地方。

茶友聚齊時,茶會開始。主人何在彬拿出收藏多年的好茶(普洱、觀音王等),與茶友分享,時間長達七個小時,中餐免費招待,每回約品七壺茶,品茶不拘形式。大家有默契,席間避談俗事,莫論是非,多講肯定與有意義的話。

品茶期間,何在彬不時提醒茶友「心情放鬆」,使茶氣在體內運行,不用頭腦,人我兩忘,才能接通宇宙能量,進入宇宙深層境界,是謂「茶道」,否則僅止於茶藝或生活美學。這種觀點,陸客聽來尤感新鮮,因而觸動心靈深處。

來自江西的一位茶友,每次來台經費八千多元人民幣(約四萬新台幣),負擔不輕,但她樂此不疲,直說「台灣人真有福報」,每次茶會,她都能體悟不同的心靈意境

分享時,她透露,行前一些不能來台的大陸茶友,託她把苗栗茶會的洗茶水,裝入塑膠灌,托運帶回,作為當地茶會之用。說著,說著,她眼眶泛紅,聞著莫不感動。

茶會以品茶為主,強調「以茶入道」,因此靜心、閉目和凝神佔據相當時間。茶間空檔,偶有即興表演,或吟唱、或獻詩演奏,甚至歌舞,自由發揮。此時即可看出,大陸茶友對性靈自由的渴望。

不如想像中的拘謹,大陸茶友多能主動獻唱,敞開內心世界,台灣茶友反而相形見絀,也許台灣人久在福中,對追求心靈的自由變得遲鈍而不自知了。

一位大陸茶友說,他幾次來台參加茶會,感觸良多,發現兩岸民眾的反差很大,大陸茶友追求心靈的「渴望心」,和台灣茶友的「休閒心」一樣強烈,頓時引來哄堂一笑。台灣茶友頻頻點頭,默認「渴望心」確實不夠。

傍晚餘暉,臨別前詢問大陸茶友,茶會結束是否到別處走走,「我們哪裡都不去」,品茶入道,性靈已經飽足,夫復何求!他們只希望下次再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