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安倍帶領日本駛向何方?

20060901 財訊

淡大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林中斌口述

 

排除意外,下任日本首相非安倍晉三莫屬。安倍有多重優勢:他風靡選民的魅力,政治世家的出身(岸信介外孫),年輕改革的形象,現任首相小泉的培植。

 

安倍當選首相後,面臨的是已徘徊於十字路口數年的日本。究竟要永遠跟美國站在一起?還是要慢慢轉向中國?這個抉擇的困境,戲劇化地凸顯於二○○四年十一月。那時,中國漢級核潛艇侵入日本領海,日本全國譁然。同月,東京宣布○四年對中貿易額超過對美,之後未曾逆轉。這兩件事牽動了中日間對抗與和緩兩種趨勢的連鎖反應。

 

潛艇入侵引起雙方官方關係緊張,煽動人民相互的反感。○五年春天,中國各地抗日遊行增加。四月,在沿海大城的日本商店被打被砸。五月,中共副總理吳儀赴東京,她禮貌的拜會過所有官員後,突然取消和小泉的約會,無形的掌摑了日相。十月,小泉第五次參拜靖國神社,中日官方激烈的交相指責。十一月,日本宣布中共軍機接近日本領空次數比前年增加兩倍。○六年二月,美日在中日有爭議的東海油田附近舉行軍事演習。美國前國防部官員卜大年(Dan Blumenthal)說:「我對中日在東海地區爆發戰爭的擔心,超過台海地區。」

 

然而,在中日緊張的表象之下,冒出一道和緩的潛流。○五年開始,日本的商社、媒體、學者、政界紛紛質疑小泉參訪靖國神社的必要性。○六年反對的意見由在野黨滲入執政的自民黨核心。最諷刺的就是當初要求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的「遺族會」(由日本軍人子弟組成)○五年六月表示,他們不再堅持。同月,日本最大報紙《讀賣新聞》愛國的老闆渡邊恆雄亦撰文批判參拜。今年五月重要商界團體「經濟同友會」公開請求小泉停止參拜。大多數教授也主張改善日本跟鄰國的關係。七月底民調顯示反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之民眾已由六月三七%增為五三%。

 

在政界,八位前首相公開反對參拜神社,小泉盟友公明黨黨魁神崎武法跟進,小泉的左右手動搖。右派大將外相麻生太郎曾於二月廿日對NHK表示若當首相不一定參拜。財務大臣谷垣禎一七月底參選時保證上任不去神社。之前明確贊成參拜的安倍在七月下旬已間接表示八月不去參拜。七月廿日有報導透露昭和天皇曾於一九八七年對參拜靖國神社表示不快。

 

今年六月五日是個歷史里程碑。東京在懸遲了三個月後,宣布恢復對中國低利貸款。六月十日,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對來訪的日賓說,條件成熟時他願意拜訪東京,這是中日高峰會議中斷以來,北京首次表態恢復意願。七月初,中日東海油田談判達成一些協議,甚至將討論建立熱線。原本緊張情勢趨向和緩。

 

安倍就任首相後的日本外交有四點值得觀察:第一,經濟的影響是長期的,軍事影響則是短期的。日本各界傾向小泉不要參拜神社,主要是經濟考量。因為日本自○三年以後經濟復甦,大部分歸功於日中貿易。由於中國經濟成長強勢,此一趨勢恐怕將持續。

 

另一方面,日美雙方的軍事合作已有許多突破性的提升。美去年第一次邀請日本自衛隊赴美演習,美也提高在日本指揮部的層級。今夏,美派核子航母(林肯號)首度駐日。然而,美國全球軍事部署很難無限延長。美國面臨少見的預算、貿易、儲蓄三重赤字,而且不斷失血的對伊戰爭現在仍然膠著。此外,保守派思維主導美國已達二十六年,依據過去美國歷史的鐘擺模式,自由派思維該復興了,以另類思維來解除目前的困境。○八年前如果伊拉克尚未撤兵,白宮主人可能換黨。民主黨柯林頓主政時,對日本並不友善,美日軍事緊密合作能夠持續多久,是個問號。

 

第二,日本成為正常國家不等於一定要與鄰國對立。日人強烈盼望國家正常化,修憲不可避免。民意雖不完全喜歡中國,但也覺得沒必要為象徵性的靖國神社破壞了經濟前途以及和東亞鄰國的關係。兩者之間應有並存的空間。相信未來安倍會致力國家正常化,但同時改善與中、韓的關係。小泉目前拉高籌碼扮黑臉,下任首相轉圜演白臉更容易。

 

第三,北京雖譴責小泉拜訪靖國神社,但是對於其他政治領袖則拚命拉攏,且加強對日本社會文化、經濟的柔性攻勢。例如去年秋天,在日本成立第二個孔子學院。去年四月當瘋狂的中國群眾砸打日本商店時,據香港太陽報報導,其中參有武警、公安控制群眾適可而止。他們拍照後對國際宣傳,對國內則沒有報導。北京在國際上對日施壓,心裡卻明白在經濟及技術上要依賴日本,不願意跟日起軍事衝突。

 

第四,由於美國在東亞形象有待改進,華府不願扛日本參拜神社的包袱,美意見領袖已表示對參拜不滿。重量級眾議員Henry Hyde從去年起即公開要求小泉答應不要再去參拜。今年小泉本來有幸成為首位赴美國會演講的日首,但因Henry Hyde的公開信,而取消行程。知日派的前官員Michael Green、與國防部關係良好的智庫學者Ralph Cossa也表達類似的顧慮。

 

安倍就任首相,東亞會有何趨勢?第一,安倍將停止參拜靖國神社,或移出十四個甲級戰犯以恢復一九九七年前狀況,並改寫神社博物館手冊對二戰之定位。中國最近縮小反對參拜神社的名單,像在找台階下。第二,日本將透過修憲成為正常國家,成立國防部等。第三,短期的未來,日美軍事關係繼續加強。第四,日中長期加強經濟合作。第五,中日的軍事緊張不會失控,但是兩國外交競爭會增加。日本已開始用經濟外交在東南亞和太平洋島國跟中國較勁。

 

台灣應該怎麼因應呢?短期內應爭取與日本加強安全對話及情報共享。長期則應思考如何爭取成為 "market gateway to PRC"(日本經濟通往中國大陸的門戶)。這是某日本官方智庫在私下交談時所注意的觀念。日本直接跟中國經濟來往有時不如透過台灣進出方便,因此台灣有「gateway」潛力。既然日方重視它,台灣不妨思考把握這個優勢。(紀淑芳整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