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蔡英文預埋的蔡習會伏筆

富權, 新華澳報,2017106

http://www.waou.com.mo/news_b/shownews.php?lang=cn&id=23938

accessed October 8, 2017

 

這是澳門新華社兩岸問題資深記者林昶的評論摘錄。林昶鑽研兩岸問題至少已有廿多年。他曾任某省的政協委員,但勤跑台灣,深入各界採訪。對雙方都有深入的觀察。此篇他居然暗示地說:習近平對蔡英文在習應付內外麻煩問題時「不挑釁、不刺激、零意外」是感激的。摘錄數條文字如下:

但正式提出「統一時間表」,其實可能會「套牢」自己:倘到了「時間」而因主客觀原因而未能實現,那就是「違法」,該當「問斬」。
當年立法,原本的思考方向就是《國家統一法》,全國人大常委會最初審議的法案,也是如此。但最後卻是《反分裂國家法》,就是將「正面清單」改為「負面清單」,自己可以掌握主動。
從目前情況看,蔡英文一方面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另一方面卻又實行「不挑釁、不刺激、零意外」策略,不象陳水扁那樣是個「麻煩製造者」。
其實從一定角度看,就在蔡英文上台後的這段時間內,習近平要面對的困難不少,包括內部的軍改、打貪,應對幾隻能量極大的「大老虎」;對外的南海仲裁、釣魚島、朝核等問題。蔡英文實行「不挑釁、不刺激、零意外」,沒有給對岸增添麻煩,使得北京高層可以中精力處理各種問題。因此,「武統論」一出來,很快就銷聲匿跡。
而且,直到現在,包括習近平在內的高層,尚未有直接點名批評蔡英文,陸委會也是在台灣當局所有公權力機關中,唯一沒有被大陸官方報導中打上「引號」的機構。這似是要保留一個迴旋空間。

林中斌摘錄 2017.10.8

蔡英文在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維持兩岸的和平穩定,確實是最重要原則;希望中共舉行「十九大」後,雙方可思考新模式,讓兩岸關係更活絡一點,如何讓兩岸架構走向新的模式。蔡英文又表示,去年「五二零」後至今,雖然在政治重大議題上,大陸覺得台灣方面沒有達到他們的目標,但台灣方面已盡了最大的善意。

  蔡英文的這一番論調,遭到兩岸學者的質疑和批評。主流意見認為,蔡英文再度拋出「兩岸新模式」說,凸顯了民進黨空等中共「十九大」後兩岸對話良機的如意算盤可能落空,她已經錯過最佳黃金時機。「十九大」後,大陸恐更將「無孔不入」,不只政治外交,更從經濟、社會文化等層面圍堵台灣。

  從理論上看,確是如此。大陸方面對蔡英文的忍耐是有限度的,習近平的兩個「一百年」願景,其實也包括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否則這個「中國夢」就不是完美無瑕的。儘管要在第一個「一百年」實現祖國統一,時間點顯得倉促了一些,但第二個「一百年」卻是擁有足夠的時間。不過,也不能等得那麼遠,因為習近平作為自毛澤東之後又一位「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式的領袖,是不會將實現祖國統一的責任留交給自己的接任人,而是必須在自己卸任之前完成這個民族大業。因此,不能無限期地等待下去,在中共「十九大」定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項大計,及掃除實現「中國夢」的國內外各種政治障礙之後,解決台灣問題的終極議案,勢必會擺在中南海的會議桌上。而蔡英文未能在「十九大」之前有所主動,有所作為,顯然將會是錯過了最佳的黃金時間,就像國共內戰後期,國民黨當局以後還有美國在撐腰,以往自己還有一百萬軍隊可以發動反攻,因而拒絕簽署和談協議,毛澤東就下令打過長江去,「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終於將國民黨當局趕到台灣島去。如果不是斯大林和金日成發動朝鮮戰爭,解放軍拿下台灣島也是早晚的事。因此,蔡英文又要像當年的國民黨當局那樣,抱有僥倖心理,意圖以時間換空間,在崇拜毛澤東軍事戰略思想的習近平的面前,是完全不切實際的。因此,說蔡英文錯過了最佳黃金時間,並不為過。

  但似乎是有一種思潮,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實際上,在大陸,有軍人提出了「武統時間表」,也有文人推出了《國家統一法》立法的議題。而美國的並非是研究國際軍事戰略的「專家」,也出版專書大談中國大陸的「對台動武時間點」,似乎兩岸和平發展以至和平統一的主導方針,已經「讓位」於「武力統一」了。

  美國人「代替」北京提出「武力統一」的戰略轉移,以至是列舉了具體的「時間表」,其實是「軍火商代言人」的「廣告傑作」,目的是為了製造台海戰爭恐慌,以宣揚美國「對台售武」的「正當性」和「必要性」。即使是在國民黨執政,兩岸關係緩和時期,這樣的「戲碼」也照樣「上演」。現在是仍然奉行「台獨黨綱」的民進黨執政,就更是美國軍火商們的「發財良機」,又怎會輕易放過一切可以促成「對台售武」的機會?

  大陸方面的軍人和文人,出於愛國主義的忠心誠意,希望能早日看到祖國統一,這當然是對的。而且,鄧小平在中英談判時說過的兩句話,一是不做「李鴻章第二」,二是必須在本世紀內實現祖國統一,仍然對他們產生著濃重的影響。

  「不做李鴻章第二」,這是鄧小平針對香港問題而提出的,就是必須完全收回香港,不能以任何形式拖延,包括戴卓爾夫人提出的「以主權換治權」方案。但其實「不做李鴻章第二」更適用於台灣,因為正是這個李鴻章,於一八九五年在日本馬關春帆樓簽署了「馬關條約」,將台灣拱手奉送給日本。也正是這一賣國行為,種下了「台獨」的禍根。早年的「台獨」理論,就是從日本皇民教育中植根下來的;還有後來戰後的一些國際或雙邊條約,讓「台獨」分子製造「台灣地位未定論」找到「依據」。

  至於鄧小平提出「在二十世紀內實現國家統一」的戰略任務,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並非是過分樂觀。因為鄧小平在蘇聯的同學蔣經國先生還健在,而且此前蔣經國還經手了國共之間的「一綱四目」。為此,香港《明報》曾刊出由查良庸親筆撰寫的社論,謂只要鄧小平、蔣經國還在世,兩岸統一就能實現。但遺憾的是蔣經國過早離世,而且更遺憾的是,他挑錯了「接班人」,如是林洋港,可能兩岸情勢發展不至於此。

  為了能在二十世紀內實現統一,還發生了外交事件。在中葡談判過程中,葡方利用澳門問題沒有不平等條約的期限,提出為了有充裕時間搞建設,希望將交還澳門的時間延後到二零零五年或更延遠。為此,中方運用各種方式施壓,甚至出動了最高領導人,最後迫使葡方同意在二十世紀結束前交還澳門。中方又提出,在十二月三十一日前有一個聖誕假期,將會影響政權交接工作的順利進行,於是又提前到十二月二十日。

  因此可以相信,大陸一些朋友提出「統一時間表」,多少也受到此影響。

  但正式提出「統一時間表」,其實可能會「套牢」自己:倘到了「時間」而因主客觀原因而未能實現,那就是「違法」,該當「問斬」。當年立法,原本的思考方向就是《國家統一法》,全國人大常委會最初審議的法案,也是如此。但最後卻是《反分裂國家法》,就是將「正面清單」改為「負面清單」,自己可以掌握主動。

  從目前情況看,蔡英文一方面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另一方面卻又實行「不挑釁、不刺激、零意外」策略,不象陳水扁那樣是個「麻煩製造者」。

  其實從一定角度看,就在蔡英文上台後的這段時間內,習近平要面對的困難不少,包括內部的軍改、打貪,應對幾隻能量極大的「大老虎」;對外的南海仲裁、釣魚島、朝核等問題。蔡英文實行「不挑釁、不刺激、零意外」,沒有給對岸增添麻煩,使得北京高層可以中精力處理各種問題。因此,「武統論」一出來,很快就銷聲匿跡。而且,直到現在,包括習近平在內的高層,尚未有直接點名批評蔡英文,陸委會也是在台灣當局所有公權力機關中,唯一沒有被大陸官方報導中打上「引號」的機構。這似是要保留一個迴旋空間。

  或許,在最後非到萬一不得已,都不能使用武力。這與當年國共內戰勝利後,立即進行「暴風驟雨」般的土改及「鎮反」不同,尤其是經過數十年的分治,台灣有著自己獨特的區情。一個「二二八事件」的後遺症,至今仍未能完全消彌。除非是實行「一國一制」,以專政工具鎮壓形形色色的「台獨」分子。但今時已不同往日,中國已經簽署了《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雖然全國人大常委會尚未批准,但還是要遵守其中最主要的規範。

  看來,蔡英文就是看到了這一點,而且感到習近平不同以往的「三門幹部」領導人——從「家門」到「學校門」再到「機關門」式的技術官僚,而是受到老一輩革命家雄才大略熏陶的政治家既然習近平極為崇拜毛澤東的軍事戰略思想,說不好也會像毛澤東那樣大開大闔,不會拘泥於眼前的得失。尤其是在國民黨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都將難以翻身,即使是能夠東山再起,也已不是中國國民黨,而是「台灣國民黨」的情況下,為了爭取和平統一,可能會有調整。所謂「政治是妥協的藝術」,只要能將台灣套在「一個中國」的框架內,具體細節可以商量。

  這就是蔡英文「十九大後新模式」的思考背景。但蔡英文更應該採取主動,接納一些黨代表的建議,主導「全代會」通過一個新「決議文」,以凍結「台獨黨綱」及《台灣前途決議文》、《正常國家決議文》。或許,在她於二零二零年獲得連任,沒有選票壓力之下,會有朝這方向發展的趨向。畢竟,她也希望能夠在歷史上留下有意義的「痕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中斌 的頭像
    林中斌

    林中斌 部落格 / Blog Chong-Pin Lin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