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林中斌:中國欲不動武主宰東亞


http://news.msn.com.tw/news2442826.aspx
  accessed December 10, 2011


(中央社記者林琳柏林2011127日專電)政治學者林中斌認為太平洋地區發生衝突的風險不高。他向奧地利媒體表示,北京打算藉由經濟、外交、心理、文化及傳媒等非軍事手段達到超級強國的目標。

 

奧地利「標準報」(Der Standard)記者最近在台北專訪林中斌。今天在國際版刊出記者與林中斌的對談內容。

針對最近美國與中國在太平洋地區的緊張關係,林中斌認為,看這個問題,要考慮到4項重點。

第一,強硬的外交經常是為了向國內交代,2012年歐巴馬總統要尋求連任,而中國領導階層也將更迭。

第二,中國在南太平洋地區的鄰國,包括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或新加坡,都不是出於自願成為美國的盟友,而是基於自保。

第三,美國不僅有經濟問題,政治也陷入僵局,所以,美國的軍事支出會大幅削減。也因此,可能無法維持在太平洋地區的強勢地位。

第四,北京有一套細密的大戰略,有一部分可追溯到鄧小平。這一點常被忽略。鄧小平說過:「我們和美國人交涉立場非常強硬,但絕不會斷絕關係」。這正是北京目前的做法。它的戰略其他部分就是主宰全東亞不必用軍事手段。中國並沒有意圖超出這個範圍。

他指出,北京打算藉由經濟、外交、心理、文化及傳媒等非軍事手段達到目的。武力則是這個戰略的支柱。中共人民解放軍的信條為:「隨時作好準備,但是儘可能不必動用。」這個觀念和一百年前美國羅斯褔總統提出的概念相似。羅斯褔的說法:「口氣要軟,不過要隨身帶根大棒,這樣就萬無一失。」

林中斌認為,北京的軍事實力持續增長,也讓它能有效地運用非軍事手段。觀察所謂美、中在亞洲的緊張關係時,絕不可忽略這點,看南亞國家和北京的關係亦然。

關於美國遏阻中國的戰略能否收效的問題,林中斌的看法是:就長期來看,未必有效;然而,仍是可以運用的手段,在未來的談判桌上可以挫大陸的銳氣。

他強調不能錯誤地低估美國。當下的美國不同於以往,已有能力自省和自我批評。這一點也挽救了美國。雖然可能不再是第一大國,卻仍然是一個被信賴的外交強權。

解讀一些中國軍事將領的武嚇作勢,林中斌說,中國軍方將領有分工,有些負責對外武嚇,有些負責策劃。一些常耀武揚威的將領,從一星升到兩星軍階後,立即封口。

根據他的分析,中國解放軍早已是被拔了利齒的老虎。當年鄧小平僅晉升17位三星上將,江澤民時期卻有79位。被封官削權的將領們對內張口無牙,只能對外舞爪。

他同意「標準報」記者的看法:中國海軍在太平洋實施演習是對外武嚇。不過,他也提醒,在中國的戰略傳統,關鍵在於不讓對手看清虛實,並非威懾。西方國家會盡可能展現自己的實力。對中國而言,卻無此必要。他特別引述中國古代哲人老子所言:「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報導特別介紹林中斌是台灣淡江大學國際關係與戰略事務研究所教授,曾受教於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並長期在美國工作。他曾任中華民國國防部副部長,是全球最知名的中國事務學者之一。1001207

http://news.msn.com.tw/images/partner/PL000000000211100409351201.gif更新日期:2011/12/8 07:3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