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政府的大陸政策與大陸的因應之道
丁松泉 聯合早報 2002年03月15日
更值得關注的是,在台灣海峽兩岸因為李登輝于1999年7月提出"兩國論"而處于僵持狀態的情況下,主張"台獨"的民進黨和抱持"台獨"理念、曾高呼"台灣獨立萬歲"的"總統"候選人上台執政,這無疑使台海兩岸的關系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陳水扁外受到北京"不放棄使用武力"和"一個中國原則"的巨大壓力,內又面臨朝野和民眾統獨理念明顯分化、又有前"總統"李登輝"兩國論"的制約與推動。
在此情況下,如何制定相應的大陸政策,外確保台灣海峽兩岸的和平與安定,內求得弱勢"總統"領導下的台灣島內的政局穩定,是陳水扁政府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陳水扁先後以"四不一沒有"、"統合論"、放寬"戒急用忍"等姿態向大陸釋放一定的善意,又否認"九二共識",不接受"一中"原則,並以一系列的"去中國化"的舉動迎合台灣島內獨派勢力的要求,基本上執行的是比較審慎與平衡的大陸政策。
但由于海峽兩岸的僵局仍未打破,兩會復談未能預期,陳水扁大陸政策的走向仍有待進一步觀察。在此情況下,大陸如何執行比較合理的對台政策,將對陳水扁的大陸政策走向有較大的影響。本人認為,在陳水扁政府繼續執行審慎的大陸政策,在中間路線立場尋求平衡的情況下,大陸對台執行"陽光政策",將對促進台海合作與交流,化解僵局,增強統一因素,均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一、陳水扁政府的大陸政策
1."四不一沒有"。
陳水扁為了避免刺激大陸,緩和因他的當選造成的台灣海峽緊張局勢,在當選後,向大陸方面釋放了一定的善意。在"5‧20"就職演說中,他說,"海峽兩岸人民源自于相同的血緣、文化和歷史背景,我們相信雙方的領導人一定有足夠的智慧和創意,秉持民主對等的原則,在既有的基礎之上,以善意營造合作的條件,共同來處理未來一個中國的問題"。他進而表示︰"只要中共無意對台動武,本人保證在任期之內,不會宣布獨立,不會更改國號,不會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會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也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陳水扁的這項宣示,切中大陸的主要疑慮和擔憂,特別以總統的名義向大陸作出幾項至關重要的保證,對于有著台獨背景和承受著獨派壓力的陳水扁來說,實屬不易。大陸方面預料陳水扁不會貿然宣布"台獨",但對是否繼承李登輝的"兩國論"十分擔憂,陳的這個表示無疑使大陸暫時得到了安撫。由于台灣于1991年制訂的國統綱領提出︰"中國的統一,謀求國家的富強與民族長遠的發展,也是海內外中國人共同的願望。海峽兩岸應在理性、和平、對等、互惠的前提下,……共同重建一個統一的中國","大陸與台灣均是中國的領土,促成國家的統一,應是中國人共同的責任";"兩岸應摒除敵對狀態,並在一個中國原則下,以和平方式解決一切爭端……"。不廢除國統綱領,不更改國號,事實上等于陳水扁政府在兩岸關系問題上將執行維持現狀的政策,這多少減少了大陸的擔憂。也正因此,中國大陸沒有進行激烈的文攻武嚇,代之以較為溫和、富有彈性的"听其言、觀其行"政策,海峽兩岸關系明顯出現了緩和。
在此前後,陳水扁還提出,只要"一中"不是"原則"或"前提",聯邦、邦聯或國協都可協商。2000年6月,陳水扁重申,處理未來"一個中國"問題,更是兩岸共同的責任。同年
2.統合論的提出。
陳水扁雖然向大陸宣示了他的幾項保證,向北京釋放了善意,但由于他始終不承認"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原則",兩岸關系仍處僵持狀態。與此同時,在陳水扁執政後不久,台灣內部政局因停建核四而引發的政治風暴持續擴大,甚至演變成罷免"總統"之爭,台北股市也因此而大跌。在此壓力下,陳水扁進一步調整了大陸政策,從"四不一沒有"的消極政策轉向推動和落實小三通等積極政策,試圖利用兩岸關系改善的氛圍減緩內政的壓力。
他說,"事實上,依據中華民國憲法,'一個中國'原本不是問題","如今新的世紀即將來臨,台灣人民對于兩岸關系的改善與台海的永久和平有最深的期待。阿扁要感謝包括跨黨派小組在內的朝野各界人士,對于改善兩岸關系所付出的心力。在跨黨派小組提出'三個認知、四個建議'的基礎之上,有關'建立新機制或調整現有機制,以持續整合國內各政黨及社會各方對國家發展與兩岸關系之意見',這一點個人願意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做出積極的回應。"他進而表示︰"個人一直認為,兩岸原是一家人,也有共存共榮的相同目標,既然希望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就更應該要相互體諒、相互提攜,彼此不應該想要損害或消滅對方。
我們要呼吁對岸的政府和領導人,尊重中華民國生存的空間與國際的尊嚴,公開放棄武力的威脅,以最大的氣度和前瞻的智慧,超越目前的爭執和僵局,從兩岸經貿與文化的統合開始著手,逐步建立兩岸之間的信任,進而共同尋求兩岸永久和平、政治統合的新架構。為21世紀兩岸人民最大的福祉,攜手開拓無限可能的空間。"①
"統合論"可以說是陳水扁"新中間路線"的一次宣示,客觀地說,這一番講話比就職演說更具積極的意義,主要體現在︰①實質默認兩岸可以生活在"同一屋檐"下;②兩岸可經由經貿、文化統合達致政治統合。"屋頂理論"和"統合論"的實質是希望采納兩德模式和歐盟模式,與大陸所主張的"統一"存在著巨大的分歧,但就陳水扁所處的地位及所面臨的壓力以及他原先的理念來說,這是一項值得充分肯定的政策宣示,這種政策已從"台獨"的立場向統派有所靠攏,更重要的是它為未來兩岸的整合提供了彈性的空間,盡管未來整合的方式和整合的具體目標和標準無法確定,但彈性空間的存在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台灣島內台獨勢力和台獨理念不斷增強的情況下,"統合論"的正面意義是不言而喻的。"統合論"提出後,在台灣島內引起熱烈的討論,這也有助于把台灣民眾的注意力從"台獨"轉移到"統合"上來。
3.放寬"戒急用忍"。
與政治領域從李登輝的"兩國論"轉向"統合論"一樣,陳水扁政府在兩岸經貿領域的政策也逐步從"戒急用忍"轉向"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的政策。
推動和落實"小三通"盡管其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同時又存在島內政治中作秀的嫌疑,但任何有助于兩岸交流與合作的政策都值得肯定。
陳水扁上台後,由于認識到兩岸在政治領域分歧很大,一時難以找到妥協與解決的辦法,因而多次強調"多一點經濟,少一點政治"。2001年元旦祝詞中提出以經濟文化統合到政治統合的漸進方式推動兩岸關系發展,"戒急用忍"政策顯然與這樣的思維相抵觸。為防止台灣經濟受制于發展勢頭強勁的中國大陸,李登輝政府于1993年提出"南向政策",企圖以此分散大陸投資熱的風險。1996年9月,李登輝表示,為了反制大陸"以商圍政",采用"戒急用忍"政策。
但隨著中國大陸經濟的崛起和加入WTO的臨近,不參與大陸市場將不利于台灣走出當前面臨的經濟困境,從長時間看更不利于台灣開發大陸市場,以致台灣有被邊緣化的危險。另一方面,台灣企業界對"戒急用忍"政策的不滿情緒逐漸增長,王永慶等人更是嚴厲批評政府的這一政策。在此情況下,陳水扁開始對這一政策"松綁"。2000年6月,台灣陸委會表示準備調整"戒急用忍"政策,台灣經濟部隨即于該年7月研究取消對台商在大陸投資5000萬美元以上的限制,改以專案評估方式審核。
在2001年元旦祝詞中,陳水扁表示︰"因應台灣即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政府有責任面對全新的經濟情勢,將包括兩岸經貿在內的各項課題,重新納入全球市場的考量。過去政府依循'戒急用忍'的政策有當時的背景及其必要,未來我們將以'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的新視野,在知識經濟的既定方針之下,為台灣新世紀的經貿版圖做出宏觀的規劃,並且逐步加以落實"③。2001年8月,台灣總統府經濟發展咨詢委員會議兩岸組向政府建議,以"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取代"戒急用忍"作為規範台商投資大陸的政策,陳水扁立即表示一定會落實經發會共識。但盡管有這些政策宣示,陳水扁政府仍遲遲不拿出具體的方案,將"積極開放、有效管理"付諸實際。直至2001年立法院選舉前夕的
4.否認"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
陳水扁的大陸政策中,前述三項是頗具積極意義的,但他的大陸政策中仍有諸多消極面,其中最主要的是陳水扁始終否認"九二共識",拒不承認和接受"一個中國"原則。
盡管台灣島內有不少人認為存在"九二共識",國民黨也認可"一中各表"的共識,但陳水扁鑒于民進黨內的壓力和政治考量,在推行"新中間路線"時,始終不願在"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原則"問題上向大陸作出必要的妥協。在就職演說中,他以"未來的一個中國問題"含糊其辭,敷衍大陸希望他承認"一個中國"的要求,實質上用玩弄辭藻的手法回避了"一個中國"的問題。
他說︰"如果說台灣人民接受這樣的原則,那麼'原則'就會變成'結論',我們絕不會陷入這樣的框架與陷阱;台灣若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雙方就不必要接觸,也沒有對談的必要。"④除了他對大陸所主張的"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存在誤解外,他顯然在此問題上表現出強硬的姿態。
5.APEC悲情
2001年10月,APEC會議首次在中國舉行,如果台海兩岸展現誠意和靈活性,這是改善兩岸關系的一個良機。但在台灣出席APEC人選問題上,陳水扁政府卻有意給北京出難題,缺乏必要的誠意。
6."去中國化"與漸進式台獨
在陳水扁政府拒絕接受"一個中國原則"的同時,又漸進式地落實"台獨"理念。由于"台獨"面臨中國大陸的巨大壓力,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現階段仍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反對台灣獨立。因此,陳水扁政府以及民進黨只能利用"中華民國"的軀殼。1999年,民進黨通過了"台灣前途決議文",承認台灣已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任何有關獨立現狀的更動,須經由台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決定。這就意味著民進黨不再追求建立"台獨綱領"所主張的"台灣共和國"。2001年10月20日,民進黨全代會提升"台灣前途決議文"的地位,使之效力等同于行動綱領。這是民進黨為了適應從在野黨到執政黨的轉變而采取的必要步驟。根據新法優先于舊法的原則,"台灣前途決議文"優先于"台獨黨綱"。這就意味著民進黨將在"中華民國"的框架內開展政治運作。
在此情況下,台灣島內一些人便采用漸進式台獨和蠶食的手法,逐步擺脫"一個中國"的束縛。"去中國化"便是其中最重要的步驟。
"去中國化",從微觀到宏觀層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現︰阻撓使用大陸漢語拼音方案,改用所謂"通用拼音";盡量少提或不提"中華民國",改用台灣或福爾摩沙;新聞局更換局徽,將原先帶有中國大陸版圖與"中華民國""國旗"圖案的局徽拿掉,換上一個新聞局英文名字縮寫的新局徽;台灣"外交部"要求中國國際法學會年報更名;將台灣護照英譯名上加上"台灣簽發"字樣,陳水扁甚至在台獨組織"台灣公共事務協會"的會議上宣布此項決定,並宣稱這是給這個"台獨"組織的一份厚禮。
中國國務院台辦發言人已經明確將此種"去中國化"的行為定性為"漸進式台獨",因此,"去中國化"給兩岸關系帶來了重要陰雲,加深大陸的不安和疑慮,將嚴重損害兩岸關系的良性發展與良性互動。
盡管島內有不少人贊同甚至推動"去中國化",但有關民調顯示,70%以上的台灣民眾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在此狀況下不斷推動"去中國化"是不明智的,若不改弦更張,必將給台灣人民帶來災難。(13)
縱觀陳水扁執政以來的大陸政策,我們可以認定,陳水扁對原先的"台獨"立場作了必要的調整,執行的是所謂"新中間路線",其實質是堅持"中華民國"已是"主權獨立國家",以此為基點制訂大陸政策和外交政策。在大陸政策上,基于政治考量,向大陸方面釋放了一些善意,在立場上向"統"的立場有所靠攏,尤其是"統合論"的提出,雖站在兩德模式和歐盟模式的立場上,但對身為"中華民國總統"的陳水扁來說,能作這樣的表示已屬不易,值得充分肯定。就經濟層面而言,從"戒急用忍"轉到"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基本順應了兩岸經貿交流發展的要求,雖然具體的落實,特別是"三通"仍未得到解決,但從政策上已作了必要的調整,營造了必要的氛圍,為兩岸實現"三通"創設了條件。陳水扁雖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但已表示願到大陸尋根,這也是對大陸的善意表示。盡管兩岸在"一中"問題上未能打破僵局,但如果陳水扁政府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表達善意,采取靈活、務實和審慎的大陸政策,兩岸的關系會逐步好轉,在適當的時候兩岸就可以重開談判。問題在于,陳水扁政府采取的"去中國化"和在大陸看來是"漸進式台獨"的政策將對兩岸關系構成極大傷害,會抵消前述的善意。就陳水扁來說,除在"九二共識"和"一中"問題上宜采取靈活而有彈性的政策外,特別要抵制"台獨"勢力的壓力,不采取"去中國化"或"漸進式台獨"的新舉動,繼續執行審慎的大陸政策,以善意對待兩岸關系,其大陸政策會得到相應的回應。最近,錢其琛的講話已昭示了這一點。陳水扁期待著下次大選中能夠取勝,大陸政策能否取得成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對他來說,如果能夠取得成功,實現兩岸復談,甚至實現與中共新領導人胡錦濤的握手,在政治上將更為主動和富有成效。長期利用悲情和民粹主義,未必長期奏效,陳水扁不能繼續指望利用悲情為自己創造新的政治空間。大陸方面也不會不對制造悲情采取更有進攻性的對策。
二、大陸對台政策的因應之道
1.听其言、觀其行政策及其調整
在2000年台灣總統選舉後,大陸的對台政策經受了嚴峻的考驗。主張"台獨"的陳水扁的執政使大陸處在極度的焦慮不安之中。但陳水扁就職前後釋放的一些善意表示,特別是"5‧20"就職演說中的"四不一沒有"暫時地消除了大陸的焦慮。北京吸取了以前對待李登輝時的教訓,改為采取較為溫和和富于彈性的"听其言、觀其行"政策。實行這個政策,一是大陸對陳水扁未來的政策走向不甚明了,尚無法作出明確的判斷;二是對陳水扁心有疑慮和不信任;三是對陳水扁仍寄以一定的希望,希望陳水扁在一定的壓力下,在大陸政策上審慎從事。事實上,大陸並不希望與陳水扁政府攤牌。如果在台灣問題上出現大的轉折,將影響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大業。大陸寄希望于陳水扁的是承認"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原則",事實上即所謂"一中各表",大陸與台灣繼續維持現狀,這符合大陸的利益。
"听其言,觀其行"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陳水扁上台後的一段時間內,由于雙方均采取了較為審慎的政策,台海局勢重歸平靜。雖然由于陳水扁始終不願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兩岸僵局無法突破,但與李登輝拋出"兩國論"時以及台灣大選前的緊張局勢相比,台海局勢相對平靜與緩和。從"听其言,觀其行"政策實施後的效果看,大陸基本上達到了政策實施的目的。大陸方面非常清楚,在陳水扁執政的一段時間內,要取得突破可能性微乎其微,靜觀其變不失為暫時的因應之道。這一政策雖然較為溫和,卻仍對陳水扁政府構成了一定的壓力,迫使他在一段時間內不斷向大陸釋放善意,安撫北京。
"听其言、觀其行"政策畢竟是權宜之計,它不是大陸長期的對台政策。隨著台海局勢,特別是台灣島內局勢的變化,繼續固守"听其言、觀其行"政策便不合時宜。這項政策是一種消極的應付策略,而對台灣島內局勢的變化,必須采取一種更具主動性更積極的政策。
2001年元旦祝詞中,陳水扁提出"統合論",表明他在統獨問題上,體現了較大的彈性。此時,如果大陸適時地改變策略,用積極的政策替代"听其言、觀其行"政策,其效果可能更好一些。大陸沒有積極的回應,使陳水扁受到了來自獨派的壓力,他們認為,對大陸釋放善意和作出妥協是無效的,不會改變大陸強硬的立場。加之美國共和黨布什當選總統,對中國采取強硬政策,特別是中美偵察機事件的發生後,國際局勢變得對台有利,從此陳水扁出于內外兩方面的考慮,更不願作出進一步的讓步。
客觀地分析,大陸在陳水扁提出"統合論"和松綁"戒急用忍",表示要實行"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的政策時,是調整對台政策的最佳時機。但大陸方面以為形勢對大陸有利,特別是陳水扁在島內面臨在野黨和經濟界的壓力,台灣經濟始終低迷不振,北京認為不必急于調整政策。直到2001年12月台灣立法院選舉,民進黨取得了出乎人們意料的勝利,一舉成為台灣最大的政黨,北京面臨著調整政策的呼聲和壓力。與此同時,陳水扁政府不僅不願作進一步的讓步,反而借口大陸沒有回應,采取"漸進式"蠶食政策,推動"去中國化"。這使大陸感到繼續采取原來的政策,將會失去台灣的民心,形勢變得對大陸更為不利。為此,2002年1月,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借紀念"江八點"發表七周年之際,向台灣伸出橄欖枝,表示大陸把廣大民進黨黨員與少數頑固台獨分子區別對待,歡迎民進黨員以適當身份訪問大陸。錢氏的講話在台灣島內引起熱烈反響,上自陳水扁、呂秀蓮,下至普通民眾,都予以了肯定,台灣當局及民進黨也作了善意的回應,辜振甫、許惠佑等人更是期待著兩岸盡早恢復會談。通過錢氏講話,大陸終于重新取得了處理台海關系的主動權,把球踢給了陳水扁,使陳水扁面臨著進一步調整政策,開放三通等方面的壓力。只是台辦發言人張銘清在
二、陽光政策是大陸的因應之道。
1.大陸在台灣問題上的總體戰略
中國大陸在棘手的台灣問題上,作了很多的努力,政策也作過很多的調整。台灣問題始終是中國政府的心頭之痛,對內政和外交都有深刻的影響。大陸有時表現得溫和,突顯"一國兩制"與"和平統一",並表示大陸可以等,不急于統一。但有時又很強硬,1996年的導彈軍演以及"台灣問題不能無限期拖延下去"的表示,便是其最典型的表現。最近,面對民進黨在立法院成為第一大黨及其帶來的台灣政治生態的變化,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再向台灣伸出橄欖枝,表示將廣大民進黨員與極少數"頑固的台獨分子"區別對待,歡迎他們以適當身份訪問大陸。在台海關系中,由于台灣處在尋求突破的位置,政策進攻性強,因而常常處于主動的位置。尤其是台灣民主實現"軟著陸",政黨順利輪替之後,在國際上更處于比較有利的地位,這使台灣方面可以更主動、更大膽地采取一些突破性舉動,試圖突破兩岸關系的現狀,特別是其國際地位的現狀,從而給大陸的對台政策構成挑戰。相比之下,大陸處在"守"和"圍堵"的位置,加之沒有能采取較為有效的對策,大陸常常處于被動應對的地位。由于台灣與大陸尤如圍棋中的雙方,台灣可以尋求多方面的突破,大陸處處圍堵顯得被動和力不從心,其本身所處地位是一方面,缺乏有效的對策和戰略規劃是另一重要原因。近些年來,台灣不斷拋出"一國兩府"、"中華民國在台灣"、"兩國論"、"統合論"等,大陸方面除強調"一中原則"和"一國兩制"之外,較少有進攻性的對策。只是由于近些年大陸經濟較為成功,在以商圍政上取得了一些成效。由此可見,大陸必須有明確的戰略和具主動性的政策和策略,化被動為主動,化守為攻。
在目前情況下,無論從台灣、大陸和國際等各方面的情況分析,統一的時機並不成熟,因此,統一將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大陸不能急于求成,若急于求成,政策往往會走形,反使自己不利。另一方面,台灣方面的"漸進式台獨"、"去中國化"以及由于兩岸政治僵局造成的台灣民眾與大陸的心理隔胲與疏離又對未來的統一構成挑戰。這兩方面的情況構成了一對尖銳的矛盾,大陸本可以耐心地等待,等時機成熟時再謀求實現統一;但另一方面,這個等待過程如果是台灣民心的疏離過程和"漸進式台獨"的落實過程,那就不能無限期等待下去。解決之道在于吃透台灣的民意,加強對台灣民眾的"攻心",加強兩岸的對話與文化交流,積極推動"三通"和兩岸經濟的一體化的整合,為最終的政治一體化創造條件。
綜上所述,大陸需制定一項長期的兩岸統一戰略,其核心是強化兩岸經濟和心理 聯系紐帶,以經濟一體化和民心歸依為工作重點,逐步推動兩岸共建一個新的屋頂,最終實現兩岸的真正統一。與陳水扁的"統合論"相比較,大陸的這項戰略與"統合論"有一定的共同點,雙方可以本著求同存異的原則,促進兩岸和談和良性互動。在"統合論"中,陳水扁也主張推動兩岸的經貿文化交流,從經濟整合出發,最終達到政治整合,這與我們主張的統一戰略,特別是統一的過程上,是一致的。但兩者希望實現的最終目標是明顯不一致的,即大陸尋求的是兩岸統一在一個中國內,而陳水扁"統合論"的最終目標是兩岸建立類似歐盟那樣的模式,其整合理念與大陸的統一思維明顯不同。由于兩者在"過程"的主張相通之處,因此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兩岸可以求同存異,通過談判,加速三通和經濟文化交流,實現良性互動。到適當的時機再探討兩岸整合的具體目標問題。屆時,由于兩岸經濟聯系密切,民間交流擴大,兩岸新生代思維的變化,兩岸會尋找到雙方均能接受的方案。從上述戰略思想出發,大陸從現在起,就應該對台灣實施"陽光政策",以此贏得台灣民心和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的加深。
2.對台實施"陽光政策"
在台灣政治生態明顯改變的情況下,從對台的總體戰略出發,大陸宜調整對台政策,結束"听其言,觀其行"的消極政策,轉向更具積極性、主動性和"攻心"能力的"陽光政策"。這對化解兩岸僵局、爭取台灣民眾、制約"台獨"勢力,具有重要價值。如果能真正把握好這項政策,大陸就會像韓國金大中那樣,取得對台政策的主動權,在台灣島內更得民心,使台灣政客的大陸政策立場受到制約,在國際上,也可以為大陸的對台政策樹立良好形象,以爭得國際社會的理解與支持。
大陸對台的"陽光政策",至少應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在統一方式和手段上,強化"和平統一"和訴諸民意。
中國大陸為了防止"台獨",表示不放棄使用武力,這種表述不利于爭取民心。
大陸應該加強對台灣民眾的攻心,突出強調"和平統一"。在關于武力統一問題上,
應該表示訴諸民意,表示統一的方式將尊重包括台灣人民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意
願,以此回避放不放棄武力的問題。全民公決是遵循民意的方式,全國人大作出相應決議,也是遵循民意。這樣,大陸可以減輕美國和台灣方面要求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的問題。陽光政策的核心仍是"和平統一",因此,大陸宜減少在台海地區的軍事演習和軍事行動。
(2)全面接觸政策。
中國大陸原先的政策是不與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的黨派和個人接觸,錢其琛
2002年1月的講話雖然表示歡迎廣大民進黨員以適當身份訪問大陸,但仍有許多限制性條件。這項政策與毛澤東統戰理論還有較大差距,毛澤東統戰理論要求爭取最廣泛的多數,即使敵對陣營中的核心層,也要通過接觸積極爭取。目前大陸堅持不與民進黨接觸和談判,前提是對方放棄"台獨"黨綱。事實上,民進黨因將《台灣前途決議文》提升為行動綱領,其核心仍舊歸到"中華民國"框架。另一方面看,台海僵局的化解不能寄希望于反對黨,推動台灣問題的解決首先還在于與執政黨和台灣政府接觸。全面接觸政策有助于讓更多的人了解大陸,體會大陸同胞之誼和和平統一的誠意。以前美國國會中一些反華的議員,通過訪問中國,有的人對華態度明顯有了改變,因此,不排除一些主張"台獨"的人改變主張。最近,長榮集團的張榮發,這位與李登輝和陳水扁關系密切,被大陸認為是"台獨"派的人,公開批評台灣當局的大陸政策,聲稱台灣經濟的出路在大陸,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大陸應有充分的自信,一個開放的、朝氣蓬勃的大陸,可以對台灣民眾,包括一些有"台獨"傾向的人,發揮正面影響。這也可以抵消台灣一些政客的煽情。
(3)靈活務實地對待"一個中國"問題。
就目前台灣政局的情況看,要陳水扁政府公開承認大陸的"一個中國"原則,是不現實的。但如果兩岸在這個問題上沒有什麼突破,僵局就無法化解,兩岸的隔膜和離心將日趨嚴重。沒有接觸、沒有交流,是對統一的最大危險,這一點很多人沒有真正意識到,以為采取強硬的不承認、不接觸、不談判,可以制約"台獨"勢力膨脹。統一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不能長期脫離接觸。就目前情況下,在這個問題上,雙方不是沒有任何回旋余地的。關鍵是雙方拿出誠意和靈活性,善于作些妥協。陳水扁不承認"九二共識",認為承認"一個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即是取消了"中華民國"。但陳承認還有"未來一個中國"問題,也沒有排除未來與大陸共處在一個屋檐之下。這就是目前還存在的談判基礎。在台灣方面沒有向"台獨"滑得更遠、還有一定的談判基礎的情況下,大陸對待這一問題應有更靈活務實的對策。按"上海公報"和陳水扁所謂"九二精神"進行談判,也是一種合理的、雙贏的選擇。按照上述精神,在一個中國問題上,雙方可以作自己的表述︰大陸方面認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不容分割。大陸方面主張以"一國兩制"方式實現和平統一。台灣方面注意到和理解大陸關于一個中國的立場,台灣方面不準備挑戰這一立場。"上海公報"也使用"挑戰"一詞,從大陸方面講,台灣不挑戰一個中國原則,有了面子和台階。不挑戰即不公然宣布"台獨"。從台灣方面講,"不挑戰"並不意味著承認,也有了台階。如果不希望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須知接觸和談判對消除隔離狀態、增進了解的意義,從長遠看,更應明白以柔克剛的道理。目前台灣政府還沒有走得很遠,若台灣政局變動和民心疏離促使台灣當局最終連"九二精神"也放棄並不斷落實"漸進式台獨"的政策時,接觸和談判就更為困難。大陸還可以接受"一國兩府"的說法,以此為基礎與台灣進行對等談判。
(4)給陳水扁更多的承認。
陳水扁至今不承認"一中"原則,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但如前所述,他執政後已明顯從"台獨"立場後撤,走新中間路線,其積極的方面應予以肯定。政客的言語總是出于多方面的考量經常有些變化,有些是刻意的,也有些是情勢所迫,應加以仔細分析,不能一概否定,大陸方面不能一味指責陳水扁說話不算數,特別在聯合國大會上貶斥陳水扁,或者在國務院台辦新聞發言人回答記者提問時,以"這位先生""這位女士"稱呼陳水扁、呂秀蓮,似有些不當。陳水扁對大陸不承認他的態度耿耿于懷,給予適當的承認和一定的面子是必要的,也是得台灣民心的。陳是台灣民眾依法選舉出來的,對外他是台灣人民的代表。還必須考慮到,陳作為台灣地區領導人,擁有足夠的政治資源和對台灣地區的影響力,而且,未來連任的可能性也並不小。不承認、不接觸,則很可能耽擱8年時間,這對推進統一事業有百害而無一利。我們主張是,以"一國兩府"為基礎,雙方承認對方在大陸或台灣地區的合法性。在國際上的代表問題,雙方暫時維持現狀,到一定階段尋求達成一項妥協共建一個新的屋頂。這樣的方式,有利于與陳水扁政府重開談判,實現良性互動。
結束語
陳水扁執政以來,為緩和台灣海峽緊張局勢,多次向中國大陸釋放善意,也作了一些政治上的妥協。雖然陳水扁不承認"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原則,但從總體上看,他基本上執行了較為審慎的大陸政策,有其積極的一面。特別是他的"四不一沒有"和"統合論",可以成為未來兩岸恢復和談的重要基礎。在此情況下,特別考慮到台灣政治和主流民意也有很大變化,中國大陸應制訂對台政策的總體戰略,加強爭心台灣民心的工作,以經濟文化交流、互動和整合為突破口,漸次達到兩岸的政治整合與統一。為此,現階段宜實質性地結束"听其言、觀其行"政策,轉為實施"陽光政策"。在積極推進中國政治改革,推進民主化進程,加快經濟建設和現代化建設的前提下,以"一國兩府"論為基調,靈活務實處理"一個中國"問題。給陳水扁更多的承認;並與台灣朝野各界和台灣人民進行廣泛、全面的接觸,爭取台灣民心;加強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推進兩岸經濟一體化;推動兩岸恢復和談和良性互動,為最終實現兩岸的真正統一創造必要的條件。
注釋︰
(1)新加坡《聯合早報》
(2)同上,
的主要內容有︰任何有關台灣現狀的改變,應透過民主程序取得人民的同意;依照
《中華民國憲法》處理兩岸爭議及回應北京所提出的"一個中國"主張,同時建立新
機制或調整現有機制,整合各黨派對兩岸關系的不同意見。"
(3)《聯合早報》,
(4)《聯合早報》,
(5)《聯合早報》,2000年7月20日。
(6)《聯合早報》,
(7)《聯合早報》,
(8)《聯合早報》,
(9)《聯合早報》,
(10)《聯合早報》,
(11)《遠景》季刊(台),第2卷第3期,第174頁。
(12)丁松泉︰"大陸︰台灣的必經之路",《聯合早報》
(13)丁松泉︰"去中國化"︰台灣人的噩夢,《世紀中國‧公共平台》2002年1月,第
55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