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只快樂十四天
林中斌,聯合報(名人堂) 2014年8月4日 A15
西方媒體競相報導,並回顧白手起家的他,大膽、多彩、成功的一生。近年,他的男性雜誌Maxim銷路兩百五十萬份,知識分子雜誌The Week銷路五十七萬份。他乘坐私人飛機、遊艇。擁有廣大莊園,在那他植樹一百萬株。出版八本暢銷詩集。從事慈善事業。獲許多成就獎。
他透露:曾在十年內花了一億美金,同時維持十四位女友。因為:「只要天上可飛、海上可飄、床上可樂的,沒必要買,租用既可(If it flies, floats, or fucks, it is better to rent than to buy)。」
他快樂嗎?
他說:「所有創業富豪心深處,藏了把冰製的刀片(a sliver of razored ice),冷酷絕情。」他又說:「我喜歡致富。可是,賺錢,然後賺更多的錢,只是安撫內心的魔鬼,並不能獲得快樂(to assuage inner demons, not to achieve happiness)。」
什麼使他快樂?他說是些簡單的事,而且偶爾才發生:「樹林裡獨行、全神貫注構寫艱難詩句、安靜的與老友品酌一瓶葡萄酒、或餵食一隻流浪貓。」
財富不等同快樂。也許錢多的大亨才如此說,一般人民呢?
卡達是中東產油小國。百年前是個非常貧窮的國家,現在一人一年平均收入十萬美元,相當於三百萬元台幣,世界排名第一。人民享有免費教育、免費醫療、免費水電、住房有補助、保證有工作,然而財富讓他們失去了快樂。離婚率高達四成,超級肥胖的人占三分之二。小孩幾乎都由外勞帶大,父母和兒女失去親情。一位住在卡達的美國學者說:卡達人值得同情,他們幾乎已喪失所有重要的東西。
也許廿一世紀的人類,隨了物質生活的改進,快樂變成飄忽在林中的花香,或霎那劃空的彩虹,難以掌握。
這難道只是現代人所中的魔咒嗎?
不然。讓我們跳上時空隧道列車,回到十世紀的歐洲。
拉曼三世(Abd Al-Rahman III 公元八九一至九六一)是當時西班牙最有權威的國王兼回教教主。廿一歲承繼寶座,統治半世紀。文治武功鼎盛,生活奢華。他臨終回顧一生:「我在位五十年,征戰勝利,週邊太平。人民愛戴我,敵人懼怕我,盟友尊敬我。財富、榮耀、權力、歡樂,隨叫隨到。人間所有的福氣,毫不缺乏。我仔細的計算,這一生我所享有純粹、真實的快樂日子:一共十四天。」
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院」院長卜盧瑟 (Arthur Brooks)博士針對這句話指出:拉曼三世的問題不是快樂少,而是不快樂多。我們以為:快樂和不快樂是相反的,其實是一體兩面。比一般人快樂的人,也可能比一般人不快樂。
腦部研究顯示:快樂中樞和不快樂中樞,一左一右,它們在構造上是相通的。
有一個心理問卷探測我們快樂和不快樂的指數(Positive Affectivity and Negative Affectivity test)。卜盧瑟自我檢驗後發現:在他年齡、性別、職業、教育程度的族群中,他屬於頂級快樂的人,但他不快樂指數也偏高。
在一篇備受引用的評論裡,他深入的探討 (A. Brooks, “Love People, Not Things” New York Times July 18, 2014)。結論是:「拉曼三世和達賴喇嘛都對了:只要有慾望,就會有痛苦。」
如何避免?他說:追求名望、財富、感官滿足,只能短暫的添補內心的空虛。但是永遠不夠。然後必然要更多。形成惡性循環。
愛物多於愛人(love things, use people),必導致痛苦。
愛人多於愛物(love people, use things),才能享有快樂。
「說來容易,做來難。我們需要勇氣去克服驕傲,需要力量去愛家庭、朋友、同仁、上帝、陌生人、甚至敵人。」
作者為前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院」專任學者及亞洲部副主任,曾任我國防部副部長
他快樂嗎?
他說:「所有創業富豪心深處,藏了把冰製的刀片(a sliver of razored ice),冷酷絕情。」他又說:「我喜歡致富。可是,賺錢,然後賺更多的錢,只是安撫內心的魔鬼,並不能獲得快樂(to assuage inner demons, not to achieve happiness)。」
什麼使他快樂?他說是些簡單的事,而且偶爾才發生:「樹林裡獨行、全神貫注構寫艱難詩句、安靜的與老友品酌一瓶葡萄酒、或餵食一隻流浪貓。」
財富不等同快樂。也許錢多的大亨才如此說,一般人民呢?
卡達是中東產油小國。百年前是個非常貧窮的國家,現在一人一年平均收入十萬美元,相當於三百萬元台幣,世界排名第一。人民享有免費教育、免費醫療、免費水電、住房有補助、保證有工作,然而財富讓他們失去了快樂。離婚率高達四成,超級肥胖的人占三分之二。小孩幾乎都由外勞帶大,父母和兒女失去親情。一位住在卡達的美國學者說:卡達人值得同情,他們幾乎已喪失所有重要的東西。
也許廿一世紀的人類,隨了物質生活的改進,快樂變成飄忽在林中的花香,或霎那劃空的彩虹,難以掌握。
這難道只是現代人所中的魔咒嗎?
不然。讓我們跳上時空隧道列車,回到十世紀的歐洲。
拉曼三世(Abd Al-Rahman III 公元八九一至九六一)是當時西班牙最有權威的國王兼回教教主。廿一歲承繼寶座,統治半世紀。文治武功鼎盛,生活奢華。他臨終回顧一生:「我在位五十年,征戰勝利,週邊太平。人民愛戴我,敵人懼怕我,盟友尊敬我。財富、榮耀、權力、歡樂,隨叫隨到。人間所有的福氣,毫不缺乏。我仔細的計算,這一生我所享有純粹、真實的快樂日子:一共十四天。」
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院」院長卜盧瑟 (Arthur Brooks)博士針對這句話指出:拉曼三世的問題不是快樂少,而是不快樂多。我們以為:快樂和不快樂是相反的,其實是一體兩面。比一般人快樂的人,也可能比一般人不快樂。
腦部研究顯示:快樂中樞和不快樂中樞,一左一右,它們在構造上是相通的。
有一個心理問卷探測我們快樂和不快樂的指數(Positive Affectivity and Negative Affectivity test)。卜盧瑟自我檢驗後發現:在他年齡、性別、職業、教育程度的族群中,他屬於頂級快樂的人,但他不快樂指數也偏高。
在一篇備受引用的評論裡,他深入的探討 (A. Brooks, “Love People, Not Things” New York Times July 18, 2014)。結論是:「拉曼三世和達賴喇嘛都對了:只要有慾望,就會有痛苦。」
如何避免?他說:追求名望、財富、感官滿足,只能短暫的添補內心的空虛。但是永遠不夠。然後必然要更多。形成惡性循環。
愛物多於愛人(love things, use people),必導致痛苦。
愛人多於愛物(love people, use things),才能享有快樂。
「說來容易,做來難。我們需要勇氣去克服驕傲,需要力量去愛家庭、朋友、同仁、上帝、陌生人、甚至敵人。」
作者為前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院」專任學者及亞洲部副主任,曾任我國防部副部長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