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三十餘載嚴選

與我靈魂共鳴的十二佳片

accessed April 16, 2020

111

112

113

114

115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後疫情的經濟迅速恢復

accessed April 16, 2020

116

117

118

119

中國後疫情的經濟迅速恢復

(補充:2020.4.16傍晚請教Q先進。他說:迅速恢復生產的是中國的國營企業。民營企業尚未)

(補充22020.4.17清晨Enders Zhang 表示大型民企已恢復,中小民企因國外訂單未到,尚未恢復生產)

 

倫敦經濟學人2020.4.11報導:

■各國公司"採購經理指數"PMI(本月與上月活動量相比的指數)

中國從2月中40%躍升至三月中50%

美、英、德、墨西哥、馬來西亞皆跌至48%以下。(p.16)

41日中國大都市時髦飯店已人滿。(p.14)

■大多數工廠生產已80%恢復,有些已100%恢復。(p.15)

41日富士康向投資人回報:它向蘋果提供今年秋季推出5G iPhone的工作已完成。

註:採購經理指數PMI依據的商業活動指標包括:新訂單、產量、雇員、供應商配送、庫存、價格、積壓訂單、新出口訂單、進口等。感謝 James Chen, 郭中翰賜教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中斌★戰略名言

accessed April 13, 2020

121

林中斌★戰略名言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

《經濟人》20014 9495

採訪/劉揚銘、陳立唐 撰文/陳立唐 編輯/劉揚銘 攝影/陳立唐

 

戰爭是最後手段,非不得已,絕不輕啟戰端

 

中國明朝的王陽明先生,和古羅馬共和國的凱撒大帝,一個是提出「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大學者,另一個是雄跨歐洲大陸的名將,時代不同、角色也不同,他們兩人之間有什麼關聯?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王陽明曾帶兵剿平南彊土寇(今福建廣西附近),造福當地居民;而凱撒大帝也曾將他在高盧(今法國、比利時、荷蘭等附近)戰爭時發生的大小事,寫成文學著作《高盧戰記》。他們同時是文學家,也是軍事家。

 

「真正的名將,絕對不只會打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林中斌表示,這些聲名遠播的將領們,除了軍事外,也關注文學、哲學、教育等一些和「軍事」看似無關的事物。因為在戰場上,許多巧妙的戰術、優異的領導等,都不是憑空浮現在腦袋,而是平時需要大量吸收不同的知識,才能在關鍵時刻活用。

 

林中斌也認為,古今中外的著名軍事將領雖然都非常了解戰爭,也擅長作戰,但對他們而言,「萬不得已,是不會開戰的。」因為戰爭需要大量資源,輕易發動的後果就是兩造皆輸,所以大將軍都會先試圖以政治、外交、經濟等其他手段,預防並且降低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假使最終仍無法避免,這些將軍一定會先取得人民信任、做好萬全的準備,才能以最小的資源獲取最大的戰爭效果。

 

商場如戰場,許多道理可以相互借鏡。對於企業領導者而言,在研讀中外名將的經典語錄之餘,應多去思考更深層的意義,並領悟他們的人生智慧,學習他們的工作態度。

 

多算勝,少算不勝,何況於無算乎。

孫武

 

凡事皆做好準備,面對競爭勝算大

 

孫武是戰國時期的兵法家,其《孫子兵法》詳載的戰略戰術指導原則,流傳至今仍深受國內外軍事專家推崇。

 

身處於兵戎紛擾之際,一場戰役的輸贏都會影響國家的未來,因此一旦確定要發動戰爭,事前就務必要經過周密規畫。孫武認為,有時甚至只要觀察君王的準備狀況、設想可能,就能知道戰爭輸贏。同理,林中斌提醒,企業經營者面對任何決策,要經深思熟慮才行動。《孫子兵法》中這句話的意義,正是與企業經營現況相呼應。

 

不過林中斌提醒,碰上衝突時,應該先運用所有非暴力途徑,舉凡外交力量、經濟協商、文化溝通等;如果依舊無法達到目標,最後才是訴諸武力解決,「因為一場戰爭的代價很高。」

 

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與之死,可與之生,民不畏危。

孫武

 

凝聚共同目標,齊心通往願景

 

《孫子兵法》中提到,戰爭獲勝的五個要件,分別為道、天、地、將、法。天指的是時間,地則是空間,將為領導者,法即方法策略;而最重要的是「道」。「令民與上同意」是指最高統帥必須從上到下凝聚出共同的目標,讓麾下官兵能與將領共生死、沒有異心,如此才能打開通往勝利的大門。組織中的領導者,也必須抱持同樣的信念,才能有效帶領團隊。

 

林中斌強調,公司業務能夠順利經營,無非就是將企業的願景、使命、價值觀等,完整地向下開展,使團隊上下都能承接最高層的經營理念。一旦缺少這塊重要的「溝通」的過程,組織的向心力便會潰散,執行力就會削弱,進而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對於願意嘗試的人,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

 

邁向成功,先從「嘗試」開始

 

亞歷山大大帝,自小展露軍事才華,從故鄉希臘半島的馬奇頓王國(Macedon)開始,先鞏固馬奇頓於希臘聯邦的統治地位,隨後揮兵征討埃及、波斯帝國,其影響範圍甚至遠及印度西岸,幾乎統治當時整個已知的世界領土,或許可視為歷史上第一個統治世界的人。

 

而這句話,大概就是亞歷山大大帝的最佳寫照:鋼鐵意志 奮戰不懈。當時亞歷山大大帝處於激戰當中,有位官兵自前方回報,因戰況惡劣以致於無法占領敵方要塞。亞歷山大大帝知悉後震怒,「滾開!對於願意嘗試的人,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隨即率兵前進,以強大軍力掃蕩,獲得勝利。

 

林中斌認為,偶而在工作上會碰到態勢不明的情況,讓人心生恐懼,這個時候,想想這句話,讓亞歷山大大帝幫你打氣,全心全意地面對挑戰。

 

天下戰國,五勝者禍,四勝者弊,三勝者霸,二勝者王,—勝者帝,是以數勝者得天下者稀,以亡者眾。

吳起

 

保留力量,於最佳時機進攻

 

吳起是戰國時代的一位軍事天才,他一生協助魏文侯大戰76場,完全不留一場敗戰。不過,擁有傲人戰績的的吳起,卻在他的兵書中,留下耐人尋味的一句話。

 

這句話的意思是,各國為了謀求天下一統,時常大動干戈。但事實上,只有打一兩場就定勝負的君王,最後才能建立王朝霸業;連續打很多仗的君主,就算連戰皆捷,反而會遭來災禍。林中斌解釋,打仗太多,士氣就衰弱;勝利太多,將軍就驕傲。自大的領導者帶領士氣低迷的官兵,就是危害國家的不穩定因子。

 

保存力量,先在經濟、外交等地方取得一些優勢,終能在武力決戰時刻,取得關鍵勝利,這就是「守勝」的意義。美國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在約克城(Yorktown)之役逆轉先前頹勢,奠下開國基礎;武王伐紂,也是在牧野之戰一次底定天下。無論是企業或個人,或許皆能試著體會「守勝」的內涵與智慧。

 

除了打敗仗之外,沒有任何其他事情,是比打勝仗更悲慘的。

威靈頓公爵(Duke of Wellington)

 

不輕易發動競爭,避免損失慘重

 

威靈頓公爵是英國19世紀最重要的將領之一,主要戰功為對抗法國名將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並在滑鐵盧之役(Battle of Waterloo)取得關鍵性勝利,畫

下拿破崙時代的句點。

 

然而,威靈頓公爵在滑鐵盧之役獲勝後,他的參謀在指揮帳篷中看到威靈頓在掉眼淚。參謀問:「指揮官為什麼流淚呢?」威靈頓回答:「因為我們的人和他們的人,死得太多了。」

 

發起一場戰爭,不僅勞民傷財,最糟的情況是兩敗俱傷。林中斌表示,很多戰爭-其實雙方未必要開打,因為打贏了也不見得帶來什麼好處,反而彼此都要花費更多力氣復原。經營企業也是如此,為了要奪得更高的市占率,而不

惜與對手削價競爭,但如果忽視降價背後所帶來的成本負擔,也許反而會造成企業更大的營運困難。

 

採訪/劉揚銘、陳立唐 撰文/陳立唐 編輯/劉揚銘 攝影/陳立唐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pring Color Entertainment

accessed April 11, 2020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橘苔生裸石,紅花落山階,赤芽冒枝頭,碧草墊艷裙。

Yangmingshan National Park, April 10, 2020

Sony mobile

Chong-Pin Lin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urviving War in the Pacific: the U.S. Air Force is taking unconventional steps to win the great power competition

Defense News Feb 10, 2020 pp.1,24,25

accessed April 11, 2020

130

美國空軍戰機將分散的停駐在亞太盟國基地及民用機場,以防“勢力接近的對手”(中俄)使用最近改良的飛彈、戰機、超音速武器攻擊。此做法美空軍稱之為 "Agile Combat Employment"

□在下淺見:北京在亞太的大戰略是“不戰而主東亞”。勿忘前蘇聯是從內部崩解的。

■停駐基地如:關島、Kadena, Futenma (普天間),Tianan, Sapan, the 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 and Palau.

■未來美國空軍軍力建軍部署的原則是:lighter, leaner, more dispersed.

■美軍主動防衛的武器如non-kinetic interceptors, electronic warfare, and directed-energy weapons.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亂世福地

accessed March 26, 2020

131

132

133

134

135

台灣:亂世福地

林中斌

聯合報 2020326

名人堂

交稿日期 20200319 文字數:1100 目標字數:1100

 

「我在美國感覺不安全。」

三月六日,德州某大學教書數十年的台灣朋友臉書上如是寫道。

伴隨此感言是當天英國《每日電訊報》評論「台灣以嚴控傳染建立防疫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

那天,美國「新冠肺炎」確診人數超過三百,死亡人數達十七。台灣確診四十五人,死亡為二月十五日過世的白牌計程車司機一人而已。

到三月廿五日,美國新冠肺炎確診超過五萬三千人,增加近一百八十倍;死亡達七○六人,增加四十一倍。台灣確診二三五人,增加五倍而已;死亡僅二人。

台美兩國發現新冠肺炎首例可說同時,一月廿及廿一日。疫情發展,卻對比強烈。

無怪,紐西蘭總理Jacinda Ardern三月十五日宣稱:在對抗新冠肺炎上「我們要跟隨台灣模式,他們相當成功。」

《每日電訊報》說:台灣離中國不過一百卅公里,有八十萬台商,每天乘坐數百航次穿梭兩岸。比起韓國、日本上百成千的疫情傳播,台灣的表現令專家跌破眼鏡。

「請問您喜歡台灣嗎?」

「如果是,請告訴我為何喜歡台灣的三個理由,並依序排列。」

多年來,遇到國外人士,這是我例行民調問卷。

幾乎所有回答都是熱情正面。頭條理由大多是「人和善」,還有「風景美」、「飲食讚」、「交通便利」等等。但最近兩年,頭條理由變成「安全」。

一位在台灣居住五年的蘇格蘭青年如是回答:「我多年前去過美國。再也沒重遊。」「為什麼?」「美國治安有問題。出家門後,不確定回得來。」

一位來台就業的東南亞科技人說:「住台灣放心。沒有宗教種族的衝突。」

鄰居荷蘭裔南非小姐Andrea來台灣教英文。她說在家鄉單身女士一人外出極端危險。而在台灣,她夜間上街都不怕。

現在,台灣安全又多了防疫一項。

今日世界充滿了不安。以前富強有序的西方世界現在隨時遭遇自殺性的恐怖攻擊。以前純樸安寧的開發中國家現在是強權代理人的戰場。殘酷內戰的後果是民不聊生,難民四竄。先進民主國家過度自由紀律蕩然。非民主國家壓縮私人空間生活提心吊膽。

無怪朋友們出國旅遊歸來台灣都鬆口氣說:「還是回家好!」

也有人不同意。

關鍵是要從政治內鬥和媒體煽情中解放自己。陽光滿面已作祖母的山友,小學程度,打拼一生,財務自足,不斷上課自修,知識廣泛,每天靜坐。但是大選後談起政治明星,一問三不知。原來她不看電視!

兩年前,由台商介紹W先生,是位太子黨,留英博士,企業老闆,往返倫敦、北京、上海、台北。他說:「台灣是宋朝之後,今日華人地區唯一保存『溫良恭儉讓』的土地。」

○五至○八年法國駐台代表Jean-Claude Poimboeuf日裔夫人滿里子之前住過中國、泰國、日本、澳洲卻選台灣作為她第一本書《一個驚喜》(Une Bonne Surprise)的素材。她說:因為台灣豐富的藝文、生活趣味、飲食、善良人民讓她感動著迷。

近來,台灣像有颱風防護罩,轉向強颱包括一九年哈吉貝、一八年潭美、一七年尼莎等。

若說台灣是亂世福地,或不為過。

作者為前華府喬治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防疫已成 "黃金標準"

accessed March 17, 2020

136

137

138

台灣防疫已成 "黃金標準"

紐西蘭總理宣佈向台灣學習

2020.3.15 "We are going to follow pretty closely the Taiwan Model" Jacinda Arden, Prime Minister of New Zealand

2020.3.6 "Taiwan Sets Gold Standard on Epidemic Response to Keep Infection Rates Low". Telegraph

2020.3.3 "Response to COVID-19 in Taiwan

Big Data Analytics, New Technology, and Proactive Testing" JAMA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偶爾言中II》 新書出版

accessed March 31, 2020

歡迎光臨黎明文化

My new book "Perchance Prescient II" in Chinese is out as of Monday March 31, which a young friend of mine by chance found out and bought a copy. Ironically, I am yet to see it.

昨天收到黎明電郵拙作將於此周上架。目前自己尚未見到,已有朋友從書店購得。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電影「無聲救援」(Resistance)

accessed March 29, 2020

139

140

141

142

143

電影「無聲救援」(Resistance)

鄭重推薦。

■廿世紀頂尖有名的默劇演員Marcel Marceau原來是二戰期間的英雄。他沒發一顆子彈卻冒生命的危險拯救數百猶太孤兒翻山越嶺逃至安全的中立國,也間接幫助上千猶太孤兒得以存活。

Marcel Marceau在電影外的一次訪問中解釋自己為何選擇無聲的表演:因為從集中營生還的猶太人都絕口不再提此往事。他的表演也選用無言來紀念。

■劇中有段令人難忘的對話。他的女友目睹親人慘遭納粹剝皮,誓志以牙還牙報仇。他說:為何花時間精力打場贏不了的戰爭?何況納粹不怕死! 為何不救助猶太孤兒,給他們未來和希望?這不是他們死去父母的期望嗎?這不是我們犧牲的親人的期望嗎?

■男主角Jesse Eisenberg (1983出生)是美國年輕的演員、編劇者、作家。表情常在無言中變化,又悲又喜,五味雜呈,但仍不失幽默歡樂的底調。在電影中,他以默劇表演為歷經悲痛又身處危險的孤兒帶來歡笑。感人至深!!

■我告訴內人自己曾在華府看過他舞台上的表演。印象深刻。

■她說自己在中學時上過Marcel Marceau教基本默劇動作的課!

■我請她回憶當時的情景,請聽訪問錄音:

https://www.facebook.com/chongpin.lin/videos/pcb.3087275541303841/3087291604635568/?type=3&theate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何樂觀?

accessed March 24, 2020

今天年輕朋友例行性的來家中幫忙,問我:為什麼外面都好悲觀,你總是樂觀?

 

 

 

144

145

146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