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美交惡 一好兩壞

20071001 財訊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林中斌

 

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助理副國務卿柯慶生九月十一日針對台灣推動入聯的講演,語氣之強,篇幅之長,以及駁斥的議題之多,向所未見。柯慶生長期研究東亞,對台屬善意關心人士,如此發言應有其原委。本文將探討美國官方反應的來源,及其意義。來源有三:

 

一、北京與華府的官方聯繫已達史無前例的規模。從四方面可見。首先,近年來雙方官員見面的頻率增加。其次,雙方官員見面,雖無明文規定,但已幾乎制度化。例如美國務卿和北京外交部長一年見面約三到五次。再者,見面的官員層次不斷擴展,從元首象徵性的高峰會,向下一直延伸到美副助卿(相當於我副司長)與中方對口的工作磋商。最後,見面官員的種類增加,從經貿、外交,到二○○五年新增美國防部長與解放軍對口會面,去年再加上美太空官員訪中。可以說美中官員之來往,從滿清時代首次接觸算起,包括老蔣與美國在二戰併肩作戰時期,沒有比今日更密切。雖然密切不等於親熱,雙方仍各自提防,但是北京可以更容易經過華府制約台北。

 

二、北京預先下藥加壓於華府。國台辦主任陳雲林從○三年起,每年都訪問華府,移對台工作重點至美國。他在○五年秋訪美時便對台北後來的終統事件預先示警。美方學者跟我說,他們一開始覺得陳雲林有點言過其實。但是後來台灣等於照陳預示劇本演出。之後美方不敢對北京預警掉以輕心。最近北京官員對美方說,如果台灣做出北京所示警的動作而美國沒有盡力制止,北京將有所行動,到時美國無權干預。這給美國很大壓力。而且北京對台情報的掌握相當精準,也讓美方不得不重視。

 

三、美兩手布局拿捏精巧特忌意外。有愈來愈多美國意見領袖認為中國的崛起擋不住,因此應調適自己來面對這個趨勢,此即本欄之前談過的「調適派萌芽」。調適派有別於過去的交往派。交往派以美國為主,企圖改變中國;而調適派以雙方為對等,進行講價還價的互動。其次,美國在○五年春天驚覺中共在「九一一」後鴨子划水,像下圍棋般的布局全球,已經頗有進展。於是華府推動軟硬兩手策略,一方面積極與中交往,另一方面加強亞太軍事同盟以避險。但後者能做不能說,表面上以反恐為名。例如九月底在孟加拉灣舉行的美、日、澳、印、新五國超大規模軍事演習便是。美國在此兩手大戰略中,拿捏恰好並不容易。因此台灣大動作推動入聯,打亂美國的布局。雖然美方確如柯慶生所言的重視台灣戰略地位,但台北未跟美協調,讓它覺得不便而不快。至於中共的反應,我認為有三點值得注意。首先,布胡會後一般看到的是布希並未公開指責台灣,但很少人注意到胡錦濤也低調。北京官方媒體未提布胡談台灣入聯,只有所謂非官方的香港海峽評論網站提到。北京想避免為台獨聲勢加分,也向美國展現自我克制。

 

其次,中方很多學者及半官方的智庫人士,說台灣入聯作法踩到反分裂法的紅線,亦即再進一步就要祭出「非和平手段」。也有台辦官員說入聯公投等於台獨。但到目前為止,尚未有北京官員公開正式表示台灣踩紅線。似乎,北京官方要給自己保留迴轉的空間。

 

再者,解放軍在海峽的軍事活動並未升高。九八年後,共軍戰機每年到台海巡邏一千次,目前並未增加。最近共軍艦隻在海峽活動大幅減少。非軍事的海測船甚至還消失了。原本每年一度的東山島攻台軍演,近年逐漸縮小,現已遠離海峽低調進行。這也讓美方覺得中共在自制,因而感到必須對台施加更多壓力。

 

此一事態的發展,長遠來看,對台灣有短空長多,一好兩壞的三重意義。

 

第一,北京是最大贏家。台灣本來是美國在東亞最堅強的盟友之一,現在跟美國的政治關係開始弱化。此外,南韓、泰國、菲律賓與美關係亦已鬆動,甚至日本與美國今年在政治上多次口角。因此台灣入聯的大動作,長遠來說,等於使北京悄悄地往目標更進一步不戰而讓美國逐漸退出西太平洋。

 

第二,台灣在國際政治上將更孤立。雖然台灣經濟、社會、文化與世界的來往不受影響,甚至軍事上與美國的關係短期尚屬穩定,但台美的政治關係惡化將壓縮台灣外交的空間。我國拉丁美洲盟友冷戰時期都是反共國家,一向唯美國馬首是瞻。一旦美國對我政治領袖冷淡,他們不免見風轉舵。何況北京還在積極拉攏。

 

第三,或許算另類好消息,共軍攻台可能性下降。原因之一是北京「經美制台」的後果仍在發酵,李前總統登輝,以及台灣兩大黨內都有人對入聯呼籲自我克制,北京沒必要此時動武;二是從九○年代兩岸關係的經驗觀察,台海危機發生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內部不穩定,其次是北京與華府關係下降,第三才是台灣的言行被北京視為挑釁。九五、九六年李登輝訪美後中共大規模軍演,主因是江澤民接班受到軍方及喬石的挑戰,批評江對美台軟弱。而李訪美使北京召回駐美大使,中美關係跌至谷底。九九年李提「特殊國與國關係」後,中共軍機逼近甚至兩度穿越台海中線。那年中國經濟成長巨幅下跌,領袖間顯出裂痕—江澤民、朱鎔基在朱訪美後數月不講話,加上社會不安浮現,發生法輪功包圍中南海事件。美國戰機發射巡弋飛彈打死三名北京駐南斯拉夫使館的人員,中美關係緊張。

 

目前中國內部無重大危機。胡錦濤持續鞏固權力,近幾個月來文武人馬陸續到位。今年經濟亮麗,GDP成長將超過一一%。雖有通膨壓力,但北京積極處理,已五次調高利率,應不致失控。各地的確有很多示威事件,消息雖流通,但動作未串連。與美國關係又特別穩定。台灣雖然有入聯動作,但中大台小,「尾巴如何搖擺狗」?再觀察歷次台灣總統選前中共的動作,也可發現強度不斷減弱。

 

據說,胡錦濤不滿江澤民時代留下對台政策的包袱,以及北京官僚對台全面打壓的僵化作法,而讓台灣民心離中日遠。因此當他進一步鞏權後,可能會釜底抽薪。我應準備對他更靈活的作為有所因應。(田習如整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