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各色評論/newspaper commentaries (44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日美合作關切台海,似乎不樂見兩岸對話 其實不然

accessed April 21, 2021

0421-1.jpg

0421-3.jpg

 

0421-2.jpg

0421-4.jpg

--2021417   日本教授傳來訊息

菅的facebook

「與中國的穩定關係,不僅對日中兩國,對地區及國際社會的和平與繁榮也很重要。在與拜登總統的會談中,雙方一致認為,正因為與中國之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懸案,所以有必要和中國進行坦率的對話。」

日本教授說:「這個就是典型商業理性,日本生意人不想得罪人的講法。注意美國是不主張要和中國針対各種懸案進行対話的。」

-- 2021.4.21  自由時報: 「菅義偉表示:...有必要於中國進行坦率的對話.....

--2021.4.20  自由時報: 「日本政府發言人...加藤勝信...表示:台海軍事平衡已明顯發生變化,期待當事方透過對話和平解決。」

--2020.12.18  自由時報: 「美挺台但不反中 坎貝爾表示 美國應鼓勵台海和平對話」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共機擾台背後

accessed April 15, 2021

0415-2.jpg

0415-1.jpg

林中斌

聯合報名人堂 2021 4 15 A13

交稿日期:20210413    文字數:1100    目標字數:1100

-2021.4.14 交稿。 次日登出。通常登出為7-12日後。

- 原字數 由超過1300削減至124111811124、至1100

四月七日美驅逐艦馬侃號從南向北穿過台海。共機十五架大舉反應。但是,它們並未進入台海上空逾越台海中線。它們再度侵擾我西南海域防空識別區(下稱西南海域)。這次共機擾台時間距上次共機逾越台海中線已兩百天。

為何共機不再逾越台海中線?為何它們不斷侵擾我西南海域?

共軍軍機逾越台海中線共四次,皆發生於去年台美官方突破性互動之後:

●二月十日,兩架殲十一短暫逾越中線。二月四日台灣副總統當選人賴清德訪美。

●八月十日,殲十及殲十一各一短暫逾越中線。八月九日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部長Alex Ajar,台美斷交四十一年以來美國訪台最高層官員,蒞臨。

●九月十八日,共機十八架從四方向靠近台灣領空,其中十二架三度跨越海峽中線先後長達四小時。九月十七日美國務次卿Keith Krach,層級又高於Ajar,率團訪台。

●九月十九日,共機十九架逾越中線。

意外的是,九月廿二日,在接受美國媒體(NPR)訪問時,一向積極爭取邦交國的我外交部長吳釗燮說:「台灣目前無意與美建交」。吳部長的發言應來自高層指示。

當時外界解讀此現象有二:●北京施壓美國約束台灣,如同小布希與阿扁總統時代的往例。●美國怕台灣挑釁北京引發台海戰爭拖累美國派兵為台灣流血。

此二解讀皆脫離現況:貿易戰下,北京數度要求與美協商而不得,更不可能施壓美國。美國川普總統常用台灣刺激北京,唯恐不夠,何來顧慮?

唯一可能,因共機不再逾越海峽中線,應是兩岸間的協議。與其說心靈默契,不如說台面下管道的運作。

台灣西南海域離台灣南端一百多公里,水深至三千米,遠超過台灣海峽平均深度的一百米。潛艇最大迴避水深約五百米。西南海域是共軍潛艇自海南島三亞基地經菲律賓北部海域東出太平洋最安全的水道,及共軍潛艇護送三亞基地的航母東出太平洋之要道。那也是美軍潛艇活耀之處。

共機進入西南海域多為慢速運八反潛機。目的是觀察水面下美軍潛艇的活動,而美軍潛艇來此海域是觀察共軍潛艇的活動。共軍潛艇來此海域目的有作戰演練、水面下音紋蒐集、以及如我前潛艦作戰長王志鵬所稱「水下八卦陣」:用水下無人載具部署反制美軍潛艇。

共機派遣慢速加快速機如殲十/十六等至西南海域狀況有二:

●美軍派遣機艦來台海或南海。如四月四日,美航空母艦羅斯褔號打擊群進入南海,及美驅逐艦穿越台海。至四月十二日,共機連續十一天進入西南海域,並在當日創二十五架次的新高。

●台美有軍事互動。如三月廿七日雙方簽海巡備忘錄,快慢速共機共廿架--創當時單日架次數新高,進入西南海域,亦及東南海域。

共機逾越台海中線似乎針對台美建交動作。

共機進入西南海域,基本目的似乎是確保其潛艇及航母東出太平洋的航道,而特殊的目的是應對美國機艦來台海及南海活動,以及台美軍事互動。

共機擾台已成為北京外交心理戰的工具。

 

作者為前華府喬治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新書《偶爾言中II》作者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拜登:制中強勢 反射內憂 不無契機

accessed April 6, 2021

0406-1.jpg

0406-4.jpg

0406-3.jpg

0406-2.jpg

林中斌

聯合報名人堂  202146  A13

交稿日期:202103031    文字數:1100    目標字數:1100

拜登去年競選美國總統時,在三/四月外交事務期刊表示一旦當選,將「拆除傷害美國人民利益的貿易障礙(指對中國貿易戰)」因為這種「保護主義在上世紀一次大戰後使美國深陷大蕭條,甚至引發二次世界大戰。」

為何今日他就任後已兩月餘,對中國貿易戰仍未調降?

今年二月七日,拜登對媒體說他預期與中國關係是「極度競爭,但非衝突」(extreme competition not conflict)。意思是他對中國政策更有層次和拿捏,不同於川普粗糙猛鈍的做法。

三月十六日,中美代表在阿拉斯加會談。去年四月被北京驅逐出境,理應反中的美國記者Ian Johnson 在三月廿二日紐約時報評論: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超過時間的開場白」直率的指出中國種種「威脅規範世界穩定的行為」,隨後中國首級外交官楊潔篪不甘示弱的回擊。這些強硬的對罵使世界兩大國緊張關係更惡化。此外,會前美方還點名制裁廿四位「損害香港自治」的中港官員。Ian Johnson於是問:「拜登對中政策與川普又有何不同?」

看來,中美兩國不只「極度競爭」,而且滑向衝突。

至三月十六,拜登對中強勢,並不遜於川普。那可能是他國內政治弱勢的反射。他必須對外強硬,才能避免對內失分。

蓋洛普民調顯示:拜登支持度從一月廿一日就任至二月二日為五十七趴,與過去七十年來首次當選總統頭三個月支持度比較,拜登只高於川普的四十趴和柯林頓的五十三趴。

拜登就任後兩個月,美國疫情明顯下降,而且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紓困款項一兆九美元於三月十二日已簽署發放。這些德政卻未轉化為他國內政治資本。蓋洛普民調顯示:拜登在三月十五日的支持度還下降為五十四趴!

紓困法案在眾議院的兩黨壁壘鮮明對立下以兩百廿對兩百一十一低空驚險通過。展望未來,拜登尚須通過許多法案,如改善基礎建設等。成敗未知,情勢嚴峻。

只要拜登國國內政治地位未明顯趨穩,他對中強勢不會改變,中美衝突趨勢很難減緩,兩岸緊張無法改善。反之亦然,卻不無可能。

利於拜登改善國內地位因素有三:

●紓困款項效益將隨時間發酵,有助於拉高拜登民調支持度。

●疫情隨疫苗注射普及將有助經濟復甦,亦有助拜登聲勢。

●三月底拜登提名官員在參議院通過已有廿九位,依總統就任後時間比較,近卅年以來,拜登表現已超過柯林頓、小布希、和川普。拜登四十載參議院歷練的人脈開始發揮作用。

從三一六美中會談至三月底,拜登國內政情已露契機。

民間共和黨員不無支持拜登的紓困法案,有別於國會共和黨議員全體反對。三月十七日Politico 民調顯示四十四趴共和黨人民支持。三月十九日FiveThirtyEight民調顯示過半共和黨人民支持。

在此背景下,三月廿五日拜登順利舉行的首次記者會。眾所擔心的他之前的口誤與忘詞都未發生。

三月廿八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首度對中表示善意。有別於川普時期的前任蓬佩奧,布林肯暗示拜登政府不會因疫情傳播對中國採取懲罰行動。

 

作者為前華府喬治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新書《偶爾言中II》作者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習:逆境翻勝 全盤檢討 戰狼降溫

accessed March 16, 2021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010

011

012

013

習:逆境翻勝 全盤檢討 戰狼降溫

林中斌

聯合報名人堂

2021316

交稿日期:20210304/08 文字數:1100 目標字數:1100

習近平領導中國是「美國廿一世紀面臨最嚴重的挑戰」,我們要「像雷射般的瞄準習和他內圈(inner circle)的縫隙(撬開)以改變中國(威脅美國的)戰略方向」。

這是今年一月底華府重要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發表的政策建議。謹慎用字很難掩蓋雄心企圖:策反中共高層推翻習政權。

今年一/二月美國外交事務期刊登載已移民美國的中共黨校廿年資深教授蔡霞批判習的專文,其副標是〈內圈人(insider)與北京決裂〉。蔡教授觀察與美方制中策略文字互為呼應。

美方謀略反映一年前中國內部流言:疫情失控、經濟崩盤、習地位不穩。

一年後,情況翻轉。今年二月五日紐約時報專文〈中國如何能擊敗病毒狂吼的回來〉說「中國經濟復甦強化了習近平權威」。

中共元老一度批評習對外搞砸中美、中印、周邊關係,對內打貪天怒人怨,軍改成果不得而知,一事無成。如今此類傳言不再聽說。

一五年,鄧小平傳作者哈佛大學Ezra Vogel 教授在北京被問如何比較鄧與習。他說:鄧長年在中央掌管軍政,熟悉人事,一九七九主政後,舉重若輕。習長年在地方,一二年底主政,人事生疏,授權困難。

於是他成立四十多小組自任組長,跨越龐大的政府機器,直接指揮。各小組方案,無他拍板,不得妄動。

習大規模持續打貪,前朝官員「懶政」消極抵抗。小組眾多,而他時間有限。因此他必須嚴格遵守政策優先順序。低優先政策無暇照顧,於是狀況頻出。是以,執政威猛有餘,細膩缺乏,協調不足。這解釋去年抗疫先遲後速,所謂「下情滯上達,上令厲下行」的矛盾現象。

去年夏季後,習抗疫及經濟成果,國際多所報導,國內有目共睹。七年多小組治國終於摸出方向。於是習得暇全盤檢討各方政策,調整再出發。結果是,戰狼外交降溫,大外宣收斂。八月後退休將領公開論武統台灣逐漸消失。據悉,十月「一帶一路」主要計畫暫停。習突破逆境總攬全局後之具體成果如下:

去年十一月十五日:歷時七年談判,由十五國包括美國盟友澳洲紐西蘭日本參與,據說是北京主導的世界最大貿易協定RCEP得以簽署。

十一月廿六日:紐約時報登載中國前駐英大使及副外交部長傅瑩倡議中美合作,但史無前例的各打五十版,同時承認中國對外商智慧財產權和國內人權保護說明不足。

十二月七日:習近平親信台籍汪毅夫提前取代胡錦濤外交大將戴秉國出任「全國台灣研究會理事會會長」,並於月底針對「武統台灣」之言論警告。他說「不容妄議中央對台方針」。

十二月卅日:歷時七年談判的歐中投資協定談判,在北京降貿易壁壘後,完成。之前九月八/十日,台灣某二媒體卻報導:「王毅訪歐鍛羽而歸/踢鐵板」。對比何其強烈!

今年二月十日:中國自印度邊境撤軍。去年五月爆發六十年來最嚴種邊境衝突。九月開始的中印談判產生成果。二月十七日印度Economic Times報導:印度將鬆綁中國投資案。印中邁向回溫。

作者為前華府喬治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新書《偶爾言中II》作者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商向中 華府難反

accessed Dec 3, 2020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010

011

012

013

 

聯合報名人堂 2020122A13

交稿日期:20201130/1201 文字數:1100  目標字數:1100

「中國偷我們科技!」這是美國發動貿易戰理由之一。

經濟學人今年八月十五日報導:「去年,外國公司在中國申告專利被盜而勝訴的案件達八十九趴。」趁貿易戰危機,北京加速自我改善。

今春,全世界印象是:「中國疫情嚴重,重創成長已減緩的經濟,外國公司紛紛出走。習政權不穩。」可是,中國的美國商會四月所做民調顯示:八十三趴美國公司不計畫離開。六月,香港的美國商會民調顯示:七十趴美國公司無意離開。當時,美國大公司增加在中國投資的有Tesla, Exxon Mobil, Costco, Walmart, Popeyes等。中國的美國商會的執行長Alan Beebe說:「中國成功的控制疫情後,領導世界經濟復甦,所以美國公司願意留下來繼續運作。」以上資訊來源是六月十一日《德國之聲》的報導。但是Beebe說法廣受懷疑。

今年六月至七月,上海美國商會對三百四十家公司所做民調顯示:九十二趴決定留在中國。來源是九月九日CNN報導。

七月十五日,北京宣布中國經濟成長由第一季負六點八趴翻轉成正三點二趴。美國智庫學者史劍道(Derek Scissors)強烈質疑。次日路透社經查詢認為第二季成長應為正二點五趴。同季,美國經濟成長為負卅一點四趴、日本負七點八趴、澳洲負七趴,皆為有記錄以來最低成長。

六月,IMF (國際貨幣基金)預估中國今年GDP成長為正一趴,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正成長的。十月,IMF上調中國今年GDP成長為正一點九趴,而明年中國GDP成長為正八點二趴,與瑞士銀行預估相同,略高於世界銀行第七點九趴。

IMF目前預估美國今年GDP成長為負四點三趴,明年為正三點一趴,皆遠遜於中國經濟展望。看來,未來數年美國公司留駐中國恐難逆轉。一九二○年代美國總統 柯立芝(Calvin Coolidge)有名言 The business of America is business (美國做的就是生意)。如果大多數美國公司願留中國,華府要和北京脫鉤就難了。自一九七九年後,美國國會再也沒有立法限制企業巨霸。原因之一是他們對兩黨議員都捐款。如果他們向中,華府無論那黨主政,能持續反中嗎?

拜登上台後雖然已宣稱將尋求在控制疫情及對付暖化等議題上與北京合作,但勢必繼承川普許多制中政策,因為民意反中,而且國會共和黨勢力雄厚。可是,對中和緩的長期趨勢很難抗拒。

不只美國製造業留中,金融界也跟進。長年來,北京限制國外金融公司進入中國完全控股。今年四月,習近平對此開放。美國華爾街巨霸如高盛、CitiBlackrockVanguard等踴躍衝進中國。

十一月二日金融時報稱「中國經濟被打卻超前美國」:中美貿易戰使美國公司市值下降美元一點七兆,相當於標普五百成員市值損失6趴。世界第二大的中國國債市場提供利息扣掉通膨是正數,目前少有。美國等發展國家的退休金投資自然奔向中國。若硬要脫鉤,恐面臨發不出退休金的窘境!

紐約時報十月廿一日稱「中國經濟強力反彈」,十一月二日稱「專權治理對中國有效」。

為後年再連任預建功績,習近平還需要打台灣嗎?

作者為前華府喬治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新書《偶爾言中II》作者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川普頻自誤 拜登將爆勝

accessed Oct 20, 2020

030

031

032

033

034

035

036

037

川普頻自誤 拜登將爆勝

林中斌

聯合報名人堂 20201020A15

交稿日期:20201015  文字數:1100  目標字數:1100

美國大選前廿九天,我請研究所學生預判結果。壓川普勝選人數是拜登的兩倍。

這是台灣社會看法的縮影。主要理由:靈活善變的川普,行政資源在手,粉絲盲從而堅定,民調雖落後,最後衝刺將超前,四年前的驚奇將重演。

其實不然,原因如下:

●民調瑕疵補強:十月十三日更新的BBC「美國大選民調」(US election 2020 polls)說,一六年民調對象忽略了無大學教育選民,大多數民調機構現已修正。全國民調顯示,拜登領先川普十趴上下。可是,四年前,希拉蕊十月中全國民調也贏川普十二趴,卻敗選。關鍵是總數五百三十八「選舉人」民調當時未羅列各州情況。而今詳盡。

●選舉人票過標:十月十三日更新的《金融時報》「拜登對川普」(Biden vs Trump):拜登掌握二七九選舉人票--已超過當選需要的二七○票,川普一二五,不確定的一三四,偏拜登的八十九,偏川普的四十二。即使把不確定的一三四票加給川普,也不過二五九票,不夠。

●搖擺州被攻破:根據前述BBC報導,十四個戰場州或搖擺州中,拜登民調贏十二州,其中之七他贏川普六到九趴,使川普難以翻盤。而十四州中,川普只贏二,四年前他贏十。根據Guardian 十月十三日報導,八個搖擺州裡,拜登領先六州從三點三至七點九趴,差距可觀;而川普領先兩州從○點四至二趴,差距微小。

●疫情處裡失分:前述BBC報導引述ABC/Ipsos poll民調,贊成川普處理疫情的全國人民由三月的六成跌至十月的三成五,而川普自己的共和黨員由三月九成跌至十月的七成六。全國七成二選民認為川普輕忽了疫情的威脅,同樣比例選民認為他沒有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辯論表現重創: 九月廿九日辯論會後,NBC News/Wall Street Journal 民調顯示拜登領先川普五十三比卅九趴,較兩周前兩人差距又增六趴。目前川普民調下滑趨勢與四年前恰好相反。當時川普民調不斷上昇,由落後希拉蕊十二趴昇至選前一天只差四趴。

●下滑趨勢不利:最近幾乎所有民調都呈現拜登領先,唯一例外是十月五日Democracy Institute/ Sunday Express所做每月民調顯示川普贏拜登四十六 比四十五趴。但即使如此,相較其九月所做民調,川普降下二趴。Guardian所做民調跟蹤顯示:九月廿二日拜登領先川普四十九比四十二趴共七點;十月一日領先五十三比四十一趴共十二點;十月十三日領先五十七比四十趴共十七點。

年近八十的拜登蝸居地下室競選,不斷說錯話,聲勢卻越來越旺。為何?川普一再自誤是主要近因。忽視疫情下,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災區,白宮西廂十四人染病,使支持他最力的白人年長者倒向對手。總統辯論不顧規矩打斷對手七十三次,使得重視傳統禮儀的共和黨員棄他而去。

十月十二日《金融時報》標題〈拜登將爆勝(a blowout victory)嗎?〉文中引述民主黨智庫Third Way創辦人Matt Bennet:「目前趨勢可能產生美國近廿年來最大幅度的總統勝選。」

民主黨或將一舉囊括總統及參眾兩院,甚至勢吞太陽帶(Sun Belt),開啟主政連續三任以上之世代。

作者為前華府喬治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新書《偶爾言中II》作者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武統台灣?

accessed Sep 15, 2020

001

武統台灣?

林中斌

聯合報名人堂 2020915 A13

交稿日期:20200909/修正0910   文字數:1100  目標字數:1100

共軍將在明年一月廿日前後三天武統台灣!

美國前參聯會副主席海軍退役上將James A. Winnefeld及前中情局副局長Michael Morell在海軍學院8月號《議事錄》聯名文章如是說。

理由是:中國疫情惡化、經濟下滑、政權不穩。習近平被迫對外用兵,以「統一大業」功勳鞏固他的地位,謀求兩年後中共廿大破格續任國家領導。

他們論述盲點有四:

●中國二月谷底彈升。第二季度GDP成長:中國三點二趴,美國跌卅二點九趴,日本跌廿七點八趴,歐洲跌十二點一趴,澳洲跌七趴。四月十一日《經濟學人》報導:中國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於二月中谷底回升,三月初至五十,已超過美、英、德等。八月三日《財新製造業》報導:中國PMI達五十二點八,創九年半新高。情勢翻轉前,二月十三日,習近平同時撤換港澳及湖北武漢領導。

●外商大多選擇留下。《德國之音》 今年六月十一日報導:中國的美國商會今年四月民調顯示八成三美國公司無意離開中國,只九趴想遷出。香港美國商會民調一千三百家公司,其中七成決定留下。最近美國大公司增加在中國投資的有:Tesla, Exxon Mobil, Cosco, Walmart, Popeyes 等。中國的美國商會的執行長Alan Beebe說:「中國成功控制疫情後,領導世界經濟復甦,所以美國公司願意留下來經營。」《經濟學人》今年八月十五日報導:中國在習氏經濟(Xinomics)推行下,外商控告專利被侵犯案件,勝訴達八成九;一七年在中國成立公司需要廿三天,今日只要九天。

●中國避戰四十一年。一九四九中共建政後卅年,北京對外用兵六次。七九至今共四十一年,美國對外用兵七次佔領兩國,前蘇聯及俄羅斯對外用兵五次佔領三國,中國對外用兵次數為零。美國前國安會顧問Susan Rice在二○一七年十二月廿二日《紐約時報》寫道:「中國至今未非法佔領過鄰國。」前卅年,中國貧窮落後衰弱,好戰。後四十一年,中國開始崛起富強,卻避戰。為何?中國傳承數千年的戰略思想或可解釋。老子說:「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孫武說:「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相對於西方兵聖克勞賽維茲所說:「戰爭是暴力擴大到極致。」成強烈對比。

●武統冷卻戰狼收斂。今年年五月四日以《超限戰》成名的鷹派解放軍將領喬良發表「台灣問題不可輕率急進」論文,以冷卻武統派的狂熱。同日,另一鷹派解放軍大校戴旭針對戰狼外交撰文批評:「沒有一個國家站出來表示同情和支持中國…要承認美帝是世界“老大”這個事實。」兩文都登載於有政策影響力的「大國策智庫」下「中美印象」網站。智庫附屬於「國防金融研究會」為一五年時任國防大學政委的劉亞洲上將所成立。八月五日,中國外長王毅對美喊話和解:「任何問題都可以談。」八月十七日,鷹派的《環球時報》寫道:「大陸…不開第一槍決非是…軟弱。」。

疫情已鎮,經濟已起,外商看好,習政權更穩,避戰四十一年的北京,為何鋌而走險武統台灣?

作者為前華府喬治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新書《偶爾言中II》作者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的女影星經常看書嗎?

accessed Sep 14, 2020

我們的女影星經常看書嗎?

明星、健美家、反越戰領袖 珍芳達談閱讀(紐約時報2020.9.12):

■“我11-15歲時,最喜歡坐在大櫸樹枝上看書,下面是墳地。我一直喜歡背靠墓碑看書。”

■您最近看的最有趣的書是那本?“講樹彼此溝通,互相警告危險,而其彼此照顧。”

■那類書您最喜歡讀?“我偶而讀古典名作像托爾斯泰等。我不看愛情小說,或恐怖小說。許多年來,我看基督教的書,包括靈知派聖經(強調靈修打坐 被認為異端)。”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首戰即決戰"的來源

accessed Aug 25, 2020

054

055

056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兩百年來罕見的文學預言才女

accessed July 31, 2020

057

058

059

060

■181616歲的瑪麗˙雪萊創造了《科學怪人》。寓言是未來科技可能摧毀了創造它的人類,就像科學怪人最後摧毀了發明它的人。正是今日人類面臨核子大戰威脅的寫照。

■182626歲的她又創作了另一本小說《最後一個人》。內容描述瘟疫將席捲全球人類只剩一位生存者。也正是今日世界陷入冠狀病毒災難的惡夢。

請看下面兩篇

1. 妙齡女創造科學怪人

聯合報 20180829 A15

2. Mary Shelley Created ‘Frankenstein,’ and Then a Pandemic

Her novel ‘The Last Man’ predicted the political causes of and collective solutions for global plague.

By Eileen Hunt Botting

• New York Times March 13, 2020

一八一六是歐洲歷史上「無夏日之年」。六月中某晚,在陰雨綿綿的瑞士日內瓦湖畔,一座考究的別墅內,五位英國俊男美女,應景當時詭異的氣氛,比賽講恐怖故事。

妙齡女創造科學怪人

聯合報 20180829 A15

一八是小說《科學怪人》(Frankenstein)問世兩百周年。

故事:一位科學家在實驗室中意外的創造出聰明、醜陋的巨人。科學家在親人一一為怪物殺害後也步上被毀滅的後塵。

這本小說從未絕版過,而且它版本之多為所有小說之冠。一三年英國《衛報》 (Guardian)列它為世界一百本最佳小說中第八名。改編成無數舞台劇之外,至今它已拍成五十六部電影,下一部明年將上映。它反映出每一個世代人們對科技創新的不安和期望。

它的魅力跨越時間,以及空間。二一四年,在戰火摧殘的敘利亞,居然出現得獎的阿拉伯文小說《巴格達的科學怪人》(Frankenstein in Bagdad)

今年年初,紀念《科學怪人》兩世紀的生日,已有四本專書出版,研究它文學、心理、哲學、社會的意義。

它被譽為現代科幻小說之鼻祖,其影響力甚至跨入科學。今年美國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特地資助印行為科學家、工程師、和所有創新者所編的版本(Frankenstein: Annotated for Scientists, Engineers, and Creators of All Kinds)。科學期刊Science也在今年一月出版特刊及專文(The Long Shadow of Frankenstein)討論此書至今為何仍為科學家所必讀。無情冰冷的科學如何和有情熱血的人類共處?人類的科學發明又如何不會毀滅人類?這些議題隨了人工生命、基因改造、機器人等的出現愈形重要。

小說《科學怪人》如何誕生?

一八一六是歐洲歷史上「無夏日之年」。那是一七九至一八三年「道爾頓小冰河期」(Dalton Minimum)寒冷的極致。剛好又碰上印尼火山(Tambora Mount)爆發,火山灰長期遮蔽太陽,各地長久不見天日。六月中某晚,在陰雨綿綿的瑞士日內瓦湖畔,一座考究的別墅內,五位英國俊男美女,應景當時詭異的氣氛,比賽講恐怖故事。

出題目的是廿八歲的主人拜倫男爵,浪漫派大詩人,當時已經享譽歐陸。

在座的另一位是拜倫好友廿四歲的雪萊,浪漫派名詩人和作家。

第三位是廿歲的醫生,拜倫仰慕者(John Polidori)

第四位是十八歲的瑪麗˙高德溫。她文雅秀麗,思想前瞻,十六歲已與雪萊私奔巴黎,一八一六年底將成為雪萊妻子。

第五位是瑪麗的繼妹Clare Claremont

這比賽產生了兩本傳世的小說:Polidori醫生的《吸血鬼》(The Vampire) 和瑪麗˙雪萊的《科學怪人》。後者當時贏得比賽。

瑪麗的父親是新潮哲學家William Godwin。母親是女權運動先驅Mary Wollstonecraft,曾憧憬法國大革命,前往巴黎目睹恐怖的暴民,失望而歸。家庭環境自幼薰陶,妙齡瑪麗的智慧早已超越了一般的想像。母親生下瑪麗後,染病而亡,種下瑪麗心靈上的陰影。創造她的母親因她而死,有如創造怪人的科學家毀於怪人之手。巴黎街頭的叛亂和仇恨,由瑪麗的筆注入怪人的性格。

「我本善良,因醜而受苦,淪為惡魔。請設法使我快樂,我會回歸純潔。」怪人告訴科學家。後天環境決定我們的善惡,這才是作者的深意。

《科學怪人》最初用筆名發表。一八三一年第三版才用真名,竟然引起評論家駁斥說此傑作不可能為女性所寫!

那時,離日內瓦湖畔講恐怖故事之夜已十六寒暑。對瑪麗而言,世事全非。拜倫七年前赴希臘參戰而病死。雪萊已辭世九年。她將守寡一生直至一八五一,享年五十四。

作者為前華府喬治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

 

Mary Shelley Created ‘Frankenstein,’ and Then a Pandemic

Her novel ‘The Last Man’ predicted the political causes of and collective solutions for global plague.

By Eileen Hunt Botting

Ms. Botting is a professor of political science at Notre Dame.

• New York Times March 13, 2020

https://www.nytimes.com/2020/03/13/opinion/mary-shelley-sc-fi-pandemic-novel.html accessed July 31, 2020

The world teeters in collective anxiety in the midst of a pandemic. A novel and lethal plague spreads its tentacles around the earth. It ravages human populations and simultaneously undermines their interconnected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ystems. An elite group of political leaders gathers to ask, What should be done in the face of a worldwide public health crisis?

This story line should sound familiar. But I am not summarizing the news headlines about Covid-19. I am recalling the plot of a great work of literature. It is Mary Shelley’s futuristic novel about a global plague, “The Last Man” (1826).

Shelley saw that the disaster of a pandemic would be driven by politics. This politics would be deeply personal yet international in scope. The spiraling health crisis would be caused by what people and their leaders had done and failed to do on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 in trade, war and the interpersonal bargains, pacts and conflicts that precede them.

As we heed scientists’ warnings that we are entering “the age of pandemics,” we can benefit from reading “The Last Man” as the first major post-apocalyptic novel. In her second great work of science fiction after “Frankenstein” (1818), Shelley — the child of two philosophers — gave her readers an existential mind-set for collectively dealing with the threat of a global man-made disaster.

“The Last Man” is set in the year 2100. The novel’s driving conflict is a highly contagious disease. Like the coronavirus, the novel’s plague spreads by a combination of airborne particles and contact with carriers. In both cases, it has been incubated, exacerbated and left unchecked by destructive human behavior.

“The Last Man” has been so influential that you are already familiar with its basic plot even if you have not read it yet. It presents the history of the ostensible sole survivor of a global plague. Much like “Frankenstein,” “The Last Man” has repeatedly been remade in the science fiction and horror genres — from the works of Edgar Allan Poe to countless zombie apocalypse movies inspired by the 1964 film “The Last Man on Earth.” The latter starred none other than the king of horror, Vincent Price. He played the last human left alive on the globe after a virulent contagion turned other people into vampires.

In Shelley’s novel, it is a man named Lionel Verney who finds himself in this extreme and precarious position. In her allegorical reworking of biblical narratives of the fall and rebirth of humankind, Verney is a humble shepherd boy who marries into the royal family at Windsor Castle. He quickly ascends to the top of the leadership ranks. He serves as a trusted adviser to lords, ministers and legislators as the plague breaks out in Constantinople then creeps toward London.

After Verney leads a failed expedition of plague survivors from the crumbled republic of England to the vacant coast of Italy, he is left alone in Rome to contemplate the future. He climbs to the top of the dome of St. Peter’s Basilica and carves the year — 2100 — in the stone. From that sublime vantage, he surveys the remains of human civilization. He summons the hope that there must be other survivors somewhere on the planet. In the final frame, Verney departs on an epic sea journey to discover them. For companions, he brings some signs of his humanity: his mutt, and the works of Homer and Shakespeare. Although Verney is not certain that he will find fellow humans, he discerns a deeper obligation to himself and the whole planet to act upon that hope.

In other words, Verney realizes that even if he is the last man on Earth, he must live as though he is not. He must sustain humanity by acting upon his profound sense of the interconnectedness of his fate with other forms of life — human or not.

Shelley completed “The Last Man” when she was a 28-year-old widow. She was grieving the loss of her husband, the poet Percy Bysshe Shelley, and three of their children. Her first baby girl was born prematurely and survived less than two weeks, the next daughter died of a fever, and her firstborn son died of malaria. Then her young husband drowned in a sailing accident at the peak of his career. Writing “The Last Man” was her attempt to reconcile herself to the tragedies of life without losing hope in humanity itself.

Shelley located the human roots of her fictional plague in a centuries-long war between Greece and Turkey. Scientists think that the spread of the new coronavirus grew from a toxic mix of economic, politic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rrounding the largely unregulated market for wild animal meat in China and beyond. It has since percolated into an irresponsible game of blame among nations, whose leaders spread rumors that the coronavirus is a foreign bioweapon or even deny the seriousness of the public health crisis within their own borders. As with the coronavirus outbreak, travelers in “The Last Man” disperse the deadly disease across continents, infecting their own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Much like Shelley’s first novel, “Frankenstein,” “The Last Man” proves to be a work of political science fiction. “Frankenstein” shows how a scientist’s abandonment of his artificially made creature brings ripple effects of suffering to them and the community. The teenage Shelley may have identified with Victor Frankenstein’s so-called monster, for her birth had killed her own mother, Mary Wollstonecraft, via a surgic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

Similarly, “The Last Man” originates in the author’s experience of devastating personal loss. After Shelley suffered a mental crisis about whether she could live after the loss of almost everyone she loved, she wrote a cosmopolitan answer to this existential question. The unexpectedly hopeful ending of “The Last Man” suggests that all disasters — however threatening to particular individuals or countries — are ultimately about humanity’s responsibility to the world as a whole.

Wise beyond her years, Shelley reminds us through the heroic voice of Verney that we should always act upon hope for retaining what makes us loving, humane and connected to others, even in the face of total catastrophe.

Reading the story lines about the escalating coronavirus outbreaks around the world, we feel worry — even fear — especially for ourselves and our loved ones. But like Shelley and her avatar Verney, we should summon the strength to look beyond that fear with an attitude of hope and collective problem-solving. Only then might we humanely work together to fight the spread of Covid-19, instead of contributing to yet another international epidemiological disaster.

Eileen Hunt Botting (@BottingHunt) is a political theorist whose latest book, “Artificial Life After Frankenstein," is forthcoming from Penn Press in late 2020.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拜登制中 剛主柔輔 漸趨調適

accessed Aug 11, 2020

062

063

064

065

066

067

068

069

070

林中斌
聯合報 2020811 A13
交稿日期:20200806 文字數:1100 目標字數:1100

七月廿三日美國務卿蓬佩奧說美國與中國「瞎眼交往」50年,結果一事無成。這說法最權威論述來自一八年三/四月《外交事務》期刊的〈盤點我們的中國政策〉(The China Reckoning)

七月四日美國在國慶日出動兩艘航空母艦在南海舉行六年以來最大的演習,挑戰解放軍七月一日開始在西沙群島進行的五天演習。而最早建議美國積極在南海展示軍力以遏止中國勢力擴展是一七年七/八月《外交事務》的〈路線該換〉(Course Correction)

意外的是,這兩篇對中國強硬的建議都來自於目前在野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長期幕僚。雖然拜登一度給人對中軟弱的印象。

瑞特納(Ely Ratner)博士曾任拜登副總統的國安會副顧問,更早做過拜登參議員的助理,任職過國務院中國蒙古事務科,目前是拜登總統競選團隊的諮議。他四十三歲,華裔妻子的父親是上海的創投企業家。拜登諮詢的外交政策團隊裡,包括Susan RiceAnthony BlinkenKurt Campbell,瑞特納雖年輕,應算中國問題專家。

更意外的是,他那兩篇對中強硬的文字發表時,正當川普對中蜜月期。一七年五月,美國兩黨議員呼籲川普恢復南海巡弋,川普沒理。同時,川普擱置對台軍售以示好北京。六月,川普表態願參加一帶一路,並邀請中國參加美國環太平洋軍事演習。七月,川普在漢堡表態「永不放棄」與習近平合作。一八年三月初,蓋洛普民調顯示五成三美國人對中國好感,是近卅年來首次過半!川普今日強硬反中做法不能否認來自於瑞特納的啟發,但是忽略了後者對中柔軟的一面。

如果拜登當選總統,要預探他中國政策,近來瑞特納頻繁發表的言論是最好的根據。特點如下(括弧中為筆者淺見)
支持台灣:加強美國與台灣在外交及安全方面的關係。
遏止共軍:協助南海島嶼聲索國強化軍力抵制中國。美國不打前鋒。(菲律賓並未配合)
不憂開火:相信北京會避戰 (“deeply risk-averse”)
邁向脫鉤:減少美中經濟互相依賴的程度。他相信兩國可脫鉤。(美國大公司如Tesla仍依賴中國製造)
重視同盟:重建被川普破壞的美國與盟友關係,包括「跨太平洋夥伴協定」。
絕無冷戰:堅信冷戰不可能發生,因為沒有壁壘分明而且經濟斷絕的兩大陣營。
謀求合作:主張與中國共同處裡氣候變遷、傳染病擴散、金融不穩定、反恐、反核子擴散等問題。

七月卅日皮尤民調顯示七成三美國人不喜歡中國。在此民意環境下,當選總統的拜登更會持續川普對中強硬的做法。不同在於:
川普為連任個人利益;拜登為國家利益。
川普政策擺動大;拜登政策持續性高。
川普全硬;拜登剛主柔輔。

川普發動中國不願打的貿易戰,傷敵七,自傷三。雙方比吃苦耐勞,自由民主的美國,贏不了非民主的中國。何況,美國第二季GDP負成長卅二點九趴,破歷史紀錄。中國PMI於七月已連續增長五個月,達九年半新高。貿易戰無法持續。中美兩大國有許多利益重疊。未來各自為己,將逐漸互相調適。

作者為前華府喬治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新書《偶爾言中II》作者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川普恐土崩式敗選

accessed July 15, 2020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希望不必再有人憂兩岸戰事而失眠

accessed July 7, 2020

139

140

141

142

143

20200706 旺報

"陸經貿惠台不變 續交流 駁脫鉤"

"陸不會祭出窮台 陸盼盡快恢復交流"

 

20200705 聯合報

**蔡英文不予評論,游錫坤主張中藥改名台藥**

 

20200704 自由亞洲電台

**蔡英文仍婉拒邀請:**2009年達賴喇嘛為莫拉克風災赴台祈福時,擔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主動前往法會見達賴喇嘛。劉金釵說,今年難得在疫情下能辦成這場與達賴喇嘛的視訊,邀請蔡總統卻遭婉拒。去年大會也邀請過蔡總統,最後關頭是副總統陳建仁到場致詞。

 

20200611 聯合報

林中斌,"兩岸僵局將開解"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兩岸僵局將開解

accessed June 11, 202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兩岸僵局將開解

林中斌

聯合報名人堂 2020611  A13

交稿日期:20200605/10  文字數:1101  目標字數:1100

張牙舞爪的猛龍即將吞下懸在口中標示為香港的明珠。左爪罩住前方標示為台灣的明珠,唾手可得。《經濟學人》五月卅日封面如此呈現。廿八日台灣高層官員表示: 「我們也擔心中國大陸會對台灣採取軍事行為。」

去年一月二日,習近平打破近卅年來北京對台發言禁忌,倡言「一國兩制」。之後,兩岸賴以互動的模糊空間完全消失。台灣反中情緒高漲,對岸武統聲浪跟進。得利於北京軍事施壓、香港反送中,台灣意識上昇,小英連任成功。兩岸衝突似乎不可避免。

因此,更值得關注的是近來浮現雙方緩和言行及其背景:

北京:由對台只剩硬手恢復軟硬兩手

●五月一日,以《超限戰》成名的鷹派前解放軍將領喬良發表「台灣問題不可輕率急進」論文,以冷卻武統派的狂熱。該文隨即轉載於有政策影響力的「大國策智庫」下「中美印象」網站。

●五月十五日,國台辦等十部門發布「支持台灣企業十一條措施」,與去年凍結兩岸互動成強烈對比。

●五月廿二日,李克強總理人大會議報告未提令台北感冒的「一國兩制」、「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原則」。雖然也沒提「和平」,但整體的語氣遠比預期和緩甚多。

●五月廿四日,台聯會副會長楊毅周指出「大陸絕不輕易放棄ECFA」。這解除了小英當選後台灣企業界廣泛的憂慮:北京乘今年ECFA到期將使用「窮台策略」的狠招。

●五月廿八日,中國手機vivo重返台灣,不再顯示「中國台灣」。即將跟進的還有 realme。這顯示了北京新對台方針:窮台不再 融台取代。

台北 : 由全力抗中滑向預留餘地

●二月六日,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表示「大陸配偶也是我們的家人」。

●二月廿七日,邱垂正稱「新冠肺炎」,不用「武漢肺炎」,為兩岸留餘地。

●五月八日,筆者確定有關單位分頭廣泛諮詢「如何穩定兩岸關係」「如何在中美較勁下謀求台灣和平安定」。

●五月十一日,《聯合報》描述「蔡政府…已埋下日後民共溝通的伏筆…相關鋪陳工作,自去年就開始鴨子划水。」

●五月十五日,民進黨立委蔡易餘自動撤回之前立院通過的「法理台獨」之修憲案,顯見蔡政府高層運作之苦心。

北京考量

●美日批判性的觀察家,包括520日《紐約時報》Steven Lee Myers報導及531日《自由時報》東京大學教授松田康博專論,共同承認習近平抗疫成功權位更穩可三連任無疑。習對台揮灑的空間大為增加。

●北京已反思:一味打壓台灣強化台民仇中等於做球給美國以台剋中,實屬不智。

台北考量

●小英連任成功,「反中政治」已完成階段性任務,之後提升經濟成新重點,兩岸互動不可或缺。

●川普面臨多重危機(失業攀高、疫情擴散、種族衝突),連任變數增加。台北全盤依美抗中的政策需未雨綢繆另備有案。何況,美國持續支持盟友的紀錄並非令人放心。

在局勢急速變動下,台北與北京已面臨開解兩岸僵局的共同利益。蔡習會渺茫的可能不能全然排除。

作者為前華府喬治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新書《偶爾言中II》作者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情滯上達 上令厲下行

accessed May 14, 2020

040

041

042

043

044

045

046

047

048

049

 

北京:下情滯上達 上令厲下行

林中斌

聯合報名人堂

202057 A13

交稿日期:20200506  文字數: 1100  目標字數:1100

 

巨人威力強大,但末端神經不靈。雖然反應遲緩,一旦動起來,效果驚人。北京處理新冠肺炎給人如此印象

去年十二月卅日,武漢衛生局首次將疫情通知全國。今年一月三日,第二次通知,同日北京外交部,通告美國大使館。美國疾控中心一月十五日對全美國發布新冠肺炎警告。

根據二月十六日中共《求是》雜誌,一月七日習近平對疫情防控提出要求。廿三日武漢封城。根據三月八日《財新網》,國健委組長鍾南山說:「早五天隔離疫情可減輕過半。」為何耽誤寶貴的十六天?武漢未將病毒「人傳人」上報?北京指揮武漢有障礙?

武漢封城之後,政府六天造方艙醫院等抗疫表現令世界咋舌。二月廿七日,鍾南山表示能在四月底控制疫情。果然,四月八日,武漢解封。四月十一日《經濟學人》報導:四月一日,中國大都會時髦飯店已客滿。至五月四日為止,中國確診和死亡人數(八萬二、四千六)以十倍計算仍遠低於美國的數字(一一五萬、六萬七)

三月開始,中國抗疫成功後運送口罩氧氣機馳援世界。對象不只伊朗、巴基斯坦等開發中國家,也有義大利、法國、日本、美國等先進國家。中國亮麗表現雖然贏得拉美、南歐、中東的感謝,但是北京最初治疫失誤授人以柄如今反遭西方大國圍剿,紛紛索賠。間接鼓勵瑞典、捷克放膽與中國惡化關係。

今日中國,上令下行如霹靂,為何下情上達有滯礙?主因或有三:

█打貪後遺症:深耕中國歷史的二月河一八年過世前曾說習近平反貪打破以往歷代的規模。如今打貪仍未止,其對官員的後遺症已浮現,恐始料未及,面向有二。懶政被動:一切上報,不做決定。順勢搗蛋:遵守政令大方向,但手法故意過頭或不及。

█小組治國累:據悉習近平嫌政府組職舊習難改,在其外成立三、四十個政策小組,皆任組長。小組上呈的方案,需他拍板才執行。一人一天時間有限,如何兼顧如此龐大的分工?

█報喜不報憂:這是古今中外政府的通病。但此現象在數千年歷史的中國,根深蒂固,尤其嚴重。

面臨目前困境,中國內部反思之聲已漸揚起。

█對內,適度開放言論。美國喬志亞州立大學教授Maria Repnikova 在二月五日《紐約時報》指出:北京似乎默許中央媒體如財星、財經、新京報、中國青年報等媒體揭露武漢政府抗疫失職,「北京企圖在政治控制與有限透明兩者間取得平衡」。三月十三日《旺報》報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田飛龍指出:「防民之口,甚於防川」,與民意溝通宜疏不宜堵。四月廿日亞洲週刊報導,曾經被封殺的「方方日記後期沒有被當局屏蔽」。

█對外,收斂戰狼外交。四月底,曾是鷹派的前共軍將領戴旭表示「想不到沒一國家站出來表示同情和支持中國…要承認美帝是世界老大這個事實」。五月四日前共軍將領喬良在《中美印象》」網站一反之前對岸武統台灣的聲浪說:「台灣問題攸關國運不可輕率急進」。

作者為前華府喬治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新書《偶爾言中II》作者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兩岸僵局將開解

accessed May 15, 2020

056

■北京疫後已開始調降國際戰狼外交。

■北京對台屬其全球外交一環,隨之調軟。

■台北大選後重點由政治轉至經濟。“反中”已完成階段性使命,可擱置一旁。

■聽說台北當局已在諮詢1.如何擺脫中美對抗下被動的困局?

2.如何啟動兩岸僵局下的互動?

林中斌 2020.5.15 2100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疫災煞全球 人類共戚休

accessed April 9, 2020

086

087

088

089

090

《紐約時報》記者,《中國靈魂》 The Soul of China, 2017 的作者、普立茲獎得主Ian Johnson

091

092

093

094

095

096

097

098

099

100

101

國際關係大師,"軟實力"名詞的創造者,美國前助理國防部長,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院長奈伊 Joseph Nye Jr.

 

林中斌

聯合報名人堂 202049 A13

交稿日期:20200403/04 文字數:1100 目標字數:1100

 

「我遵守政府的忠告,但染上病毒並傳給他人」

英國女明星及作家Abigail Tarttelin三月廿五日在《紐約時報》投書如此說。

五天前,義大利疫情已經失控而跡象顯示英國將步其後塵。英國首相強森仍自信滿滿,宣稱試驗「群體免疫性」,遲無行動。

三月廿七日,他確診染病。全國震驚。次日,他的閣員憤怒指責中國早期掩瞞病情,並揚言要事後算帳(rekoning)

同日,《紐約客》記者Sam Knight發文說「強森是自己拖延對冠狀病毒因應的受害者」。

早在三月十三日,《紐約時報》記者Ian Johnson回憶當時自北京飛往倫敦。中方飛機上強制兩次測溫並留下電郵帳號和兩個連絡電話。一下飛機,沒人理,旅客做鳥獸散! 前後對比強烈。

他說中國官員在年初壓制病情訊息造成禍害。但後來封鎖武漢等嚴厲措施迅速控制疫情卻廣為西方批評為無效且侵犯人權。西方只關注中國開始的錯誤,而忽視後來果斷高效的措施,讓疫災迅速蔓延,害了自己。西方各國後來也不得不封鎖城市,前後言行對照,令人嘆息。

三月十五日,美國前國安會首席顧問Susan Rice在《紐約時報》上寫:「指責中國應為疫災來源和擴散負責無法救美國人命」。同理類推,指責美國為疫災來源和擴散負責也無法救中國人命。

一月廿五日,某中文電台播出在美國名嘴節目說:病毒是武漢病毒中心製造。三月中之前,維京尼亞州幾位美國軍事情報專家在Youtube播放視頻指出新冠病毒的來源是美國某實驗室因管制失控被政府關閉後由美軍帶去他國。這些不休的爭論,似乎各自證據確鑿,但能拯救每日喪命上百的疫災病患嗎?

三月廿六日,只有○點五趴死亡率的德國已開始接收四十七位死亡率十趴的義大利病患。助人其實即助己。今日控制疫情有效如台灣的國家,面臨主要威脅是外來帶病者。疫災沖煞全球,人類休戚與共。沒有國家可獨享安全。

美國首位台裔女性聯邦眾議員孟昭文是台灣之光。今日台美關係加強,她理應高興,但事實相反。她感到無助和不安。因為美總統川普提出「中國病毒」,其國務卿屢次說到「武漢病毒」。美國反中情緒上升,許多亞裔被誤為中國人,不斷受到騷擾攻擊。台灣媒體挺美反中,而使用「武漢病毒」或「中國病毒」,何曾想到台裔同胞間接受害? 疫災提醒我們世界在走向命運共同體。對他國的敵意會像迴旋鏢繞一圈回來衝到自己。

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哲學教授Jan-Werner Müller三月廿日在《紐約時報》上寫道:「我們必須互相幫助,否則都將消失」。因為病毒對貧富貴賤一視同仁。豪宅的鐵門擋不住病毒。英國查理士王子都確診。

國際關係大師美國前助理國防部長奈伊在四月二日的《關鍵評論》上指出:中美兩國應付疫災上開始都否認,浪費寶貴時間,後來互相指責,於事無補。今日如病毒和氣候變遷等跨國問題依賴合作而非鬥爭。你贏我輸,我贏你輸的零和博弈時代已過去。將取而代之是正和博弈:你贏我贏,你輸我輸。

 

作者為前華府喬治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亂世福地

accessed March 26, 2020

131

132

133

134

135

台灣:亂世福地

林中斌

聯合報 2020326

名人堂

交稿日期 20200319 文字數:1100 目標字數:1100

 

「我在美國感覺不安全。」

三月六日,德州某大學教書數十年的台灣朋友臉書上如是寫道。

伴隨此感言是當天英國《每日電訊報》評論「台灣以嚴控傳染建立防疫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

那天,美國「新冠肺炎」確診人數超過三百,死亡人數達十七。台灣確診四十五人,死亡為二月十五日過世的白牌計程車司機一人而已。

到三月廿五日,美國新冠肺炎確診超過五萬三千人,增加近一百八十倍;死亡達七○六人,增加四十一倍。台灣確診二三五人,增加五倍而已;死亡僅二人。

台美兩國發現新冠肺炎首例可說同時,一月廿及廿一日。疫情發展,卻對比強烈。

無怪,紐西蘭總理Jacinda Ardern三月十五日宣稱:在對抗新冠肺炎上「我們要跟隨台灣模式,他們相當成功。」

《每日電訊報》說:台灣離中國不過一百卅公里,有八十萬台商,每天乘坐數百航次穿梭兩岸。比起韓國、日本上百成千的疫情傳播,台灣的表現令專家跌破眼鏡。

「請問您喜歡台灣嗎?」

「如果是,請告訴我為何喜歡台灣的三個理由,並依序排列。」

多年來,遇到國外人士,這是我例行民調問卷。

幾乎所有回答都是熱情正面。頭條理由大多是「人和善」,還有「風景美」、「飲食讚」、「交通便利」等等。但最近兩年,頭條理由變成「安全」。

一位在台灣居住五年的蘇格蘭青年如是回答:「我多年前去過美國。再也沒重遊。」「為什麼?」「美國治安有問題。出家門後,不確定回得來。」

一位來台就業的東南亞科技人說:「住台灣放心。沒有宗教種族的衝突。」

鄰居荷蘭裔南非小姐Andrea來台灣教英文。她說在家鄉單身女士一人外出極端危險。而在台灣,她夜間上街都不怕。

現在,台灣安全又多了防疫一項。

今日世界充滿了不安。以前富強有序的西方世界現在隨時遭遇自殺性的恐怖攻擊。以前純樸安寧的開發中國家現在是強權代理人的戰場。殘酷內戰的後果是民不聊生,難民四竄。先進民主國家過度自由紀律蕩然。非民主國家壓縮私人空間生活提心吊膽。

無怪朋友們出國旅遊歸來台灣都鬆口氣說:「還是回家好!」

也有人不同意。

關鍵是要從政治內鬥和媒體煽情中解放自己。陽光滿面已作祖母的山友,小學程度,打拼一生,財務自足,不斷上課自修,知識廣泛,每天靜坐。但是大選後談起政治明星,一問三不知。原來她不看電視!

兩年前,由台商介紹W先生,是位太子黨,留英博士,企業老闆,往返倫敦、北京、上海、台北。他說:「台灣是宋朝之後,今日華人地區唯一保存『溫良恭儉讓』的土地。」

○五至○八年法國駐台代表Jean-Claude Poimboeuf日裔夫人滿里子之前住過中國、泰國、日本、澳洲卻選台灣作為她第一本書《一個驚喜》(Une Bonne Surprise)的素材。她說:因為台灣豐富的藝文、生活趣味、飲食、善良人民讓她感動著迷。

近來,台灣像有颱風防護罩,轉向強颱包括一九年哈吉貝、一八年潭美、一七年尼莎等。

若說台灣是亂世福地,或不為過。

作者為前華府喬治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吾今既老 求師于幼

accessed March 12, 2020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林中斌
聯合報 名人堂 2020312

交稿日期:20200227/28/29 文字數: 1100 目標字數:1100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孔子隱台、駐日、返中

accessed Feb 7, 2020

185

 

 

186

2017930日,日本長崎孔廟於2568年孔誕祭孔

187

 

2017930日,日本長崎孔廟於2568年孔誕祭孔

188

 

2013929日在東京「湯島聖堂」孔廟祭孔

 

189

明治維新首相伊藤博文(1841-1909)節錄韓愈論「士」之文

190

 

日本1940年海軍大臣米內光政(1880 - 1948)書忠經。他與山本五十六共同反對對美開戰。

 

191

蘇州固锝對員工的訓練

192

 

蘇州固锝吳念博董事長2014年應邀於聯合國文教組織演講

193

 

「中華無盡燈文化學會」理事長唐瑜凌

 

孔子隱台、駐日、返中

(孔子血脈在台灣。說棄台太沉重。筆者第三次修正稿2020020110:12寄聯合報可惜網路有狀況未成功,當時未察覺)

 

林中斌

 

聯合報202026

 

名人堂稿件

 

日期:20200129/0201 文字數:1100 目標字數:1100

 

大年初三,小店休業。家旁便利商店全天開門。店長小姐苦笑說:「唉!幾天來我單獨值班。店員叫不動。現代年輕人價值觀不同啦!」同天,故時學生現為教授來拜年說:「學生課堂上不只滑手機啃雞腿,不上課,還挾授課評鑑的權力報復『當』他的教授!」強調敬事尊師的孔子似乎隨教學調整已在台灣隱去。

去年九廿八孔誕,電郵收到日本某大學M教授寄來兩則視頻。一七年九月卅日長崎孔廟紀念孔子誕生二五六八年的盛況:慶典人員身著大紅亮黃絲袍,敲鑼打鼓,獅舞龍踊。一三年九月廿九日在東京「湯島聖堂」孔廟莊嚴肅穆的祭孔:身著白袍朝服、長尾玄冠的官員,敲鐘擊磬,進退有節。他說,其他城市如備前、岡山、那霸等年年皆行祭孔。日本祭孔傳統至今已有三百七十多年。真是「禮失而求諸野」!

他還寄來日本文臣武將的儒學書法。明治維新首相伊藤博文節錄韓愈論「士」之文,厚重圓渾!一九四○年海軍大臣米內光政寫「忠經」:惟天監人善惡必應。

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說「論語幫我管理企業」。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說他「經營哲學來自論語」。

在大阪的「日本論語普及會」每年派人來台參加孔誕。一六年颱風來襲,活動延期。該會代表五人因返程機票無法更動,而於九二八風雨中佇立孔廟門前誦讀論語追念至聖先師。

東京千葉縣的「日本道德科學研究所」一九廿六年成立,會員上萬。從七二年開始每年孔誕派人來台出席。五七年它們的代表來台恭請孔子第七十七代孫孔德成先生赴日。四樓寓所狹小,兩位代表登樓,其他諸位當街跪在樓下入口。那年,德成先生應邀赴東京,萬人空巷揮舞青天白日國旗! 之後至○四年,德成先生赴日共十八次,備受尊敬。(資料為中華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協會提供)

中日戰爭時,日軍攻進山東,繞道曲阜孔子故居而過。當時山東圖書館長王獻唐事先所送至孔府之文物,得以保存。

相對於數百年來尊孔的日本,聖人故國從五四運動「打倒孔家店」到文革狂熱的「批孔掘墓」。

物極必反。中共十九大之後,習近平一三年十一月考察曲阜,一四年五月赴北大探望編纂《儒藏》的湯一介教授,同年九月參加北京紀念孔誕二五六五周年的國際會議。一四年上半年,習五次提到儒學大師王陽明的「知行合一」。

上行下效。一三年五月,大陸中華書局向台灣取經修訂《中華文化基礎教材》。一七年十月十八日《紐約時報》記者Ian Johnson 說王陽明在今日中國重要性已超越馬克思和毛澤東。去年暑假,台灣「中華無盡燈文化學會」理事長唐瑜凌赴浙江義烏開讀經班親子夏令營。報名爆滿,四百人前來擠兩百人的空間。蘇州固锝公司,中國最大二極體生產公司,以論語經營。其成功的案例已受聯合國文教組織認證。

台灣哈日卻無視日本尊孔得以富強。對岸一度批孔如今向台灣取經迎孔。我們仍要繼續自廢武功嗎?

 

作者為前華府喬治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