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學位 5國外語「學識才能讓人驚訝的學者」 國際事務專家林中斌 學豐識瞻 遊刃鐘鼎優遊山林
淡江時報連結請按此:http://tkutimes.tku.edu.tw/dtl.aspx?no=24465
【記者陳思嘉專訪】尚未進到本校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林中斌的研究室,就看到學生們排隊請益,他以流利的英文和外籍生討論專題內容,精闢入理的國際情勢解析,溫雅的談吐,以及引人入勝的話題,讓我們領略到國際關係專家的深度與內涵。
「比起物理,我更喜歡爬山。」因此,林中斌進入台大地質系。隨後赴美就讀保齡格綠大學地質碩士,以及洛杉磯加州大學企管碩士。取得雙碩士的他,在1974年發現美國蒙大拿州靜水白金礦的第一個露頭後,原本應從此平步青雲,他卻拋開探礦工作,欲轉所嚮往的文史哲研究時,但朋友「既然喜歡語言,應該去學國際關係。」的一句話,遂到喬治城大學修習政治學碩、博士學位,進而成為國際關係領域的專家。他笑著說,「當然,當時只有30幾歲,而且單身,所以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的,」
29年的旅美經驗,他未曾有過美式名字、未入美國籍,專業的國際關係背景,很快的被延攬至政府機構擔任要職。行事作風低調的他,雖曾任國防部副部長、陸委會副主委,未參與任何政黨,但仍秉持自我志向,毫不戀棧地離開人人稱羨的職務,還婉拒當時上司蔡英文為他舉辦的歡送會,「因為,在我的生命中,還有更多值得發揮長才的地方,像是教育。」
離開公職後,赴淡江任教,「因為這裡學風很自由,可以有所發揮。」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所長翁明賢說:「林老師最大的特質就是專心、深入、了解,而且全心投入,所以無論在地質、國際關係、甚至生活文化,都是極富內涵和深度。而他的上課方式都相當的具有啟發性,他教同學如何思考,把思考內化成觀點,所以林老師是一個讓人感到驚訝的學者,驚訝在於學識才能。」戰略所碩二馮英志表示,「老師上課總是關心學生,會以各種角度強化我們的思考面向,而且老師很注重禮儀,他認為這很重要,對我們出社會是有幫助的。」他鼓勵學生,英文很重要,要多花點時間在語言學習上,同時要注重禮儀,因為這是全方面的,可以改善人際關係,也是最實用的部分。
對生活大小都傾以關注之心的林中斌,讓他將研究焦點轉到「全球磁變」上。他解釋「全球磁變」:「1831年,人類第一次在加拿大找到磁北極。第二次1904年再定位時,磁北極已在七十年間移動四十公里。目前磁北極幾乎沿直線向西伯利亞加速移動,每年移動十至四十公里。地球磁極移轉,牽動地球磁力變弱。」因此從新聞中看到魚群集體死亡、鯨魚海豚擱淺,候鳥偏航、天坑現象、交通事故、暴動事件、自殺及傳染病等,他認為,這些現象或許和太陽活動及地磁變動有關,「因為這些都是敏感的高科技儀器,當全球的磁力環境弱化時,他們可能因此受到干擾;而人的心臟其實和太陽活動息息相關,太陽磁爆如果愈來愈嚴重,人心也會愈浮躁,特別是全球氣候極端化現象。」他嚴肅地說道:「很多事實在發生,我們必須承認並正視。」他表示,很多災難其實可以事先預防,而且應該在災難的過程中有所反省,每個人都可以為地球盡一分心力,「就從把自己的心平靜下來做起吧!」
林中斌精通英文、德文,自修法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等語言,他謙虛地說著,「我學語言沒有竅門,就是下苦功。」每天如同牙牙學語般,一字一句的勤背練習,拿出他大三時所讀的《Newsweek》(1963年),紙張的泛黃,密密麻麻的註記,看出他認真、努力的精神,靠著不投機取巧,專心看待生活中的大小事物,讓他取得5個學位的榮耀。而他豐富的學識,健談風趣的話題,這些都是林中斌從廣泛閱讀興趣中得來,同時他也熱愛古典樂、攝影、藝術作品、電影等,並曾舉辦過攝影展,被比喻為「業餘中的專業」。問他有沒有特殊的心法,他想了想並笑著說,「因為世界的變化很快,每個人都有專屬自己的心靈避風港,而藝術可以使他從中獲得力量。」
年屆古稀的他,開朗的笑容,絲毫讓人感受不到歲月的痕跡,很難想像,他從小身體病弱,甚至被認為養不活,但林中斌仍以樂觀的態度面對,克服了在幼年、少年、中年4次健康危機,他靠著奮鬥,換來健康,也因為先天不足,所以他比別人更注重飲食和運動。他也感恩有這樣的磨練,「這是一件福禍相倚的事,如果沒有這些磨練,我不確定是否能更好。」所以,他比任何人都要珍惜當下,「我們要對遇到的事情感到幸運及感謝。」
林中斌經歷多變,從探礦到國際情勢專家,從高官要務到學校教授,他專注致力於學術、健康、藝術等深入研究的精神,令人敬佩,他享受生活當下的每一刻,滿足於簡單的生活,以自我力量活出閃耀生命的人生。
林中斌對人生從一而終的專注及全心投入,令人敬佩。(攝影/曾煥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