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斌,〈 廟算蔡習會
《聯合報》 2018年07月20日
accessed Jul 20, 2018
37674317_2010111172353622_5010975585904623616_o.jpg

    「做為臺灣的總統,我很樂意,而且也有責任與對岸領導人坐下來,好好地談一談。」

    「這是您這一任想完成的目標…之一?」
    「我當然希望在我做總統的任內,雙方能夠有機會坐下來談…」

    以上是今年六月廿四日蔡英文總統對法新社記者的回答。

    她為何如此明白的表達想在所餘任期不足兩年內見習近平主席?

一些線索顯露在六月十七日由前研考會副主委民進黨員游盈隆博士創立並主持的「台灣民意基金會」所公佈的民調中:

●小英危機:不贊同蔡總統施政的從去年十一月的卅九點八趴上升至歷史新高五十二趴。

●賴揆失分:對賴院長清德施政不滿意度由去年十月廿一點四趴上升至四十三點四趴新高,首度超越滿意度四十二點四  趴。

●政黨乏力:支持民進黨的佔廿三點一趴,國民黨廿三趴。幾乎打平。

●中間升起:認同民進黨佔廿九點五趴,國民黨廿三點二趴。但中性選民高達四十三點七趴。

●對中好感:人民對中國好感不高,只多於北韓及菲律賓,達四十八點八趴,但首度超越反感四十三點九趴!而去年十一月,好感四十四點四趴,低於反感四十七點四趴。

    既然台灣民意對執政黨如此不利,面對年底縣市長選舉,甚至二○廿年總統大選,兼任黨主席的蔡總統必須有所作為,否則要面臨扛敗選責任而辭去黨主席成為「陽春總統」的窘境。改善國內經濟社會問題短期難顯效果,緩不濟急。最快見效的應是兩岸政策的說詞和姿態(有別於兩岸政策實質)的調整。既然樂見兩岸平穩的中性選民壯大,對蔡總統選情加分最有把握的應是呼籲在「對等和沒有設政治前提的情況下」與習主席見面。

    蔡總統拋出「蔡習會」建議十天後,她麾下成員亦開始跟進。慣稱對岸「中國」的賴院長於七月三日公開致詞說「政府歡迎大陸觀光客來台旅遊」。

    七月十五日「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顯示不贊同蔡總統施政的比例已下降三趴至四十九趴。雖然人民對民進黨認同繼續下降,從五月卅六點七趴,經六月廿跌至七月廿點七趴。但是人民對國民黨認同更無起色,從五月廿一點九趴,經六月廿三點二趴至七月廿點七趴。寄望十一月縣市長選舉國民黨大規模翻盤,恐怕將落空。

    北京自去年起發動更犀利的軟硬兩手策略。軟的是完全操之在它的惠台措施:針對台灣科技人才、青年學子、一般民眾。硬的是機艦繞台、斷交施威、國際封殺的心理施壓。前者贏取台灣民心,後者雖然嚇阻台獨但失去民心。關鍵是孰強孰弱?

六一七的民調提供答案:贏多於失。但目前幅度尚不夠影響台灣選舉使台北兩岸政策轉向大陸。相較於江澤民、胡錦濤兩岸互動的成績,習將面臨執政十年對台政策交白卷的難堪。否則,他必須面對蔡,而回應蔡六二四的拋球是第一步。

    然而,北京認為蔡九二共識尚未交卷,斷了官方互動。習用擦邊球回應蔡。

這也許是三次一年一度連習會後,擱置三年,又再啟封的苦衷吧。

 

    作者為前華府喬治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中斌,〈美國選舉:多數服從少數〉
《聯合報》 2018813
accessed Sep 03, 2018
39043805_2043987725632633_1955378986439671808_o.jpg

    兩年前美國大選,民主黨希拉蕊多得三百萬票,相當於總票數二點一趴,卻敗給共和黨的川普。更早在公元兩千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高爾得票多贏○點五趴,卻敗給共和黨小布希。兩次當選的共和黨總統得票都少於落選對手。為何?

    全世界其他五十八個直選總統的民主國家,沒有一個像美國候選人得票少反而當選總統。這現象在美國之前也不常見。美國上次得票少卻當選總統是一八八八年(Benjamin Harrison)。近來只隔十六年又重演。為何?

    此外,美國從○八年以來,在參議院、眾議院、州長、以及各州立法機構的選舉,共和黨經常贏過民主黨。雖然民主黨候選人得票多,但敗選。為何?

    以上現象根源有二:

    ●開國元勳善心。兩百多年前,美國立國的先賢擔心都市選民知識高、財富多因此在政治影響力上比鄉村選民佔優勢。為公平起見,鄉村公民的選票應該多算,都市公民的選票應少算,來補償城鄉影響力的差距。

    選舉美國總統雖然由全國選民參與,但最後是由五百卅八選舉團員決定,得票超過其半數,便當選。川普一六年底得三百○四張選舉團員票而進白宮。

    美國加州人口最多,有三千七百萬。加州選舉團員票有五十五張,每張票代表七十一萬人。人口最少的懷俄明州,有三張選舉團員票,每張票代表十九萬人,幾乎是加州的四分之一。所以懷俄明州人民在選總統上影響力上幾乎是加州人民的四倍。比起曠野無垠的懷俄明州,有舊金山、洛杉機大都會的加州選民,正是開國元勳要限制其政治影響力的對象。

    美國一百位聯邦參議員,地位高於四百卅五位的聯邦眾議員。美國五十州每州選出兩位參議員。懷俄明州五十六萬人口,一位聯邦參議員代表廿八萬州民。而加州三千七百萬人口,一位聯邦參議員代表一千九百萬州民,是懷俄明州廿八萬的六十六倍。也就是說,懷俄明州每位州民在聯邦參議院的影響力是加州州民的六十六倍!

    ●兩黨城鄉分化。數十年以前,美國共和黨與民主黨成員各自擁有都市與鄉村的人口。都市人口傾向自由派,鄉村人口傾向保守派。當時兩黨各有自由派和保守派。但近幾十年來,共和黨成員逐漸鄉村化;民主黨都市化。於是以鄉村為主的共和黨選民,總人數雖少於民主黨,投票的政治影響力持續增加,超過民主黨。反智而保守的選民已佔優勢。

意涵有二:

    ●共和黨政治優勢。三權分立的美國,目前共和黨已入主白宮主導行政,掌控國會主導立法,很可能即將主導司法。七月九日川普總統提名極為保守的Brett Kavanaugh為大法官接替立場居中的退休大法官Anthony Kennedy。最高法院九位終身職的大法官,自由派主導了卅年的將結束。

    ●政黨惡鬥常態化。美國國父華盛頓曾警告:「在報仇心態驅使下,黨派交替掌權,是可怕的暴政。」最近重要法案如歐巴馬健保,和川普減稅,都是兩黨壁壘分明下鬥爭通過的,埋下反對黨一旦執政將設法廢除的種子,陷政府於分裂。

 

作者為前華府喬治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登山巧緣
accessed Sep 03, 2018  

在猴山岳登山口探路而第一次見面的年青山友,大概覺得我是個新鮮事物,埋伏在猴山岳頂,等待"獵物"從拉繩攀岩的黑洞冒出頭來,立刻按下手機快門捕捉之。

林中斌 2018.9.1

40548491_2073961055968633_4160639187340492800_o.jpg

40533169_2073965772634828_1181321799757987840_o.jpg

40575773_2074724249225647_8053835197860282368_o.jpg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香花:超常現象的探索
(Incense Flowers

Exploring a Paranormal Phenomenon)
accessed Sep 03, 2018
 

40224864_2068845646480174_4905411307018125312_n.jpg

40310818_2068962693135136_5217514601754656768_o.jpg

40322374_2068855323145873_61745094092390400_o.jpg

40234207_2068962799801792_7292167862251159552_o.jpg

40257896_2068962739801798_445387442875269120_o.jpg

40240021_2068856479812424_4658063594980638720_o.jpg

40172449_2068856513145754_4913269860219224064_o.jpg

40282921_2068962749801797_8980744893307551744_o.jpg

40284637_2068855263145879_3887632945539710976_o.jpg

40197088_2068885066476232_8658950941170466816_o.jpg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中斌,〈妙齡女創造科學怪人〉

《 聯合報》 2018年8月28日 頁 A15
accessed Sep 03, 2018

40390542_2069905173040888_5767035854593720320_o.jpg

 

二○一八是小說《科學怪人》(Frankenstein)問世兩百周年。

    故事:一位科學家在實驗室中意外的創造出聰明、醜陋的巨人。科學家在親人一一為怪物殺害後也步上被毀滅的後塵。
    這本小說從未絕版過,而且它版本之多為所有小說之冠。一三年英國《衛報》 (Guardian)列它為世界一百本最佳小說中第八名。改編成無數舞台劇之外,至今它已拍成五十六部電影,下一部明年將上映。它反映出每一個世代人們對科技創新的不安和期望。

    它的魅力跨越時間,以及空間。二○一四年,在戰火摧殘的敘利亞,居然出現得獎的阿拉伯文小說《巴格達的科學怪人》(Frankenstein in Bagdad)

    今年年初,紀念《科學怪人》兩世紀的生日,已有四本專書出版,研究它文學、心理、哲學、社會的意義。

    它被譽為現代科幻小說之鼻祖,其影響力甚至跨入科學。今年美國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特地資助印行為科學家、工程師、和所有創新者所編的版本(Frankenstein: Annotated for Scientists, Engineers, and Creators of All Kinds)。科學期刊Science也在今年一月出版特刊及專文(The Long Shadow of Frankenstein)討論此書至今為何仍為科學家所必讀。無情冰冷的科學如何和有情熱血的人類共處?人類的科學發明又如何不會毀滅人類?這些議題隨了人工生命、基因改造、機器人等的出現愈形重要。

    小說《科學怪人》如何誕生?

    一八一六是歐洲歷史上「無夏日之年」。那是一七九○至一八三○年「道爾頓小冰河期」(Dalton Minimum)寒冷的極致。剛好又碰上印尼火山(Tambora Mount)爆發,火山灰長期遮蔽太陽,各地長久不見天日。六月中某晚,在陰雨綿綿的瑞士日內瓦湖畔,一座考究的別墅內,五位英國俊男美女,應景當時詭異的氣氛,比賽講恐怖故事。

    出題目的是廿八歲的主人拜倫男爵,浪漫派大詩人,當時已經享譽歐陸。

    在座的另一位是拜倫好友廿四歲的雪萊,浪漫派名詩人和作家。

    第三位是廿歲的醫生,拜倫仰慕者(John Polidori)

    第四位是十八歲的瑪麗˙高德溫。她文雅秀麗,思想前瞻,十六歲已與雪萊私奔巴黎,一八一六年底將成為雪萊妻子。

    第五位是瑪麗的繼妹Clare Claremont

40272864_2069923799705692_2572991091716390912_n.jpg40326714_2069923806372358_1684930775620780032_n.jpg40358157_2069923876372351_2774719688360329216_n.jpg40325390_2069925629705509_7604757012278149120_o.jpg


這比賽產生了兩本傳世的小說:Polidori醫生的《吸血鬼》(The Vampire) 和瑪麗˙雪萊的《科學怪人》。後者當時贏得比賽。
    瑪麗的父親是新潮哲學家William Godwin。母親是女權運動先驅Mary Wollstonecraft,曾憧憬法國大革命,前往巴黎目睹恐怖的暴民,失望而歸。家庭環境自幼薰陶,妙齡瑪麗的智慧早已超越了一般的想像。母親生下瑪麗後,染病而亡,種下瑪麗心靈上的陰影。創造她的母親因她而死,有如創造怪人的科學家毀於怪人之手。巴黎街頭的叛亂和仇恨,由瑪麗的筆注入怪人的性格。

 「我本善良,因醜而受苦,淪為惡魔。請設法使我快樂,我會回歸純潔。」怪人告訴科學家。後天環境決定我們的善惡,這才是作者的深意。

    《科學怪人》開始用筆名發表。一八三一年第三版才用真名,評論家駁斥不可能為女性所著!

    那時,拜倫因參戰而病死希臘七年。雪萊已辭世九年。瑪麗將守寡一生直至一八五一,享年五十四。

 

作者為前華府喬治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拉斯加郵輪/Alaska Cruise/

June 25 - July 5, 2018

accessed Aug 27, 2018

http://chongpinlin.pixnet.net/album/set/7957007

 

25b.JPG

25c.JPG

27.JPG

28.2.JPG

28.5 ed.JPG

31a.JPG

32.JPG

33.JPG

34.JPG

35.JPG

IMG_8564 ed.JPG

0.JPG

1.JPG

2.JPG

3.JPG

3a.JPG

3b.JPG

3c.JPG

4.JPG

5.JPG

6.4.JPG

6.5.JPG

7ed.JPG

9.JPG

11.JPG

12.JPG

13.JPG

15.JPG

16.3.JPG

16.4.JPG

16.5.JPG

17.JPG

18.JPG

19a.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3a.JPG

25.JPG

25a ed.JPG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沉潛花園

Butchard Garden

accessed Aug 27, 2018

http://chongpinlin.pixnet.net/album/set/7957075

 

 

*This sunken garden instantly mesmerized me in the late afternoon glow of the setting sun in 1970 when I was a young geologist looking for minerals in the Fraser Canyon and Canadian Rockies. The other-worldly beauty of the place has haunted me ever since.

*I now have come for my third -- perhaps the last -- visit after 48 years. Despite the swarming crowd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he enchanting charm of the garden remains.

 

* Back in 1970, pamphlets of six languages including -- to my surprise then -- Chinese were displayed at the entrance. Today, the pamphlets are in 21 languages!!

 

*Back then, I was the only visitor of Chinese descent in the garden; today mandarin is loudly heard almost in every corner . How worldly reality never stays the same!

 

11.JPG

14.5.JPG

15.JPG

1.JPG

2.4.JPG

2.5.JPG

3.JPG

4.1.JPG

4.2.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Chong-Pin Lin July 12, 2018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神秘高峰會

La Cordillera/El Presidente /The Summit

accessed Aug 27, 2018

1.jpg

 

*這是一部有趣而不尋常的電影。融合了國際政治的詭譎、人性深層的複雜、和南美高層政治的拉丁氣氛。難得的是片中政治人物的言行沒有電影中常見誇張的"戲劇性"演出。他們看來很像真實政治中的人物。
An unusually interesting film that blends credible acting and talking of international intrigue, personal psychological complexity, philosophical exploration of good and badand ambience of Latin American high politics .

 

* 主角曾在2010年最佳外語片(阿根廷)"謎樣的雙眼"中視飾演退休的法官。他的強項是絲毫不像在演戲。
The lead actor Ricardo Darín who plays the fictitious president Blanco of Argentina is familiar to us from the 2010 Oscar best foreign film "Los Secreto de sus ojos" (謎樣的雙眼). His acting strength is never seeming to act.

 

* 這部電影於2017年推出,已贏得13項比賽提名。但美國影評筆下並非上選。是否拉丁文化超越了習慣好來烏單線線思維電影的影評家?不得而知。

The film, released in 2017 has gained 13 nominations, but has only received lukewarm receptions in English film reviews.

2.jpg

* 飾演美國總統密派特使的Christian Slater 表演出色,他的台詞一方面冠冕堂皇,另一方面不能公開,令人會心而笑。

The cameo performance by Christian Slater who plays the secret envoy sent by American president to meet with the Argentinian president is unforgettable, pompous and dirty at the same time. So are his lines.

3.jpg

 

4.jpg

 

*飾演進退得宜、又深度挖掘的記者西班牙明星Elena Anaya 也一新耳目,令人印象深刻。
The Spanish actress Elena Anaya demonstrates a refreshing style of a journalist, aggressively deep-digging and yet disarmingly sweet. Another unforgettable yet secondary role in the film.

圖片1.png

 

*政治領袖內心的善良和邪惡是片中記者訪問阿根廷總統的哲學問題。看來這像偏離電影國際政治主題又未充分發揮的旁支。但在更深的層次,政治領袖內心的善惡何嘗不是故事無法避免的核心。何況阿根廷總統女兒心理失控的情節也有類似烘托的效果。
The philosophical question of evil and good that pops up in the journalist's interview with the Argentinian president appears to be half-cooked divergence from the main plot. Yet it may just be central to the underlying foundation of the story. So is the subplot of the president Blanco's psychologically troubled daughter.

 

林中斌 2018.7.9
Chong-Pin Lin July 9, 2018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京專權 窒息創新 前景看衰?

accessed June 1, 2018

名人堂的耕耘

 

花了兩天看資料,手寫9頁筆記,埋首筆電三天斟酌1,100字,於61日交稿,62日交修正稿,65日刊出。

卅多年前國外念博士時,教授說到「八十/二十」的原則。收尋到有關資料中,可用到寫出來的只有20%。其他80%無法在文字中呈現,但有助研究者了解大圖像,存入背景資料庫。

如今更覺自己不足,「八十/二十」的原則演化成「九十五/零五」的原則。

 

敬請賜教

林中斌 2018.6.5

 

北京專權 窒息創新 前景看衰?

林中斌

名人堂稿件

日期:20180601 本文字數: 1100 目標字數:1100

 

四月,美國總統川普制裁「中興通訊」。斷料、停工,在一月中它損失三億多美金,此錢可買三架先進蘇-35 戰機。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竟然不堪一擊原因顯然是:缺乏創新。

連帶論述是:北京限制自由,封閉資訊,窒息創新,抄襲甚至偷竊先進技術。無怪乎,中國成長已減緩,資金外逃,國債高築,前景看衰。

實際清況呢?

今年四月,中國科學家潘健偉被《時代》雜誌選入一八年世界百大人物,因為他領軍研發量子通訊在一六年「墨子號」衛星升空後已取得全球領先地位。而量子通訊可保密,有潛力打破美國以互聯網主導全球通訊的優勢。

根據去年十一月十六日Defense News報導,Google 母公司Alphabet總裁也是五角大廈「國防創新委員會」主席Eric Schmidt說:「到二廿年,中國將趕上美國。廿五年,他們將超越我們。卅年,他們將主宰AI。」

同月,每年兩次的「全球超級電腦五百強」TOP500比賽發佈排名。中國的「太湖之光」連續兩年四次居榜首,「天河二號」為亞軍,瑞士第三,日本第四,美國Titan第五。Titan速度僅為「太湖之光」的五分之一,曾攬冠軍多年直至一三年六月被「天河」取代。之後,「天河」連續六次盤居霸位。但它晶片購自美國英特爾,一五年受美國以國安理由鉗制。於是逼迫中國造出核心及晶片皆自製的「太湖之光」,一鳴驚人雄佔鰲頭。回顧八年時,中國尚無法擠入前一百名。九年來進步,何人料到?

「中興通訊」當年急於攻佔市場,懶於研發晶片。如今遭此挫敗,焉知非福?

其實,類似制裁「中興通訊」對中國經濟衝擊已不如前。中國七年對美國出口占中國那年GDP高達九點一趴;而一七年只占三點九趴,下降至約四成。十年以來,向美出口對中國經濟成長的重要性已大幅減低。

去年七月, IMF三度向上修改中國GDP 成長至六點七趴。根據的是:一六年起出口增加、人民幣強勢、股票市場上揚、外匯存底回升至三兆美元以上。今年一月北京公佈一七年GDP 成長為六點九趴,更勝於IMF預估,為七年來首度回升。

根據今年四月廿一日Economist分析,中國經濟比一五年大為改善,因為政府已開始正面迎戰根深蒂固的結構問題。於是,國債佔GDP的比率已穩定。資金外逃已受嚴控。人民收入成長已高於GDP成長。國家經濟漸趨成熟,服務業從廿年前佔GDP三成上升至一半。大投資項目如高速鐵路已開始賺錢。地方債務幾乎都花在橋梁、公路等基本建設而非空屋住宅。

今年三月廿八日《紐約時報》登載歐巴馬總統財政部顧問Steve Rattner評論:「過去四年,中國減少了三十二趴某種空汙微粒。同樣的成就,美國在一九七年通過Clean Air Act法案之後花費十二年才做到。北京治理模式在最短時間內把最多的人民拔離貧窮。人類歷史從未得有。」

「歐亞集團」總裁Ian Bremmer在去年十一月十三日《時代》雜誌發表專文「北京國家主導經濟體未來將勝出」說:「中國,非美國,是全球經濟最強的角色」。

 

作者為前華府喬治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中斌/報導者訪問

accessed May 17, 2016

剛翻出兩年前的訪問。

"...兩岸穩定的關鍵又繫於蔡英文的執政和治理能力。

若蔡英文的執政治理能力強,...民調維持高支持度,那麼內部深綠對蔡中間路線的反對和不安就不會輕易傾瀉而出...否則蔡將重蹈覆轍走上阿扁之路。"

undefined

undefined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