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的共鳴
欣賞電影心得
文稿啟動2008.9. 7 修訂 2009.2.5/2009.3.21 字數4,898
電影散場後,我胸腔中波濤澎湃,內心深處被撥動的琴弦仍在顫抖不已。靈魂在塵世沾抹的污垢,似乎被淚水所洗滌乾淨,整個人感覺清爽起來。
這是我愛看電影最主要的原因。卅多年來,幾乎每周末都去劇院看場電影的我, 從加拿大看到美國,再看到台灣,難得中斷。對我來說,那不只是生活的調劑,也是學習的寶庫。從電影裏,我受益良多,包括攝影的技巧、音樂的欣賞、語言的訓練、文學的啟發、國際的認識、歷史的瞭解。這些都是知識的獲取和智力的活動,但是還有更重要的:我感受倒古今中外千千萬萬別人的喜怒哀樂,甚至人以外其他有情眾生的遭遇。於是,這輕渺的小我藉助聲光俱全、多媒介的電影,得以與大我、天地、萬物相連接,而起了靈魂的共鳴。
超越好萊塢
歷來最好電影有那些?見仁見智,各有不同的選擇。知名影評家或導演,根據製片專業的眼光,選過「十大佳片」,其中不少好萊塢的產品。但是許多來自美國以外的得獎佳作頗值得推薦,卻被忽略。也有許多比技術專業更人性化的電影,未受到應得的重視。
不少得獎的電影,專業有餘,感人不足。它們令台下觀眾花錢花時間買罪受, 不是看完沈重沮喪,就是不知所云。這些導演也許自認為理直氣壯,例如要反映醜陋殘酷的現實,要表現電影圈內觀念的創見,要展示製片技術的突破,或認為自我陶醉也是忠於藝術的態度等等。但是他們忽略了對絕大多數非專業觀眾的責任。這些工作辛勞的大眾,精神需要向上提昇不是向下沉淪,心情需要慰籍不是打擊。
像超級服裝店櫥窗裡的木頭模特兒,從外表看:身材別緻、衣裝高貴、裝飾豪華,但是內涵空洞呆版、乏味無趣、千篇一律。不少的得獎的電影也如此:藝術技巧完美、甚至聲光燦爛,但是精神匱乏、甚至小題大作、無病呻吟。
好萊塢電影風靡世界超過半世紀,但最近已無法維持早年佳作的水準,磅礡的氣魄和動人的真情不再常見。它們的情節樣板化,多半可以預測;動作目不接暇但是對話幼稚淺薄;暴力和肉慾氾濫而精神和情感萎縮。好萊塢電影傾向刻畫善惡分明的人性、非黑即白。它們忽略了複雜、灰色的的現實,好人會犯錯,壞人也會行善。這種只分好人壞人的特徵如果善用,固然也可以大快人心,然而近來好萊塢電影失去其它的氣魄和真情,卻誇張了這黑白兩分的特點,於是顯得僵化膚淺。
對我不滿意的電影作負面的批判,不如提出正面的建議,這會更有意義。
我想推薦十二部所看過最感人的得獎電影與人分享。這些電影脫俗、雋永、提升人性、發揮博愛同情的精神,令人看完覺得有尊嚴、有感動、而且回味無窮,而且都有引人入勝的情節。此外,它們來自美國以外的十一個國家,在好萊塢稱霸的時代裡,也很可能被觀眾錯過。(簡介請見附表,「靈魂的共鳴:我看過十二部最感人的電影」)。以下是簡介:
一、「德蘇·烏扎拉」根據十九世紀末俄國沙皇派往烏蘇里江作大地測量的軍官回憶錄實地拍攝。北國大森林與大冰原的風景讓觀眾即刻感受人的無助與渺小。軍官偶然在山中遇見當地獵人德蘇,於是種種令軍官欽佩感恩的事蹟發生了。電影深刻又幽默地描繪了文明與自然的矛盾,同時隱隱地透露了對超自然力量的敬畏。它觸動人心的是男人之間最純粹無私的忠義之情 -- 超越了文化籓籬、種族隔閡、和階級分野。黑澤明畢生所標榜的博愛精神竟在與俄國人--日本歷史宿敵[1]--合作拍片時發揮到極至。
二、「芭比的盛宴」敘述一位落難的巴黎名廚遠赴瑞典海邊小村隱姓埋名服伺二位虔誠佈道姊妹的前因與後果。表面上,電影歌頌烹
靈魂的共鳴
我看過十二部最感人的電影 |
|||||
英文(原文)片名 |
中文片名 |
製造國 |
導演 |
發行年份 |
|
1 |
Dersu Uzala /The Hunter |
德蘇·烏扎拉 |
日本、前蘇聯合製 |
黑澤明 |
1975 |
2 |
Babette's Feast (Babettes Gæstebud) |
芭比的盛宴 |
丹麥 |
Gabriel Axel |
1987 |
3 |
All the Mornings of the World (Tous les Matins du Monde) |
世界上每一個早晨 |
法國 |
Alain Corneau |
1992 |
4 |
Vitus |
想飛的鋼琴少年 |
瑞士 |
Fredi Murer |
2006 |
5 |
A Touch of Spice |
香料共和國 |
希臘 |
Tassos Boulmetis |
2003 |
6 |
Chances or Coincidences s
(Hasards ou Coïncidence) |
偶然與巧合 |
法國 |
Claude Lelouche |
1998 |
7 |
Facing Windows
(La Finestra di Fronte) |
外欲 |
義大利 |
Ferzan Özpetek |
2003 |
8 |
Analuise and Anton (Pünktchen und Anton) |
冰淇淋的滋味 |
德國 |
Caroline Link |
1999 |
9 |
Before the Rain |
暴雨將至 |
馬其頓 |
1994 |
|
10 |
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 and Spring |
春去春又來 |
南韓 |
金基德 |
2004 |
11 |
The Barbarian Invasions(Les Invasions Barbares) |
老爸的單程車票 |
加拿大、法國合製 |
Denys Arcand |
2003 |
12 |
The Music Teacher (Le Maitre de Musique) |
曲終情未了 |
比利時、法國合作 |
Gérard Corbiau |
1988 |
整理:林中斌 2008年9月 |
飪藝術的神奇:它可以像魔術般的轉化凡夫俗子的猜忌與爭吵為高尚和諧的情誼也可以提昇陳腐無趣的日常生活至難忘而優美的感人境界。在更深的層次,電影以冷靜卻幽默的手法描繪出數十年前愛慕的心念,雖然而今人事全非,卻穿越時空在黑夜中閃亮不滅。
三、「世界上每一個早晨」的主角—法國巴洛克時期顯赫的宮廷作曲家馬林‧馬瑞 (Marin Marais 1656-1728) —成名前拜隱士聖柯隆貝(Monsieur de Sainte-Colombec.1640 )為師並與師妹相戀,但成名發達後捨棄舊愛。然而,老師對亡妻終生思戀,留守故園,甚至數度拒絕國王召請入宮接受榮華富貴的機會。學生的見異思遷,和老師的深情不渝,成強烈的對比。多年後,日暮西山的馬瑞回想老師的風範,和過去自己的薄情,深切懺悔,痛苦不已。雖然電影於史實之中參雜杜撰的成分,但是片裡表現真切,而本善的人性,時不我與的遺憾,與古雅的音樂—時而堂皇、時而哀怨—盪氣迴腸,令人感嘆,久久不能忘懷。 - 1700
四、「想飛的鋼琴少年」是一部健康、快樂、充滿希望的得獎佳作。電影洋溢溫馨的親情,並不時冒出意外的情節,從頭到尾沒有冷場。少年主角是數學、鋼琴的神童,而且還偷偷學會開飛機。他抗拒喜歡炫耀他天份的父母,但是在暗中善用自己的智慧勀盡對雙親及祖父之孝道。在後段情節,他駕機一飛沖天。那種碧空萬里任遨遊的遐意,鼓舞了每位觀眾。是啊!我們也可以發揮自己的潛力,扭轉不可能為可能。演員本身就是鋼琴神童,因此電影被人稱為「真人演神話」。像小學生的他,坐在堂皇的樂廳台上,與職業的大人交響院團正式演奏舒曼鋼琴協奏曲。那鏡頭和音樂都是貨真價實的,並沒有用替身。
從一九八○年代開始,各地電影便出現童年懷舊的走向。廿年後世界進入新世紀,以兒童為主的電影更有活力。它們勾勒出未來全球社會的脈動。表面上,物質世界日新月異地急速變動,而人心潛意識的深處卻浮起了反璞歸真的渴望。
五、「香料共和國」揉合了法國電影的浪漫、意大利電影的幽默、古希臘哲學的智慧、和土耳其文化的異鄉情調。故事描述一位雅典教授回到兒時在土耳其伊斯坦堡的故居,去見他日夜懷念但久違卅年的祖父最後一面。他巧遇兒時的愛侶,但已結婚。強烈的感情在含蓄的表面張力下幾乎要迸裂,卻優雅的控制住。這是希臘與土耳其兩國交惡所造成渺小個人的悲劇,對人生的無奈只好達觀的接受。濃郁的思念懷舊之情傾洩發抒於可歌可泣的音樂之中。哀而不傷,悲而不怒。
六、「偶然與巧合」敘述兩個似乎不相干的故事最後卻交會在片終之後。失去愛人和小孩的女主角旅行世界各地,卻不小心遺失所攜帶的錄影機。研究未來學的教授一向不信宿命論,偶然的撿到它,決心交還原主,而開啟另一段情緣。電影用喜劇的方式描繪人生無常,以超然的眼光看死亡與悲慟,並把希望的曙光線注入幽暗與迷失的角落。音樂和畫面都屬上乘,是甜美的《男歡女愛》(A Man and a Woman /Un Homme et une femme)電影大導演樂路許六十一歲時成熟之作。片終後,我仍在咀嚼其中的酸甜苦辣各味,留在戲院座位良久不想起身。
七、「外欲」巧妙的在主軸故事之外銜接了兩個旁枝插曲。現代義大利都市裡一對事業不順、婚姻亮紅燈的青年夫婦,某日街上遇到的一位穿著考究的失智老人。丈夫好心帶回家,但太太反對,卻不知老人在情節急轉直下後成了太太事業的恩師和兩人婚姻的救星。原名「面對的窗戶」,是指太太廚房做家事時從窗口偷窺對街窗後帥哥的風流私生活而不免心動。但是她慾念的危機因情節蛻變而點到為止。另一小旁枝是老人畢生深切後悔的往事。電影並不諱言人性的弱點,也未限制對慾望的刻劃。可是更為可貴的是它引出人性中尚存的高尚情操,作為救贖。含蓄的敘事手法和飄逸的音樂烘托出電影詩意的韻味,迴腸盪氣歷久不散。
八、「冰淇淋的滋味」獨特之處在於用風趣愉快的手法同時呈現了兒童的天真和成人的虛偽、上層家庭的空虛和下層家庭的困苦、社會污穢的溝壑和向陽的亮點。電影表面上是編排講究的現代的童話,甜美而不肉麻;裏面卻是尖銳而不刻薄的社會批判。德國女導演林蔻三十五歲時拍攝的這項佳作,恐怕是好萊塢無法想像的,也是男導演無法模仿的成就。從她同情的眼光看世人,有愚蠢、有謊言,但本性不邪惡。故事娛樂性高,但情節並不牽強。音樂悅耳但不粗俗淺薄,尤其是小女孩為幫小男孩母親治病而募款所唱的歌曲更是精彩。這個電影在兩德統一後十年出現,把冷戰時德國電影的沈重、絕望、冷酷、變態一掃而空,也為觀眾帶來了樂觀的心情和對人類將來的希望。
九、「暴雨將至」構架奇特,由三個看似獨立其實相關的悲劇愛情故事組成。場景分別在熙攘的倫敦和戰火未熄的馬其頓展開。冷戰結束後,馬其頓由分裂的南斯拉夫獨立出來,但人民與境內的阿爾巴尼亞人進行內戰。主角是國際知名的導演由倫敦回到馬其頓故鄉的村莊,並見到年輕時鄰村的戀人。她是阿爾巴尼亞人,現已結婚,但請託主角把女兒帶出這危險的國度。震憾力最強的一刻是:在盲目民族的仇恨下表弟甚至翻臉射殺同情「敵人」的表兄主角。其實廣義的說,爭戰的馬其頓人和鄰村的阿爾巴尼亞人─世世代代住在同一片土地上─何嘗不是親戚嗎?甚至世界上任何打仗的民族不都是有共同人類祖先的親戚嗎?電影發行時科索沃戰爭方興未艾,其人道的胸懷,洗鍊的敘事風格,和感人的情節贏得國際熱烈的迴響,已被紐約時報選入歷來最佳一千個電影名單。
十、「春去春又來」場景由層層山巒進入密密樹林環繞的寂靜清湖,水上飄浮一座廟宇,只住老幼兩位寡言的和尚。全片對話不過卅多句,充滿了無言的禪理。電影分五節:春夏秋冬春,正好對應了主角故事的主要轉折。他由小沙彌歷經了人生五階段:幼年因惡作劇而虐待小動物、青年因情慾而私奔、中年因嫉妒而殺人、壯年因犯罪而服刑、晚年回歸空廟。那時,師尊早已含淚自焚坐化,遺下疊得整齊方正的僧袍和佛像等待他繼承。他痛心疾首、虔誠懺悔、專注修行,卻因緣份收留另位喜惡作劇的孤兒。萬物循環週而復始。電影情節簡單但張力十足:慈悲與殺戮;清修與誘惑;犯罪與懺悔。人性中相反的元素來回激盪成就了更高的覺悟。
十一、「老爸的單程車票」原名「蠻族入侵」。主角是位突然發現得了癌症而正要退休的歷史教授。一生好心但花心,直率但傲氣,現在面臨乏人照顧世態炎涼的困境。他篤信社會主義,所以認為賺錢至上的資本主義就是現代的蠻族。諷刺的是:當他跌入心情絕望、肉體痛苦的深淵時,卻靠和跟他吵架但賺大錢的兒子因顧念舊情安排了有尊嚴、有溫暖的安樂死。兒子不斷灑出大把鈔票來換住好病房、非法買嗎啡、集合散佈全球的老朋友和舊情人們,於平靜優美湖邊別墅歡笑一晚,之後在清晨向他一一告別。電影冷峻的描繪醜陋的現代都市社會,然而不時插入機靈的幽默和深層的關愛,技巧的在現世地獄的陰影下呈現閃閃發亮的人性光輝。
十二、「曲終情未了」輕美的揉合了有趣的故事和優雅的音樂。原名「音樂老師」指片中備受尊敬的聲樂家。他在獨唱會上拔高音時,雖然別人未察覺,自知期限將臨,便當場宣布退休。之後他移居鄉間,嚴格訓練男女學生各一,授以真傳:包括歌唱、台風、體力、抗壓等技能。大師畢生的對手王子終於下挑戰帖,在後者宮殿舉行學生擂臺賽。大師學生相愛合作,破除詭計,有驚無險的贏得比賽。那時,老師安坐家中窗前,若遙遙心會,隨白紗窗簾應風飄起,手中瓷杯悠然滑落,而從容仙逝。導演細膩而淡雅的呈現大師知所進退、獨具遠見的風範,像柔和的室內樂小品,又像羽毛般的掠撫我們的心靈,留下無窮的回味。
以上十二部電影,看完後,心田裡或許像泉水般湧起莫名的感動,腦海中或許激盪莫可奈難何的感嘆,嘴角上或許浮起會心的微笑。它們都令我久久難忘。希望自己長年看過無數爛片的挫折,可以換取別人按圖索驥而順利欣賞的滿足。
這些電影,製片的國度、文化的背景、和情節的性質相當多元,但是內容感人則一。其實,不只音樂是人類共同的語言,電影也是,因為我們的靈魂可以相通,可以共鳴。
看感人的電影,有洗滌心靈的效果。過每日上下班或柴米油鹽的生活,我們像在昏暗的水面下潛游,忘卻了從何處來,往何處去,只是重複機械式的動作,拼命奮力的向前划水。感人的電影讓我們慢下來,浮出水面,飄起空中,鳥瞰一望無垠的視野。於是,我們忘卻平凡的小我,而融入了大我、天地、萬物。
[1] 一九○五年日俄戰爭爆發。至今雙方仍有日本「北方四島」等的領土爭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