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林中斌:蔡英文遇上習近平 
兩岸會擦出什麼火花?
天下雜誌 獨立評論 2015年6月22日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70/article/2987  accessed June 26, 2015

 

離2016年初總統大選,只剩半年時間,從各種客觀形勢來看,代表民進黨的蔡英文,很可能當選下任總統。果真如此,蔡英文上任後,立即要面對如何承接國民黨過去八年建立的兩岸關係的挑戰,開始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過招。
蔡英文究竟會採取什麼策略?習近平會如何出招?兩岸關係將如何發展?探討這些問題,一方面要看蔡過去的特質、她目前的說法、若當選後可能的選項。另一方面要看北京對台的大方針、習上台後對外的模式,以歸納出幾種可能性。

 
先看蔡英文。


不要低估蔡英文

蔡英文表面的弱象是他重要的強項,總在別人低估下勝出。
2000年蔡英文接任陸委會主委時,一般人都認為沒有兩岸政策背景的她,會敗下陣來,結果大家都錯了。蔡英文用功,頭腦銳利,在立法院立於不敗之地。陸委會是個很小的單位,小三通需要協調大部會們,但在她的強力推動下,居然做成了。後來她當過立法委員,也做到行政院副院長。

之後,蔡英文遭遇重大的挑戰,是2008年接任民進黨主席。當時一些熟悉民進黨的人都說,蔡英文無地方政治背景,台語不溜,撐不過半年。因為她玩不過那些經驗豐富的民進黨前輩。但她撐下來了。

再來是2014年初太陽花學運。蔡英文表面上,似乎被動,沒有作為。但結果是這位沒有出手爭鬥的候選人,輕鬆的奪回黨主席,成了最大贏家。回頭看,其實蔡英文與年輕人的互動,很早就開始,也長期在校園裡經營讀書會。

也許是蔡英文表面的柔弱,讓大家低估她。這是她故意培養的,還是外在情勢塑造的?很難說,也許兩者皆有。總而言之,我們不能夠低估她。

蔡英文過去的失敗是她寶貴的資產,在理念中注入務實。

公平地講,2000年蔡英文剛接任陸委會主委時,可能理念多於務實,因為她當時的實務歷練,只有法律、經貿、談判。對中國大陸內部的複雜多元、世界大國的較勁又合作、外交戰場的現實無情、軍事戰略的奇正虛實,涉獵不多。但從2000年至今已15年,蔡英文也經過不同職務的歷練、兩次敗選(2010年五都和2012年大選)、和2011年對美說明兩岸政策所遭遇美方打臉的挫折。她最初的理念應該還有,但務實成分增多了。當務實比例到達一個臨界點時,她對兩岸關係的論述就會調整。先前接受媒體採訪時,她就說過,若勝選,北京和她的政策,都應調整。

雙方各有取捨,是典型的談判模式。蔡英文過去長期從事談判工作,很自然會有此觀念。當然這觀察有待證實。

英文現在採取的路線,是阻力最小的。

赴美前50天,蔡英文在4月9日提出兩岸「維持現狀」說法。藍營一如預期嚴批空洞模糊。綠營獨派「撻伐…圍剿」(陳茂雄,《自由時報》5月28日)」,不只大老如林義雄、辜寬敏公開反對,《自由時報》讀者投書,也批評她為何不講清楚要追求台灣獨立,何必躲躲藏藏。

有趣的是:北京官方正面的自我解釋,和預留空間的探問。5月27日,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說:「兩岸關係現狀…是2008年以來,在『九二共識』…上兩岸關係實現和平發展。…民進黨所指『兩岸現狀』是什麼?需要他們做出明確回答。」這立場是否代表中國大陸對蔡的主張「不滿意」?范未正面回應。

美方的反應是滿意的。因為對北京,美國的國家利益是:挑戰但勿開戰。蔡強調民主—挑戰北京,可消耗其時間、精力,美國樂見。蔡提「維持和平現狀」,不會開戰拖美國人下水流血,華府安心。
 
台灣人民對此說法支持度高達70%左右。自從1992年陸委會開始民調以來,「維持現狀」一直享有絕大多數選民的支持。至今未變。
 
我們若跳脫藍綠思考看這件事,蔡英文之所以拋出「維持現狀說」,是要在多方拉扯的困難局面下,儘量減少阻力,以獲勝選、執政。以蔡現在所處的地位,可說是最好的選擇。
 
因為,不能執政,一切都是空談。要執政,首先必須鞏固黨內支持,所以蔡英文到今天為止,不提「一個中國」,不承認「九二共識」,另一方面,要爭取中間選民支持,所以提「維持現狀」,其他都可以慢點談。


 習近平的特點:先強後韌

討論蔡英文當選後的可能做法前,我們先來看習近平上台後,對台工作的特色。
 
不論是對台,或是處理東亞、南海等國際事務,習近平最大的特點,就是「先強後韌」,第一次出手非常強悍,但隨後就變得有技巧、有彈性,而且面面俱到,願意給對方下台階,但基本立場不變。
 
舉幾個例子:
 
2012年9月,日本政府將釣魚台國有化後,中國政府的反應意外的強烈,派飛機和船艦到附近海空域「表態」,但中日雙方並沒有擦槍走火。當時,習雖未接大位,已經在對日操盤。到了2013、14年,中日雙方陸續有官員往來,最後促成去年11月的安習會。至15年中,雙方已重啟四次擱置數年的官員會晤。今年春,中方還以副行長由日本人擔任為條件,邀請日本加入亞投行,只是最後日方未接受。釣魚台主權仍未解決,但爭議已緩和。
 
2013年底中國宣布東海防空識別區,週邊各相關國家無不譁然,並故意派飛機穿過識別區測試,中方並無反應。但宣布三天後,習近平就透過發言人表示,「防空識別區不等同於『領空』」,之後爭議平息,現在也沒人再抗議。
 
2014年5月,中國將海上鑽油平台佈署在靠近北越的爭議海域,引發越南排華暴動。但很快地,就有中國官員訪問越南,之後幾個月雙方官員來來往往。7月,中方並比預先宣布的日期提前一個月移出鑽油平台。今年4月,越共總書記阮富仲還應習近平邀請,專程訪問北京。(更多關於習近平,請見林中斌:習近平──六十年來政治資本最雄厚的中共領導人)
 
習近平對台也會如此。
 
去年9月「九合一」地方選舉前夕,習近平在接見台灣統派團體訪問團時,語氣強硬的表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我們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他沒提語氣較和緩的「九二共識」。這是從2000年3月總統大選前夕,中國前總理朱鎔基在電視上揮舞拳頭威脅台灣選民不要投民進黨反而促成陳水扁險勝14年之後,首度有中共最高領導人,公開對台灣講話強硬。
 
習近平這番強硬談話,應該不是針對這個統派訪問團,而是講給蔡英文聽的。
 
但一個多月後的北京APEC,習近平重提「九二共識」。九合一選舉後中斷的民共交流,最近也恢復。去年太陽花學運和九合一選舉後,包括陸委會、國台辦的「王張會」、「夏張會」在內,北京也都沒有放棄與台灣的各種交流活動。
 
一位是趨於務實的蔡英文,一位是先強後韌的習近平,兩人若交手,兩岸關係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蔡英文的考驗

先來看蔡英文若當選總統後,可能採取的兩岸政策。
 
第一個會影響蔡英文兩岸政策的關鍵因素,是爭取連任,這是大部分民選政治人物都會想到的,蔡英文應該也不例外。
 
要在2020年爭取連任,最重要的條件是提升國內經濟,讓人民有感,穩定的兩岸關係就是必要條件之一。這是無法忽視的現實,很多民進黨領導人都非常清楚這點。為此,蔡英文若當選總統,兩岸政策至少在說法上,需要調整。
 
提升國內經濟、爭取連任的另一面,就是執政能力(good governance)的表現。從陳水扁和馬英九的負面經驗可知,這個內政的表現卻是影響兩岸政策的決定性因素。
 
很多人認為,陳水扁在2000年就任總統後提出的「四不一沒有」兩岸政策,得不到北京正面回應,所以他才會轉向「一邊一國」。但實際情形應該是:陳水扁的執政能力讓人民感到失望,民調迅速下滑,迫使他趨向基本教義派取暖。他為鞏固基本盤,才有「一邊一國」的說法。馬英九雖然外交亮麗、兩岸穩定,也是因為執政成績太令人失望,導致兩岸政策處處受限。
 
同理可推,如果蔡英文當選後,繳出好的執政成績,她甚至可以略過或是說服黨內人士,在兩岸政策上取得更大的揮灑空間。反之,她可能也會步上陳水扁的後塵。
 
那麼,蔡英文的執政能力將會如何?前面說過,我們不能低估她,因為她在減少選舉阻力上,是很成功的。但她的缺陷,是沒有擔任行政首長的經驗,例如解決利益分配、處裡兩難矛盾的爭議、協調危機救援、委任能人指揮「大軍團作戰」。尤其是對付充滿灰色地帶的草根性本土人物上,將是她最大的考驗。
 
至於蔡英文會不會接受「九二共識」,這其實不是重點。中國文字博大精深,只要雙方都有意願,何患無辭?3月1日,原來不接受「九二共識」的柯文哲市長接受新華社專訪,照稿念出「一個中國不是問題」。其實他並未否定「一中一台」(這是北京絕不接受的),擦板球就進籃了。北京於是解除原先對柯的杯葛。5月20日,他的副市長周麗芳便前往上海安排「雙城論壇」。
 
習近平2022年將卸任,他應該對兩岸整合有使命感。如果2016至2020年間,他在兩岸問題毫無進展,應非他所樂見。只要蔡英文調整兩岸說法,表示願意跟他互動,他不會百般刁難。目前希望渺茫的「蔡習會」,其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


習近平利用網路新媒體

再來看習近平可能會如何出招。
 
北京給柯文哲開綠燈,可以解讀成習近平對台的「軟手」部分,就是讓民間與地方交流繼續進行,順手從側面牽制蔡英文。蔡英文若當選總統,除非自己切斷交流,否則北京會繼續深耕「三中一青」等民間來往。因為他們認為,要統一,必須需爭取台灣民心。若強行統一,甚至訴諸武力,只會給自己日後統治帶來無窮的頭痛。
 
習近平對台的另一個軟手策略,是利用網路新媒體,也是他對台工作上,可能新闢的一條途徑。
 
上個月召開,中共中常委全員出席的中央統戰會議中,習近平就提到了新媒體在統戰工作中的重要性。
 
現在台灣人可以接收到大量來自大陸的網路媒體內容,北京可能藉此管道傳播訊息到每個台灣家庭中。也有人說,現在愈來愈多台灣人使用大陸「小米電視」,北京很可能可以透過這個網路裝置,蒐集、分析台灣人民的喜好與選擇。
 
這方面,2014年初成立,由習近平親自擔任組長的「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可能會擔負重要角色。這個小組位階在部級之上,辦公室主任由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信辦)主任魯煒擔任。他是習近平之外,另一位近年被美國《時代雜誌》選為2014年度最有影響力人物的中國政府首長,可見得他的重要性。
 
有傳聞透露習近平似乎對官僚體制內的台辦系統,不甚滿意。因台辦壟斷了對台交流的利益,從中衍生貪腐問題,所以想透過位階更高的網路小組,越過台辦,推出一些對台統戰的新做法。


習近平可能的四種「施壓」策略

假設蔡英文當選後,兩岸政策沒有調整到北京可接受的程度,習近平對台可能會祭出四種「施壓」策略,施壓蔡英文,但會遵循盡量不傷及台灣民眾的原則。
 
第一,分階段挖走台灣邦交國,最後造成「雪崩式斷交」。
 
其實不用等北京去挖,許多台灣邦交國已在排隊等著和中國建交,2008年以來沒有發生,是北京對馬政府兩岸政策的正面回應。
 
第一波被挖走的邦交國,可能會有梵諦岡,因現任教宗方濟各已多次表達訪問中國的意願,中梵雙方從去年12月開始就有往來,這可能是教宗今年初亞洲行略過台灣的原因。而且梵諦岡不同於台灣其他邦交國—大半弱小落後—有指標性意義。如果蔡英文的調整令北京接受,北京應仍會與梵諦岡建交,但可能不阻擾台梵在AIT模式下外交互動。
 
第二,透過在大陸經商的民進黨家屬,施壓蔡英文。類似的手段,在陳水扁執政時,就已做過,奇美創辦人許文龍退休就是個最好的例子。
 
第三,就是「經美制台」。
 
這個方法,也是在陳水扁執政時,就已做過。雖然目前美國政府與軍方在共和黨主導的國會壓力下對中國在東亞與南海的行為,不斷指責,並加強和台灣軍事來往,但實際能做的反制很有限。而且中美官方聯繫管道和官員會面機會比以前更為頻繁,都在玩「鬥而不破」的遊戲,向國內交代。和十年前比起來,華盛頓今天有更多國際事務需要爭取北京合作,一定不樂見兩岸生事。
 
第四,陸客來台繞過民進黨執政縣市。
 
這招曾用於高雄,似乎奏效。由於高雄當時旅遊業因此大受打擊,迫使高雄市長調整反中的態度。那事件之後,台灣人民生計如旅館、餐飲等更依賴陸續增加的陸客來台旅遊。未來,此招式的衝擊力度將更大。


台灣的學習曲線

最後,假設蔡英文在兩岸政策上做出北京可接受或可妥協的調整,在執政表現上也得到台灣選民認同,兩岸關係就會從此一帆風順嗎?答案可能不很樂觀。
 
台灣目前人才流失、資金流失、技術流失已經很嚴重。但是最大的問題,還是台灣內部缺乏共識,未來四年,整個社會很可能還是充滿不協調與衝擊。用比較學術的語言說,就是台灣社會的「學習曲線」還未走完。台灣的對照組,就是中國大陸。經過60、70年代文革血淚教訓,中國人換得了「不能亂」的高度共識,才有後來的改革開放,造就今天的經濟成績。
 
可能台灣沒有大陸那樣的經驗,以至於整個社會中的不同聲音,難以形成共識。就以每個國家都會遇到經濟發展、軍事安全、政治尊嚴(主權),三者孰先孰後的問題,台灣內部幾無共識。就連每個單一選項要如何做,也少有交集。敏感的兩岸關係,更是不同政黨、族群、世代間,衝突的焦點。
 
執政者若無法帶領社會,形成共識,很可能一事無成,但這也不是蔡英文一人之力,可以完成的。
 
(作者為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本文由辜樹仁訪談整理)


林中斌,台灣大學地質系、UCLA企管碩士、喬治城大學政治系碩士、國際關係博士。1987年到1995年間曾擔任「美國企業公共政策研究所」專任學者兼亞洲部副主任。1995年返台後,歷任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國防部軍政副部長、淡江大學國際事務暨戰略研究所專任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