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mp's Trade War is Breeding Patriots in China

International New York Times Aug 12, 2019 pp. 9 & 11

accessed Aug 14, 2019

 

出生大陸的美國MIT教授黃亞生從美國國家利益角度批評川普打壓華為的錯誤。文筆犀利,舉證豐富,論點生動。

效果不彰:今年頭六個月華為銷售量比去年時期猛增23%
強化中國人民內聚力:打擊中國親美的自由派。削減中國人民長年對美國的好感。
華為非北京政府寵兒,中興才是真正的國營企業:川普封殺華為,卻放過中興。華為赴歐洲發展正因為在國內受政府的箝制。北京政府在華為海外成功後才對它重視。

https://www.nytimes.com/2019/08/09/opinion/china-trade-huawei.html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arlez-vous Anglais? Yes, of course.

The New York Times  Aug 12, 2019 pp.10

accessed Aug 14, 2019

美國人太自滿了,只講英文。
很多歐洲人已經能說比美國人更洗鍊的英文了。
俄國人寫的英文極道地。2016通俄門醜聞發生,俄國青年所寫的假信,讓美國人信以為真。
將來美國人去歐洲學英文,包括來回機票,都比在美國便宜。
全球冒出各式英文,有學者在研究。新加坡英文、印度英文、法國英文、阿拉伯英文等等。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雙語可活化大腦、延緩失智/洪蘭

《聯合報》A132019813

accessed Aug 13, 2019

在一個學術研討會的歡迎晚宴上,我聽到一個年輕的大陸企業家對一群人說,他對大家一窩蜂送孩子學英文很不以為然,他認為再過十年,大陸會是世界第一貿易強國,那時各國商人都會來中國做生意,因為大陸的人口眾多,就像可口可樂公司的老闆說的,每個中國人買一罐可樂,那就是十四億罐的可樂,商機無限,屆時,中文會變成世界貿易的語言。他的孩子只要會講中文就可以了,因為貿易用的是強者的語言。

我聽了有點驚訝,對貿易我不懂,但是我知道多學一種語言對大腦是有好處的,多語言會改變大腦的結構,防止或延緩失智症的產生。

研究者發現雙語者在用一個語言時,他的另外一個語言也同時活化起來,這時他掌管注意和抑制功能的前腦額葉背側區(DLPFC,前腦叫總裁腦,負責計畫、策略、情緒控制等認知功能)會大量活化起來,使不說錯話。因為每天要說話,所以那個區域就會不斷的被活化,就強化了注意和控制的機制,從而改變大腦各區域的連接。當神經迴路的臨界點比較低時,比較容易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雙語者一般比較「機智」和「急智」,對當下的反應比較快,比較會隨機應變。

核磁共振的腦造影研究顯示,雙語者在兩個語言中間轉換說話時,它會啟動大腦很多其他部位的活化,包括控制認知功能的左下額葉迴(L-IFG)。這是重要認知功能的執行區。雙語增強這個執行功能的好處並不限於語言而已,在其他認知功能方面都有益,假設在安靜的環境中聽一個聲音,比如說/da/,單語者和雙語者大腦腦幹對聲音的反應是一樣的,但是環境吵雜時,雙語者腦幹神經元活化的程度就比較強,聽得比較清楚。而會兩種語言以上的多語者的反應又更優於雙語者,腦造影圖片顯示他們左腦下頂葉的灰質(神經元)和白質(神經纖維)都比較多。

這個雙語益處在嬰兒七個月大時就可以觀察到了,實驗者給嬰兒聽一個聲音,然後一個布偶就出現在螢幕的一端,嬰兒會轉頭去看。當實驗進行到一半時,布偶改在另一端出現,實驗者發現雙語嬰兒比較快學會規則改變了,會去適應新的需求。

多學一個語言不但改變大腦神經元處理訊息的方式,也改變大腦的結構,研究發現雙語者學習新知的效果比較好,他們學第三語言的速度比單語者學第二語言時來得快,也輕鬆些。

語言是最重要的認知功能之一,大腦是環境和基因互動的產物,趁年輕時多用大腦多學習,儲存些認知老本(Cognitive Reserve),老時即使得到阿茲海默症,發病期也晚些。一項二百個失智老人的實驗顯示雙語者病徵初出現年齡為七十七.七歲,而單語者為七十二.六歲,確診平均年齡雙語者八十.八歲,單語者七十六.五歲。人活著不是只有做生意賺錢而已,最主要還是把自己的理想和抱負發展出來,這兩者需要大腦的認知功能去完成它。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ow to Stop Trumps Trade War Madness?

The New York Times Aug 15, 2019

accessed Aug 15, 2019

 

美國華府喬治城大學法學院教授,也是國務院重要諮詢機構和外交事務的出版機構 Council on Foreign Affairs資深研究員的Jennifer Hilman指出美國國會有憲法裡規定的權力限制川普總統輕率的中國貿易戰政策。

她點出國會可採取三項步驟停止這"貿易戰瘋狂"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紫薇 (crepe myrtle)

accessed Aug 13, 2019

L先生花園,大香山,新店。 2019.8.13( Esquire L's Garden, Xindian, New Taipei City)

photo: HTC mobile 

-學名:Lagerstroemia indica是一種小喬木,原產中國,是一種適應性強的長壽樹種。花期長,所以又有「百日紅」之稱。紫薇在中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栽培史,唐朝時就盛植於長安宮廷之中。近幾個世紀被引種到世界各地,西方人從印度發現這種樹,因此法語稱其為「印度丁香」(lilas des Indes)。

015.jpg

016.jpg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葉州倫〈草嶺古道〉

accessed July 30, 2019

深秋草嶺踏階行,不見芒花難得晴。
臥看桃源牛寶貝,陡降銀瀑石觀音。
林中穿璞文武眾,溪澗拉蕊上下心。
莫笑峰巔飛鼠夢,蒼穹何見豈問鷹。

秋末登古道有感 / 民國 三重埔詩人 葉州倫

——以下是專業自譯自評——

葉州倫 自譯

秋末天氣涼爽,最適合踏在草嶺古道石階上向桃源谷緩步前行。

芒草花因為氣候變遷沒有想像中的繁盛,但是聽說前幾次來此地狂風雨 今天天氣終於難得放晴。

躺在桃源谷大草原看著牛和小牛寶寶吃草,再來陡下石觀音步道,看著瀑布往終點前進。

林中斌老師的弟子們有軍人也有讀書人,一起穿越古璞的森林。溪澗地滑,不小心拉到花蕊,大家上下一心,忐忑 不安繼續前進。

這時候就忘記川普和溪拉蕊的選情吧!

如果能在山頂穿著飛鼠裝一躍而下,滑翔到終點———聽起來很瘋顛好笑 ,但是,台灣山林天空之美,難道我只能問老鷹?

葉州倫 自評

三重埔詩人葉州倫在爬完桃源谷古道後詩興大發,作七言律詩一首,平仄雖顯隨意,但也有一些細節的巧意;譬如以川普與希拉蕊諧音入詩;文武眾對上下心,文武為斌,上心下心為忐忑。石觀音對仗牛寶貝,帶有文化與自然的對比清新。

#三重唐伯虎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雲、霧、霞

Cloud, fog, and afterglow

accessed July 29, 2019

006.jpg

007.jpg

008.jpg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朱纓花 (Red-headed Calliandra)

accessed July 26, 2019

L先生花園,新店大香山
(Esquire L's Garden, Xindian, New Taipei City)
2019.7.12/26 (July 12/26, 2019)
Photographed with HTC mobile
林中斌 Chong-Pin Lin

001.jpg

002.jpg

003.jpg

004.jpg

005.jpg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忍辱訣

Accessed July 15, 2019

忍辱訣

林中斌 2019715

 

不鑽胯下過,焉登拜將台 (1)

不嚐吳王穢,焉雪越國恥 (2)

不服圮(pi3)上叱,焉建留侯功 (3)

不忍辱中辱,焉為人上人。

 

緣起:

數日前,一位在下敬重但他選擇匿名的智者有所感而在臉書上分享他的經驗:

「…我年輕時也不太聽別人的意見。

如今,閱歷漸多,發現不論對年輕人或中老年人,真正有用的意見,都不好聽,有時甚至很刺耳。

所謂忠言逆耳,大多數人都聽不進去。

網路上很多人講過,受學生歡迎的大學教師,是會講笑話聊八卦,跟學生打成一片的老師。真正認真教學、訂出標準、要求學生的老師,反而被幹譙。

高度智慧的人,懂得從別人的經驗學習;

退而求其次的聰明人,懂得從自己的經驗學習;

至於大多數普通人,則是連自己的錯誤經驗,都得不到教訓,甚至別人再三提醒,還是不肯面對真正的問題。」

 

明知,不會討好,在下還是決定提供自己的經驗給年輕朋友們參考。

林中斌

 

附註

1.秦末,韓信微時,受欺於流氓,有生命危險。韓審度情勢,屈從流氓指示,鑽其跨下而過。後受劉邦築高台拜將,所向無敵,為漢高祖定天下,成就不世之功勳。

2. 越王勾踐,敗於吳王夫差,國滅受俘。勾踐以下奴身份伺奉新主,必恭必敬,以消其疑惑。甚至親嚐吳王糞便,協助御醫治癒吳王之疾。吳王終於信任勾踐,縱其歸越。勾踐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舉兵伐吳。夫差兵敗自刎而亡。勾踐一雪滅國之恥。

3. 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張良為韓國宰相之子,密謀以力士擲重錐刺殺秦始皇,事敗隱姓埋名以避追捕。一日在下邳過橋時,有老者故意拋其鞋於橋下,呵叱張良下橋撿起,又令張良服侍穿上。之後,此圮上老人令張良數日後清晨來橋上。數次晚到之後,張良才早到等候。圮上老人秘傳其兵書,教導之。張良日後運籌帷幄輔佐劉邦建立漢朝數百年之基業。其他功臣遭忌,被斬被關,惟張良全身而退,被封留侯,安享天年,祿傳子孫。

 

037.jpg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tay the Course on China: An Open Letter to President Trump

Journal of Political Risk  July 18, 2019

Accessed July 19, 2019

Stay the Course on China: An Open Letter to President Trump

Journal of Political Risk July 18, 2019

http://www.jpolrisk.com/stay-the-course-on-china-an-open-letter-to-president-trump/

針對上週華盛頓郵報彙集100位美國的中國事物的學者、外交官建議川普勿把中國當敵人,這份名單提醒川普勿改變目前以中國為威脅的政策。

-- 這份名單裡大多數是美國軍人、情報專家、之前所謂“藍隊”的反中挺台美國學者、少數的民運和宗教人士。

-- 後者包括好友June Dryer 金德芳教授,35年前在 華府喬治城大學的學生現在名教授Toshi Yoshihara,敬重的臺大教授明居正等。

-- 可以說,美國的中國專家對華政策呈現分裂態勢。尚不能說美國兩黨一致反中。學術界、外交界、企業界不贊成以中國為永久敵人。軍情界及研究軍事、少數民族、宗教問題的學者不贊成川普改變目抗中政策。

 

林中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