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15 華府模式北京模式 各罹危疾
好景不再。最近華府國債危機下政黨惡鬥,拖累全球股市崩盤,國家信評百年來又首度下降。
跟華府模式競爭的是北京模式:一黨專政、有限自由、計畫性市場經濟。
它決策果敢效率驚人,亮麗安度金融危機,使美國評論家羨慕:「讓我們作一天北京,解決問題後,再變回美國,多好!」
但上月中國高鐵追撞,○九年後每天有三百多起「集團造反」事件,近來暴動更趨頻繁。旅日大陸學者楊中美剛出書《中國即將發生政變》。
兩邊問題根源何在?廿一世紀未來政治的典範模式為何?
華府模式:以睿智與中道著稱的資深共和黨前參議員Alan Simpson被民主黨歐巴馬請去協助裁減赤字,卻被自己黨內名嘴狠批他叛黨。他感慨說:「今天不再有人為任何事原諒任何人。容忍美德已蕩然無存。」
華府模式病因有二:
一、利己成貪婪。資本主義的先知亞當史密斯說:每個人放心做生意爭取自己的利益,有支「看不見的手」會照顧大家走上繁榮。但是正當賺錢後來變成貪得無厭,引發金融危機。人民失業無家可歸,而那支手仍然看不見,於是不滿的窮人走向極端。
二、草根勝菁英。代表美國草根、極端保守、而排外的茶黨坐大,迫使原來保守但溫和的共和黨怕失掉選票而向它靠攏。於是在國債談判中歐巴馬一再妥協,而共和黨仍一味反對。成功民主政治裡必要的妥協精神完全喪失。美國開國元勳設計兩黨相互制衡取得平衡的機制現在反而造成政策癱瘓。法國大革命中,窮餓的人民為野心家操控成了暴民。那個惡夢今日在茶黨崛起領導失業草根民眾下隱然欲現。
北京模式:根據中國國務院、共黨中紀委、社科院○六年四月共同報告,官僚年收入是當地城市人平均收入八至廿五倍、農民收入廿五至八十五倍。根據世界銀行○六年報告,中國百分之零點四的人口掌握百分之七十的財富,而美國百分之五的人口掌握百分之六十的財富,中國財富集中度世界第一,成為世界兩極分化最嚴重的國家。根據一○年社科院調查,按現在房價,約百分之八十五家庭買不起房子。根據○八年六月人民銀行報告,十年來中國駐外官員失聯超過萬人,捲款高達八千億人民幣。今年七月一日黨慶,胡錦濤講演三次提到政治體制改革,並說「堅決懲治和有效預防貪腐,關係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
「北京模式」的病因也有二:
一、貪腐後台高:地方官員欺壓百姓,但是他們最後的靠山身居高位,胡錦濤雖有心全面肅貪,但投鼠忌器,只得斟酌處理。
二、新聞缺自由:北京以穩定為理由箝制新聞自由,反而讓貪腐為所欲為。人民含冤無處申訴,鋌而走險,各處暴動。
未來典範:民主曾是廿世紀的理想。「民主的弊病要用更多民主來治療。」當時美國作家孟肯(H. L. Mencken)如是說。但是看美式民主目前的困境,不就是太多民主造成?
北京說「生存權」重於「人權」,因此限制人民言論自由,全力提升經濟、軍事、外交國力,成績斐然。但是目前底層民怨高漲,暴動日增,長此以往,能不出事?
歷史是正反合的演進。「華府模式」和「北京模式」必須各取所長以補所短。新的政治的典範將誕生。
(作者曾任曾任華府智庫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亞洲研究部副主任,現為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